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戏曲艺术之缘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其突出特点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众所周知,戏曲中最突出的剧种是京剧,京剧在青岛也颇有影响。在青岛比较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还有茂腔、柳腔和吕剧等。
自20世纪20年代,京剧就已引起青岛人的热切关注,并逐渐产生很大影响。京剧票友和戏迷与日俱增,一些京剧人才相继脱颖而出。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京剧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也正在此时,青岛与京剧结缘并快速发展。早在1927年2月,青岛金融家刘子山即邀请当时京剧“三大贤”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以及名伶尚小云、程艳秋(即后来的程砚秋)、荀慧生、高庆奎、筱翠花、程继先、王又辰等来青岛,到他在平度路22号新建的新舞台(即后来的永安大戏院,现已拆)演出。梅兰芳等在青岛连演三天,剧目有《天女散花》《玉堂春》《定军山》等,场场爆满,让青岛戏迷们大过戏瘾。这是梅兰芳首次来青岛演出,也是京剧名伶聚集青岛的空前盛会。此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周信芳、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等京剧大师先后来青岛演出。因为他们都认为,青岛是一个京剧“大码头”,这里高水平票友多、戏迷多。
京剧“三大贤”(从左到右分别为: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
1947年1月5日,因名列“四小名旦”榜首的李世芳乘飞机由上海返回北平飞经青岛郊区时突遇大雾机毁人亡,加之另一“四小名旦”宋德珠又暂时息影舞台,北平《纪事报》便于同年发出倡议,再次评选新的“四小名旦”。从8月1日至9月14日,经过45天评选,收到20余万张选票,产生新的“四小名旦”:张君秋(35730票)、毛世来(27256票)、陈永玲(24309票)、许翰英(23578票)。为区别以前的“四小名旦”,他们被称作“后四小名旦”。其中时年18岁的陈永玲和26岁的许翰英均为青岛人。名旦杨荣环、童芷苓、戴绮霞等也纷至沓来。著名花旦吴素秋为日寇所迫而一度息影舞台,曾客居青岛达7年之久。
由于京剧的逐渐繁荣,青岛梨园公会成立,设在市北区李村路8号。梨园行有团结互助的传统,他们曾开办过一所梨园小学,但时间很短,每年还要举行义演来救济梨园界的贫困同行。青岛的麒派老生周麟昆曾任青岛梨园公会会长,他还负责管理平度路的永安大戏院和台东的光陆戏院,后来去了台湾。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他病逝后,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悼念,感谢周麟昆在她当年落难青岛时给予的帮助。
当时青岛主要演出京剧的剧场有永安大戏院(平度路22号)、光陆大戏院(福寺路4号)和华乐戏院(中山路212号)。
青岛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青岛市京剧团成立。20世纪50年代,京剧大师或名家萧长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裘盛戎、李多奎、张君秋、李万春、李宗义、言慧珠、白玉昆、徐东明、徐东来、李如春、王正屏等先后莅临青岛献艺。
言少朋(左)演出《白帝城》
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率团于1952年盛夏来青岛,一时间街头巷尾言必梅兰芳,有万人空巷之势。8月19日开始首场演出,直至9月11日,共演出23天,场场爆满。在永安大戏院演出结束后,梅兰芳本拟回京,因青岛广大职工强烈要求,梅兰芳主动推迟回京日期,自9月12日至16日,在第三公园工人剧场连演5天,凡工会会员凭证票价一律折半。为此,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特在《青岛日报》登报致谢。梅兰芳这次在青岛的演出长达近一个月,使青岛观众充分领略了梅派艺术的魅力,是青岛京剧史上非常亮丽的一笔,这也成为梅兰芳在青岛的绝唱。也就是在这期间,我在青岛先后看过“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以及裘派花脸创始人裘盛戎的演出。
20世纪50年代初,青岛市京剧团筹备成立时,就有许翰英、刘雪涛等名家加盟,后又有言少朋、张少楼、张春秋、韩小楼、董春伯等名家成为青岛市京剧团的领衔主演。该团还有裘盛戎的大弟子钳韵宏、老生林之一等。言少朋、张少楼伉俪还于1959年恢复演出与舞台阔别多年的言派名剧《卧龙吊孝》《让徐州》等戏,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都亲临观看并予以高度赞誉,一时间“言归正传”风靡大江南北。其后,青岛市京剧团又编演了现代京剧《桥隆飙》。1964年,又成功排演现代京剧《红嫂》,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好评。还有20世纪60年代末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中的主演、编剧李师斌和主演宋玉庆、邢玉民、谢同喜等,都与青岛有缘。现在陕西省京剧团的著名小生王筠蘅,本是出自青岛光陆戏院。
《桥隆飙》戏报
1964年,张春秋主演现代京剧《红嫂》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花脸表演艺术家、首位中国“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是在1950年(当时他10岁)在青岛拜师陈富瑞,从此步入京剧艺术殿堂的。荀派名旦、著名戏曲教育家孙毓敏,也于解放初期在青岛启蒙。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杜妈妈、温其久的扮演者刘桂欣、王忠信都是地道的青岛人,他们同时于1959年从青岛考入中国戏曲学校。言派名家任德川原本是青岛的小票友。著名梅派琴师李门、李超昆仲本生长在青岛。还有耿巧云、杜鹏、董德光、杨姐一、杨凤一、李军等当代京剧名家都出自青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李和曾、李世济、方荣翔、尚长荣、李炳淑、宋长荣、王则昭、李崇善、李玉芙、于魁智、张建国、李军、薛亚萍、杨乃彭、孟广禄、邓沐玮、康万生、杨赤、辛宝达、李胜素、张火丁、杨建中(小麟童)、何玉蓉等京剧名家纷纷来青岛演出。近年来,青岛市京剧院成功推出新编现代京剧《生死峡谷》《北斗星》和《方志敏》,前两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后者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梅派旦角张瑛主演新编京剧《驼哥与金兰》和《白蛇传》,在北京等地演出颇受欢迎。
为做好京剧的传承,青岛市京剧院于2006年年底隆重举行拜师仪式:张瑛拜梅葆玖为师,刘佳拜尚长荣为师,焦鹏飞拜叶少兰为师,张秀晶拜李鸣岩为师。
青岛的京剧票友活动一直非常活跃,曾经票房林立。回溯老青岛,建立最早、力量最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京剧票房就是拥有27年历史的“和声社”(1928年—1955年)。当时的京剧票房还有“物产社”“西商票社”“聊社”“风雅社”“欢声社”“业余求智会”“平教俱乐部国剧社”等。那时的青岛由于京剧票房多,所以名票也多。而且有的名票后来还专门拜了名家为师,如:秦士元拜师梅兰芳,袁立干拜师程砚秋,曲学海拜师马连良,于振之拜师裘盛戎,季砚农拜师尚小云,郑倩文拜师荀慧生。当时,袁立干、秦士元、季砚农、郑倩文被青岛戏迷誉为“青岛四大名旦”。后来,有的名票干脆做了专业演员,如有“青岛梅兰芳”美称的季砚农,加入天津京剧团改演小生;小生名票姜振发到刚组建的青岛市京剧团成了当家小生;马派名票曲学海先加入青岛市京剧团,后又到山东省戏校任教。
青岛解放后,除“和声社”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京剧票房,如市政府业余剧团、市青年艺术团京剧队,青岛的邮电、财贸、蔬菜、百货、铁路、轻工、纺织、橡胶、教育、银行、医疗卫生等系统或行业及其下属的工厂企业,也都有各自的业余京剧组织。1955年,市场三路少年业余京剧团成立,该团是青岛唯一的孩子京剧团,这是青岛京剧艺术的一个显著亮点。他们积极参与排练,经常到企业、军营、农村进行演出。当时在这个少年京剧团的任德川,现在已是全国著名的言派老生,并获得了“中国京剧艺术终身成就奖”。
20世纪50年代初,“和声社”等票房组织了许多场赈灾和支持抗美援朝义演。1956年,青岛市工商联多次组织京剧票友演出。许多票友轮番上阵,演出《二进宫》《空城计》等剧目。1958年,许多工厂企业的业余京剧团都争先恐后排演京剧。当时的青岛卷烟厂工会俱乐部主任、票友琴师黄寅宾(又名黄春来),把该厂的一些京剧小票友组织起来,演出传统京剧《铁弓缘》。一些中学也有不少师生喜爱京剧,云南路青岛二十四中的师生,于1961年演出京剧《打渔杀家》。笔者就分别参加了这两出戏的演出。
青岛市吕剧团的建立也与一些青岛京剧名票有密切关系。青岛本没有专业吕剧团,为培养造就青岛吕剧艺术人才,青岛市文化局于1958年建立青岛市艺术学校(位于泰山路,现改建为市北区少年宫),专门设有吕剧科,旨在为成立青岛吕剧团奠定基础。于是,就把京剧票房“和声社”的于振之从银行选调到青岛市群众艺术馆工作,在艺校专门教授吕剧器乐。“和声社”的小生名票、擅长编导的魏文声,也被从医药公司调到市群众艺术馆。随后,毕宏川也被调来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他们到处招兵买马,搜罗吕剧人才。魏文声把原“和声社”的几位京剧名票拉来参加吕剧团,其中包括袁立干(京剧程派青衣,本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做戏曲编辑,两年后又回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李兆瑞、李云超、徐士勇、吕锡桂、周治民。再加上魏文声和于振之,实际上共有八位京剧名票,又选调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吕剧票友和专业京剧团出来的演员,1960年5月,青岛市吕剧团正式成立。建团初期,由魏文声任导演,于振之任团部教师兼音乐股琴师,吕锡桂任演员股股长,李云超任舞台股股长。演员有魏文声、李兆瑞、吕锡桂、李云超、徐士勇等。
在青岛最为流行的地方戏是茂腔和柳腔。茂腔,过去叫“茂肘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一带。1910年,昌潍地区的茂腔艺人进入青岛演出。1940年,在青岛小鲍岛一带“撂地”演出的“宿家班”行当已经比较齐全,并有了服装和道具。
20世纪初青岛李村大集上的茂腔表演
青岛解放前夕,茂腔濒临消亡。青岛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茂腔进行抢救,将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金光茂腔剧团以宿艳琴、曾金凤、王凤松、曾子明等人为主组成。1958年4月,该团调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是以李玉香、李兰香、刘顺仙、刘翠兰等的戏班为主组建的。建团后,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他们积极创作排演现代剧目。1959年7月,光明茂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同年8月,剧团携带吴杰创作的《花灯记》等剧目进京演出,中央领导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接见演员。《人民日报》于1959年8月10日发表了题为《胶东之花》的评论文章,对茂腔给予了高度赞誉。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岛市茂腔剧团演出《元宵谜》
柳腔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进入青岛是在20世纪初。青岛东镇的平民市场、大陆市场和市南区的劈柴院都曾有柳腔艺人拉大篷演出。
青岛解放前夕,柳腔艺人的活动已渐销声匿迹。
青岛解放后,党和政府把柳腔艺人组织起来,于1950年10月正式建立金星柳腔剧团,1959年6月易名为青岛市柳腔剧团。同年11月,该团进京演出柳腔《赵美蓉观灯》。中央领导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戏剧报》等分别发表文章盛赞柳腔粗犷、纯朴,生活气息浓郁。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