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金融物联网发展情况
随着信息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进,物联网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金融物联网应用方案逐步丰富,相应金融业务模式渐成体系。物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涉及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等多个业务方向,既有对这些机构内部运营管理的提升,也有金融模式的创新。
1.物联网技术在金融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应用
目前,物联网在金融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从功能上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1)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物联网感知设备能够实时不间断地对物体状态信息进行反馈,对金融企业的安全防卫、突发事件反应、提升内部运营效率等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例如,航天信息提供的RFID银行运钞箱管理系统采用远距离射频感应技术,通过安装在运钞箱的电子标签与安装在金库的读写器之间的射频通信,记录和管理运钞箱出入金库的业务流程,通过网点的手持便携设备,记录和管理各个营业网点的运钞箱,实现了银行运钞箱在金库与营业网点间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银行运钞箱管理效率与安全性,提升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金融物联网还能提升金融企业内部重要资料的管理能力,比如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采取的档案盒电子标签,不但可以实现业务进度查询、处理意见读写和流程时效管理,还能为内部服务计价、风险追责等提供佐证。
(2)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物联网信息的传送是建立在物与物之间,减少了人为的影响,对保障金融信息传输安全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集成电路卡(IC卡)、移动支付的兴起以及指纹、虹膜支付的逐步应用都是物联网技术在金融支付安全领域的应用体现。物联网不但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还可以利用感知设备收集的真实数据集,延伸出更多的、特色化的应用形式,极大地提升金融企业的客户体验。例如,远程开卡机通过摄像等读取设备提高了客户开卡的效率;微软研发的金融产品信息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智能地向客户展示金融产品信息及提供更多金融服务资讯,客户甚至可以在信息桌上完成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购买。
2.物联网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结合
物联网技术在帮助不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管理功能和数据信息可以帮助金融企业优化风险管理、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并推动产品创新。RFID、智能视频、工业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商品流转、仓储进行实时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系统化、智能化管理,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和监控动产的存续状态和变化过程,有效地提升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和操作效率。
(1)物联网在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平安银行依托自身在汽车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优势,在“车厂—供应商”供应链融资环节,引入了物联网传感系统和智能监管系统,开创了物联网技术下“智能监管库存融资”模式,实现了技术监管对人工现场监管的优化升级、银行信贷业务模式的重塑和优化,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为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劲的大数据支撑。
(2)大宗商品动产融资
平安银行与大型港口、公共仓库等仓储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采用智能仓储监管方案,对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大宗商品仓库进行物联网改造升级,实现对动产融资业务项下抵质押物的实时动态监管,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囊括静态仓储和动态物流中的大宗商品,真正激活交易商品的金融属性。
(3)交易见证及配套金融服务
伴随商品交易线上化的全面普及,贸易真实性问题成为限制交易配套金融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子交易平台、仓储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应用物联网技术将线上信息化交易过程与线下商品实物的交割连接在一起,使得商品交易、实物交割与金融机构的资金监管、支付清算等服务匹配,达到交易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海格物流将RFID、重力感应器等物联网设备应用在高价酒类的仓储物流中,实时读取线下交易商品品名、规格及数量等信息,准确监测货物的库存和物流状态,并将物联网化的仓储、物流信息系统与线上交易信息系统直连,为买卖双方动态掌控交易商品、快速判断交易时机提供了有效支撑,由此配置的交易见证、支付结算及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仓单认证、交易及配套金融服务
仓单的交易及融资由于近年来的虚假仓单、重复质押及监管过失等问题陷入了发展困境,频发的风险事件影响行业信用体系的同时,也影响了商品交易的活跃度。交易市场、交割仓库、期货公司及银行等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大宗商品实物与电子仓单绑定,使得仓单信息能根据实物的物理变动、权属变化等进行实时调整,并用套期保值交易锁定仓单价值,进而实现大宗商品实物交易及融资的单证化和线上化。
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在进行仓单物联网化的研究和推动工作,其中有仓储机构、有大宗商品核心厂商,也有一些其他第三方机构,都致力于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仓单及其项下货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持续、统一的登记公示,逐步形成了集仓单认证、仓单征信、仓单保险、仓单交易及投融资于一体的仓单服务方案。
3.物联网技术与保险的结合
对保险业来讲,精算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获得准确全面的风险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深刻地改变保险业态,让消费者更受益的精准定价保险产品时代已经开始萌芽,实时核保、实时定价等新技术应用,将使一车一价车险、带病投保健康险、弹性保额重疾险、防误导销售等变得可行。
平安产险、百度与车载诊断系统(On-Borad Diagnostic,OBD)制造商元征科技在车联网保险方面建立了合作,共同推出基于OBD、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技术的车联网智能硬件——百度地图版,通过对车主行驶数据的持续分析,为其提供便捷、快速、个性化的车险服务,并通过与汽车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的信息共享,围绕汽车的“买,卖、养、用、玩”等场景,提供汽车按揭、安全咨询、加油、洗车等多元化服务。
此外,针对个人的寿险和健康险方面,保险行业也已开始尝试运用物联网技术,并催生出新的商业价值。例如,众安保险推出的一款基于日常慢跑的重疾险产品,就是将客户每天慢跑达标情况与保费优惠结合起来。这一看似简单的变革,却是保险精算传统的一大突破,改变了传统保险产品固定费率、固定保障、无法细分人群的旧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