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发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变量和政策,然而对于原因和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变量变化与国际收支调整方向和量级的内在互动性,我们还需要做更深入的了解。本节介绍一些经典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理论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和演变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们前面所介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的研究。到了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各国的国际收支陷入了极度混乱的状况,经济学家开始对国际收支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以下介绍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理论的出现,为各国政府调整国际收支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弹性分析法

(一)背景与理论假设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主要讨论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这一理论的早期贡献者如比克戴克(Bickerdicke, 1920)、罗宾逊(Robinson, 1937)等。该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汇率贬值改善贸易赤字所需的弹性条件和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弹性分析法是以马歇尔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它有以下假设。

①只考虑进出口市场上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②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均为无穷大。即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不产生影响,出口品的价格不随需求的增加而上涨,进口需求减少时,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下降。在这一假定下,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不变,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的价格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恰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

③假设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④假设最初贸易是平衡的。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当一国实行本币贬值后,对其贸易收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否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弹性分析法认为这取决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具体可通过以下简单推导展示出来本书此处推导所使用的两个弹性概念是出口价值(进口价值)对汇率的弹性。这样做大大简化了推导过程。更正式的做法是使用出口需求量(进口需求量)对汇率的弹性。这时推导过程更加复杂。最后的结论在形式上和本书一致,只不过两个弹性应理解为出口需求量或进口需求量的汇率弹性。

X代表以本币表示的出口额;M代表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P表示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间接标价法);B代表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收支。那么,

P求导,得

经过简单的代数变形,有

其中为出口需求弹性,用Ex表示;为进口需求弹性,用Em表示(Ex<0,Em>0)。假设一国的初始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即M=PX。则由式(1-3),可得

由式(1-4)可知,为使得贬值改善贸易收支,要求1+Ex-Em<0,或记为

若|Ex|+|Em|>1,则,即国际收支因货币贬值而改善。

若|Ex|+|Em|=1,则,即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没有影响。

若|Ex|+|Em|<1,则,即货币贬值将恶化国际收支。

总之,贬值改善国际收支(贸易收支)需满足一定条件,即

式(1-5)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表1-4)。

表1-4 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数值例子

假设汇率为1人民币兑换0.25美元,A国出口4000万单位(1单位价格为1元)、进口1000万单位(1单位价格为1美元),从表1-4可知这时A国贸易收支为零。

假设贬值1%,在|Ex|+|Em|<1的情况下,如表1-4所示,这时的贸易收支赤字2.5万美元。

假设贬值1%,在|Ex|+|Em|=1的情况下,如表1-4所示,这时的贸易收支不变。

假设贬值1%,在|Ex|+|Em|>1的情况下,如表1-4所示,这时的贸易收支盈余49.8万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马歇尔-勒纳条件以简明的方式概括了汇率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但因其推导中使用了若干较为严格的假定,也制约了该条件的一般适用性。例如,我们通常希望贬值能改善本已存在的贸易赤字状态,可是在上述推导中却假设了贸易初始平衡。考虑到这一点,原则上要求两个弹性绝对值之和要远大于1,才能真正改善贸易赤字的现状。此外,前述推导中还假定了供给弹性无穷大,事实上,可以在推导中考虑这些更加一般的情况。

西方学者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在一般条件下,汇率贬值对工业国家要比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进口,其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低,汇率贬值的作用不大;而工业国家出口市场竞争度较高,其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高,汇率贬值的作用比较明显。

(三)J曲线效应

如上所述当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贬值到收支改善有一段时滞(time lag)。马吉(Magee, 1973)将这段时滞区别为三个阶段。第一,货币合同阶段。在此阶段,汇率变动前的合同尚未到期,合同所定价格和数量仍需按合同约定执行。若进口合同计价货币是外币(常常如此),则贬值后,以本币计算的贸易差额将恶化。第二,传递阶段。在此阶段,价格可以变化,但因进出口产品需求和/或供给存在刚性,数量依然不变。此时,进口商品本币价值上升或出口商品外币价值下降,贸易差额恶化。第三,数量调整阶段。在此阶段,价格数量均可变化,但受到认识、决策、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今后会进一步贬值,甚至增加进口。总之,数量调整可能不能像价格调整那样迅速,从而致使贸易差额恶化局面一直持续。在经过这些阶段的调整后,出口开始有充分的增加、同时进口有明显减少,贸易收支开始改善。这一现象最初是1967年英镑贬值后在英国得到确认。当时随着英镑贬值出现的贸易赤字一直持续到1970年。

整个调整过程可用图1-8表示。

图1-8 J曲线效应

图1-8描述了一国当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货币贬值首先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逐渐得到改善。由于整个调整过程轨迹与英文字母的“J”十分相似,因此这一过程被称为J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

所谓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最初会使其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出口调整以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最终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一国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的确存在J曲线效应,从贬值到贸易改善这一过程通常需要2年以上时间。

(四)简要评论

弹性分析法展示出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账户的改善并非如直觉想象那么简单,而是有很多先决条件,深化了对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的认识。当然,该理论属于局部均衡分析角度,其分析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它忽略了汇率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其次,它忽略了汇率变动对资本金融账户的影响,进而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显示,金融账户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较经常账户更加敏感、迅速,且其弹性较大。

此外,在贸易实际中,不仅有认识决策时滞、合同约束、短长期弹性不同等因素导致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存在J曲线效应,而且经济学家还注意到,汇率变动后,有市场势力的进出口商出于竞争市场份额等考虑,并不随着汇率变动而充分调整其产品价格,即便可以调整。这就阻断了汇率向产品价格的充分传递,这被称为汇率的不完全传递(incomplet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在此情形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受到抑制(或者反过来说,试图通过货币升值来减少一国贸易盈余的做法可能难以成功)。

二、吸收分析法

(一)理论背景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又称支出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詹姆士·米德(James Meade)和西德尼·亚历山大(S. S. Alexander)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弹性分析法的激烈争论中系统地提出了这一理论。1948年,墨西哥出现了国际收支赤字,外汇储备突然下降。墨西哥当局立即中止了该国货币比索的兑换比价,任其汇率自由下浮,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平衡赤字。亚历山大等对墨西哥的情况加以研究,认为其国际收支问题主要是国内预算赤字所至,因而得出降低比索汇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墨西哥赤字问题的结论。1952年,亚历山大发表了《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一文,首次介绍了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二)主要内容

吸收分析法认为,弹性分析法只着重强调了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而忽视了贬值的收入效应,应该从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的角度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主要观点:一国贸易收支赤字的原因是国内的总投入或总吸收超过了社会总产量。

吸收分析法是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的,并通过以下方式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

首先,根据宏观经济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关系,可知:

封闭经济条件下,有

开放经济条件下,有

移项,得

其中,EX-IM为贸易差额,用B表示,以此代表国际收支;C+I+G为国内总支出,表示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代替。由此,国际收支的差额B实际上就可以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支出)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即

从式(1-10)可知,若YA,则国际收支(B)为盈余;若YA,国际收支(B)为赤字;如果Y=A,则国际收支(B)平衡。

该理论认为式(1-10)的右为因,左为果,由此得出结论:国际收支的盈余是吸收(支出)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的赤字则是吸收(支出)相对于收入过大的结果。因此,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最终还是要通过改变收入和吸收(支出)来进行调节。该理论主张用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以国际收支赤字为例,若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所有的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要使国际收支改善就应使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减少支出;若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失业),就可以搭配使用货币贬值政策。

对于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效应,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简单推导和分析。

首先对式(1-10)取增量形式,得

并设总吸收函数A=Ad+aY,其中Ad表示与收入无关的支出部分,称为自主吸收;系数a代表边际吸收倾向,表示增量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支出)的比例。

同样取增量形式,得

把式(1-12)代入式(1-11),得

由式(1-13)可知,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同样不是无条件的,在此处它取决于右边Y、Ad的变动方向,以及它们之间变动相对量级的比较。

当存在闲置资源时(闲置资源效应),贬值后,出口部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资源流入出口部门,总收入增加同时引起国内支出的增加,若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此时,吸收增长小于收入增长。于是可知,(1-a)ΔY部分大于零。如果在资源转移流动过程中,还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应),则将进一步增强上述效应。如果贬值,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则贬值不影响右边第一项,或只有微小影响。

再看贬值对自主吸收部分的可能影响。如果贬值后,本国物价水平上升,则该国实际货币余额(M/P)下降,财富效应可以使得吸收(支出)下降(ΔAd<0);贬值还可能提高进口资本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本国的投资支出活动,同样是使ΔAd<0的影响方向。不过,贬值也存在导致ΔAd>0的可能性。例如,贬值后,物价上升可能影响到本国收入分配关系,固定收益阶层和债权人受损,他们的支出下降;利润收入阶层和债务人阶层则获益,他们的支出上升,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则贬值就会导致自主吸收上升。此外,贬值如果激发了价格攀升预期,则当前的支出也可能提高。

总之,以上分析表明,按照吸收分析法,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改善存在很多限制条件。在这样一种简单设定下:若a<1,且贬值后,有ΔY>0,ΔAd<0,则我们说,贬值可以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

吸收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该理论建立在宏观经济学基础上,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将国际收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变量联系起来。第二,强调政策组合。例如,国际收支赤字时,在采用紧缩性政策的同时如有失业应采取货币贬值政策等。第三,和弹性分析法一样,吸收分析法也只强调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方面。

三、货币分析法

(一)背景与理论假设

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在这段时期内,西方世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各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地陷入“滞胀”境地;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势力最大的凯恩斯主义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以芝加哥学派为中心的货币主义崛起。货币主义将其理念和分析方法贯彻到经济各种现象的研究中,其中就包括了对国际收支和汇率关系的分析。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货币分析法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蒙代尔(R. A. Mundell)、约翰逊(H. G. Johnson)和福兰科尔(J. A. Frenkel)。这些货币分析法根据研究对象和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分析法,主要研究对象和角度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分析法,主要研究汇率的决定和变动。这里先介绍第一种类型的货币分析法,后一种货币分析法将在汇率决定问题中再来介绍。

货币分析法把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当作货币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将分析范围从经常账户扩大到资本金融账户。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界定口径较弹性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更加广泛与全面。

货币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假设。

①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

②长期来看货币需求稳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际产出。

③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于世界市场水平。

(二)主要内容

Ms表示名义货币供给,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从长期看在货币市场中始终存在着存量均衡的趋势,也就是说Md总是趋于同Ms相等,即

如果用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产出,k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那么货币需求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上式显示在k固定不变的前提下,Md是一个稳定的、随国内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正向变化的函数。

名义货币供应量是

m为货币乘数,是一个常数,指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使货币供应基数多倍扩大的系数。B表示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由国内部分(国内信贷)和国外部分(该国的国际储备,它是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的)组成,分别用DR表示。即

如果将m忽略,把式(1-17),代入式(1-14),得

整理移项后,又可得

式(1-19)从货币角度表明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是国内信贷扩张引起的超额货币供给的结果。当一国国内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供应量不影响实际产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人们必然会增加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当名义货币的需求超过了货币供给,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减少支出,减少对外国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盈余。

(三)简要评论

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作用,货币分析法认为本币贬值将引起国内价格上升,导致名义货币需求上升,因而会压缩支出。在货币供给不增加的情况下,国际收支能得到改善。然而,这种国际收支的改善又是暂时的。因为(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盈余将导致货币供给增加,随着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国际收支的盈余也就消失了。

尽管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更全面地考虑了国际收支的平衡,而非仅仅贸易收支的平衡问题,一方面是对弹性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的拓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又忽视了国际收支的结构问题。比如,设国际收支是平衡的(综合差额=0),然而其中的情况是经常账户的逆差在数量上正好等于资本金融账户的顺差,即该国是通过依靠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账户逆差,从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但这种平衡也往往具有脆弱性。可见,在国际收支平衡下的内部结构失衡问题是货币分析法没有考虑到的。

此外,货币并非是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唯一因素。例如,贸易赤字可能源于产品市场的真实需求因素,此时仍然认定货币因素才是唯一源泉,它会引致错误的政策应对。

四、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pproach)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其思想渊源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也多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者,如瑟沃尔(A. Thirwall)、克列克(T. Klick)等。

(一)基本思想

结构分析法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他们认为,国际收支赤字,尤其是长期国际收支赤字,既可源于长期性的过度需求,也可源于长期性的供给不足,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又往往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经济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结构老化

经济结构老化是指该国产品未能跟上科技、生产条件或者世界市场变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由此造成出口供给不足,同时进口替代的空间又持续减少,结果是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或者赤字倾向。

2.经济结构单一

这里的经济结构单一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出口产品单一。这样,出口价格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得国际收支呈现不稳定性。任何程度的价格下降,都会恶化其国际收支;其次是产业单一偏向初级产品型。而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采矿机械、电力设备、交通工具等,几乎没有进口替代余地,只能依靠进口。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愿望越高,该国国际收支赤字或赤字倾向就越严重。

3.经济结构落后

一国经济结构落后的特征是,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低而需求价格弹性高,其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而需求价格弹性低。

从需求收入弹性看,当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低时,别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不能相应拉动该国出口;当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时,本国经济和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却会导致进口的相应增加。这使得随着经济的增长,该国国际收支具有赤字倾向。

从需求价格弹性看,当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高时,本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会导致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而该国出口值下降;当进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低时,外国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却不能导致本国进口数量的相应减少,从而该国进口值攀升。这样,当该国货币升值时,该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倾向;当该国货币贬值时,若其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不是很高,则也容易出现赤字倾向。

总之,一国经济结构的老化、单一和落后使该国容易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此时,采用支出增减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反而有害。而且,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具有长期持续性。这是因为经济结构问题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国际收支赤字也就一直持续下去。

(二)政策主张

既然国际收支赤字是由经济结构引起的,那么,调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以此来增加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种类与数量。

该理论还认为,改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资、改善资源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顺利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为了增加投资,结构落后国家应积极提高国内储蓄,同时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应增加对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的投资。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不仅能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国际收支困难,同时也能增加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进口,从而也有助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出口和就业的增长。

专栏一

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亿美元

资料来源:http://www.safe.gov.cn/0430/tjsj.jsp?c_t=6,国家外汇管理局.

注:

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归属外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同时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收益项目的借方和金融账户直接投资的贷方。

专栏二

大卫·休谟与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被称为重金主义,国家垄断全部贸易,绝对禁止贵重金属外流。而晚期的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认为不一定要限制货币流出,只要保证贸易出超,国家就能不断地积累货币财富。

重商主义的这一论点遭到了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的反驳。休谟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说明一国不可能长期获得贸易盈余。他以英国为例说明这一自动调节机制。假设英国的货币(贵金属)一夜之间消失一半,那么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将会相应下降。在这种价格下还有哪个国家能与英国竞争呢?于是各国货币会流向英国,英国会有贸易盈余。不久,英国会弥补它所损失的货币量并赶上邻国的水平。这时英国就不再有廉价的商品和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于是它的贸易会趋于平衡。反之,如果英国的货币(贵金属)一夜之间增加一倍,则劳务与商品的价格会相应提高。这样哪个国家能买得起英国的货物呢?这时英国将出现贸易赤字,大量本国货币外流,直到英国货币量下降到与邻国均衡水平相近时为止。休谟关于国际收支的分析建立了外汇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的联系,揭示了价格、汇率与国际收支的联动机制。

资料来源:易纲,张磊.国际金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