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天成戏院
在“西大森”南村路市场内有座天成戏院(位于南村路22号)。我早就听说这是个不错的小剧场,但因为住在老街里,所以我尽管是个小戏迷,却一直没有去过。直到1961年,时年18岁的我在青岛二十四中读高中时,学校师生与台西环境卫生队等单位的京剧票友合作,排了一出京剧《打渔杀家》,在二十四中小礼堂演出后,还到天成戏院演了一场,我在戏中扮演教师爷,是个丑角,过了把戏瘾。这是我首次来到天成戏院,发现这里的舞台确实比学校的要好得多。不久后,我还在这里说过相声。又过了些日子,我参演了台西文化馆组织排演的大型歌剧《血泪仇》,一连演了大半个月。于是,我对天成戏院开始有了好感,并有了探求它来龙去脉的念头。
当年的西大森
现在的“西大森”南村路
其实,天成戏院是青岛市早期建起的一个小剧场,追根溯源是在20世纪初。德国侵占青岛后,强拆了十多个村庄,许多贫苦的村民没有了栖身之地,就纷纷来到西镇一带,盖了一些茅草房安家落户。其中的“西大森”就是这些贫民棚户区中的一个主要集聚地,其名称大概是指“西镇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据了解,大约是在1903年,“西大森”就有了撂地鬻艺卖唱的小戏班,起初也就七八个人,主要是清唱京剧、评剧和茂腔、柳腔等地方小戏。天长日久,这里自然而然成了百姓们固定的娱乐场所。为了遮风避雨和出售门票,就盖起了席棚子,里面还有小板凳。后来又建起了小木板房,摆上一排排长条凳,演员粉墨登场,人们便称它是“西大森戏院”。在北洋军阀统治青岛的后期,一场火灾使戏院毁于一旦。随即,又在原址建成了砖木结构的戏院,命名为“中原戏院”,以演出京剧为主。1930年,院址扩建,内有两层,楼上楼下共有500多个座位,更名为“五福大戏院”,专门演出京剧。1932年,又改放电影,每日两场。据1933年的《青岛指南》记载:“五福戏院一直演出京剧,近年改演电影,每天日夜两场。”演出电影时为二轮影院,即新影片先在头轮影院演出,然后才在二轮影院演出,票价比头轮影院便宜很多。
1934年,卞文宝任经理,专演评剧(那时叫“蹦蹦戏”或“落子”),剧场又改名为“群英大戏院”。剧场为中国流行的样式,楼下分中央池座、两边边座,楼上观众席为三面,但因面积小,只能容纳500多位观众,并且边座、楼座全是长条椅。评剧的剧情比较简单,多是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念白与唱词都通俗易懂,唱腔委婉动听,很是吸引邻近的妇女观众。
1938年改名为“金城大戏院”,1942年又改名为“金城影剧院”,除演出戏曲外,还放电影。1944年,蓬莱人包善亭出资承租继续经营,考虑到与当时位于湖北路27号的金城电影院名字相似,就定名为“天成大戏院”,演出京剧、评剧和放映电影。此时,刚刚出道的时年17岁的评剧演员新凤霞由她母亲率团来青岛,包善亭接团在天成戏院演出,没想到新凤霞一下子唱红在天成戏院,她主演的《打狗劝夫》《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三笑点秋香》等评剧,几乎场场客满,青岛观众亲切地称她为“小凤霞”。1945年春,新凤霞再次率团来青岛在天成戏院演出,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末期,日本帝国主义濒临灭亡,疯狂地盘剥百姓,市面上一片混乱,无人看戏。并因地角偏僻,戏院简陋,很少有大型剧团来此演戏,加之地痞流氓趁机生事,强占剧团女角,看戏不买票还砸戏园子,戏院被迫停业。新凤霞戏班困在青岛,为了维持生活,曾搭周麟昆和戴绮霞的京剧班,搞“京评同台”(在同一出戏中,京剧演员唱京剧,她唱评剧,两个剧种“一锅烩”)。这种“跨界戏”当时非常吸引观众眼球。新凤霞为了谋生,甚至为古典戏法艺人王傻子(王鼎臣)做助手。新凤霞母亲卖了一些行头以后,凑了钱才回到天津。后来,新凤霞成为评剧表演大师,主演拍摄了评剧电影《刘巧儿》,一鸣惊人。她创立的评剧“新派”也在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20世纪80年代初,新凤霞的丈夫、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她这段经历为题材创作了话剧《闯江湖》;1984年,天津电影制片厂又将《闯江湖》拍成电影,并来青岛拍摄外景。
新凤霞和她主演的评剧电影《刘巧儿》剧照
当时,除新凤霞外,青岛周麟昆的“麟祥社”等也来此演出过好长时间,主要是演出连台本戏《呼延庆》(19本)、《狸猫换太子》(28本)等。“后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也来此演过一段时间。不久,又有鲜灵霞等率班来演评剧,她嗓音条件好,演戏非常投入,后来成为评剧“鲜派”创始人。当时,她在天成戏院主要演出《珍珠衫》《莲花庵》《杜十娘》《庵堂认母》《李桂香》等戏。
鲜灵霞(1987年)
青岛于1949年6月解放后,天成戏院先是继续由包善亭担任经理,他于1953年去世后就由杨兴南继任经理。1955年2月,由青岛市文教局管理,公私合营后由公家委派经理。当时,天成戏院演出的剧种以地方戏居多,一些京剧票友或业余剧团也在此租场演出,还是有不少人气的。后来,戏院的评剧基本演员组成了新生评剧团,演出过《花为媒》《红楼梦》等剧目,1958年到山东沂源县,组建为沂源评剧团。天成戏院经过改建,使用面积达760平方米,可容纳860个座位(楼下560个、楼上300个),在很长时间内是台西区唯一的娱乐场所。
1966年8月,天成戏院更名为“人民剧场”。而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依然叫它“天成戏院”,虽简陋偏僻,但历史悠久,令人刻骨铭心。1981年,因房屋年久失修,不宜再作戏院,改建为文化局招待所,不久后因成为危楼而被拆除。
2018年5月8日于北京夹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