2.1 互联网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2.1.1 货币形态的演进
货币的演进与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进行的,货币从“真实价值”到“名义价值”的整个演变过程都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等。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又称足值货币。在人类历史上,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作为足值货币,它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从形式上来看,实物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能体现货币价值的实物。如古希腊时的牛和羊,非洲和印度的象牙,美洲土著人和墨西哥人的可可豆,中国的贝壳和牲畜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类实物充当货币,同时又具有商品的价值,能够供人们消费。
这些实物货币对人类商品交换来说,很不方便、很不安全。同时,实物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体积不一,难于比较。可见,它们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退出了货币历史舞台。
(2)金属货币
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称为金属货币,铜、铁、金、银等都充当过金属货币的材料。各国采用何种金属作为法定货币,往往取决于该国的矿产资源状况、商品交换的规模、人们的习俗等因素。我国的金属货币最初由贱金属(如铜)充当,古铜币有刀币、布币、铲币、环钱等,后来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取过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
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备耐久性、轻便性、可分性或可加工性、价值统一或均质性、携带起来较为方便等优势。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这就是面对不断增长的商品来说,货币的数量却很难保持同步的增长,因为金属货币的数量受金属的贮藏和开采量的先天制约,因此在生产力急速发展时期,大量商品往往由于货币的短缺而难以销售,引发萧条;同时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仍有笨重之嫌,而且也不安全,这些都影响了金属货币的使用。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换言之,这种纸币虽然在市面上流通,但都有十足的金银做准备,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向发行机关兑换金币、银币。可兑换的银行券是代用货币的典型代表。银行券首先出现于欧洲,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保证随时按面额兑付货币。
代用货币就实质特征而论,其本身价值就是所代替货币的价值,但事实上,代用货币本身价值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所代表的货币价值。
相对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移作他用等优点,而且还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代用货币再演化的结果就是信用货币。
【拓展阅读】
“劣币驱逐良币”与“良币驱逐劣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这一现象也称“格雷欣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劣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另外,还有一个相反的法则,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在各种货币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而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走势疲软的货币被认为是软通货,即“劣币”。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即“良币”,而不愿意要软通货,即“劣币”。从而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此可谓“格雷欣现象”的反例,也可称为“反格雷欣现象”。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整理)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本身已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从历史的观点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于是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同代用货币一样,其自身价值也远远低于货币价值,区别在于信用货币不再像代用货币那样,以足值的金属作保证,而是以信用作保证,由政府强制发行,并且是法偿货币,任何人都必须接受。
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纸币、辅币和银行存款货币。
(1)纸币
纸币发行权为政府或金融当局专有,发行机关因各国各异,多数是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局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手段。我国著名的纸币——四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较之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纸币的最大好处就是携带方便,但随着高科技影印技术的发展,伪币的出现使其安全性越来越得不到保证。
(2)辅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指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及其合金等贱金属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辅币一般是有限清偿货币,即每次交付的辅币数量有一定限制,超过限额,收方可以拒收。不少国家规定辅币和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清偿的能力,我国采取了这种做法。
(3)存款货币
存款是货币存在的一种形态,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是银行的债务。在信用发达的国家,交易总量的绝大多数采用银行账户间的相互转账或支票支付。银行存款是一种重要的信用工具。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法币功能的电子数据,是法定货币的电子信息形式。电子货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是一种以电子数据形式进行存储、交易和支付的货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使用简便、迅速和可靠。银行卡是现阶段电子货币使用的主要媒介。
5.虚拟货币
网络虚拟货币是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支付工具和交易媒介,主要是为了满足互联网用户在购买虚拟商品和服务时的电子化微型支付的需要。它是以互联网电子信息为载体,只具备货币的部分功能和特征,是一种具有购买力的近似货币。
上述的后两种都属于数字货币,也即依赖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货币;而从本质上来讲,货币是一种社会契约和社会制度,是人们的价值共识或约定。货币形式仅仅是体现货币本质的载体,它不完全等同于货币本身。货币形式发展的过程也充分地体现了货币形式越来越表现为货币作为价值共识和社会制度的本质。按照以上所述大致可以把货币形态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如表2-1所示。
表2-1 货币发展阶段
货币虽然产生自商品,但货币的本质并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社会契约和价值共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货币形式逐渐从有形货币向无形的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转化,货币也由此逐步摆脱有形商品的束缚,直接体现出作为社会契约和价值共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