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DDP:完税后交货
DDP是“Delivered Duty Paid”的英文缩写,是“完税后交货”的意思,指出口商将货物运抵买方在国内指定的目的地,并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即可完成交易。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该术语,出口商必须承担货物至指定的地点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如果需要办理海关手续,必须承担办理时交纳的任何税费,比如,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责任和风险,直到货物运至进口国的指定地点。
那些第一次或者刚开始做进口的客户,由于对运输、海关等环节不是太懂,太愿意处理这些琐事,于是交给出口商办理。所以,这种交易方式成为最受欢迎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对出口商的依赖性比较强,对于出口商而言,使用起来比使用其他术语有更大的风险。所以,出口商在使用这种贸易术语交易方式时,就要尽可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
我国某企业向澳大利亚某公司进口一批木材,装运完成之后,对方要求我方支付货款。我方在付款单上发现多出了一笔驳运费,并对此提出异议,要求撤销这笔费用。对方回电,原来由于港口海水较浅,大船无法停泊,遂转运小船。因此而产生了一笔驳运费,而这笔驳运费不在合同之内。因此,出口方要求我方自行承担这笔费用。
这个事例中,双方的矛盾焦点在驳运费。在国际贸易中,驳运费指的是海港到内支线或小港口支线所产生的费用。这笔费用应该专门列入合同之内,DDP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贸易条款。具体风险如下:
1.DDP涉及的就是报价环节较多
因为DDP是完税后交货,因此,出口商不但要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还需要办理海关手续一切“税费”。这些细节可能有些环节很有可能早最初核算成本时被忽略掉。比如,目的港海关查验货物产生的查验费,甚至超期堆存费,还有其他一些环节产生出了额外费用。因此,在核算成本给客户报价时,最好能够多留出一些空间,以应付意外的费用的产生。
2.办理手续的程序复杂
在使用DDP时,卖方必须要了解进口国海关或其他政府部门对该类货的政策。比如,有没有什么限制、需不需要什么认证、进口关税是多少等。如果不事先了解清楚这些,等货物一旦目的港,就没有时间解决了。
3.DDP的风险在于缺少转移
如果使用FOB术语,当货物装上船,风险就转移给了买方。但是在DDP下,卖方的风险要一直持续到交到客户手中。当中货物出现任何差错,都得卖方买单。因此做DDP的卖方,最好能办理货物运输险,出了问题还可以找保险公司。
由此看来,使用这种术语交易方式,风险防范是第一位的。这种风险不但来自操作过程,还有客户的诚信度。那么,出口商在使用DDP时,该如何降低这些风险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买货物运输险,防止运输途中出现意外。
(2)与有经验、有实力的货代公司取得长期合作。
(3)在使用DDP贸易术语应该以下4个问题:
出口商实质需要将货物运抵买方国内指定地点;
出口商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比较最大,因而价格最高;
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进口许可证,则不应使用DDP术语;
是否投保由出口商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