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经济学的三个基础问题

经济学大师保罗·A·萨缪尔森指出:在人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我们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既然避不开,那我们就来看看经济学是什么、在研究什么。本节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简单解释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概念有多种定义。例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把日子过得更好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尽我们所有的,做我们最好的”……如此种种,都是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经济学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目前,西方学者比较认同的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保罗·A·萨缪尔森)。

名人链接

保罗·A·萨缪尔森(1915—2009),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该书英文版出版后,还先后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出版,曾有报道说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保罗·A·萨缪尔森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百度百科“保罗·A·萨缪尔森”词条中可了解更多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960158.htm

二、欲望与稀缺性

马克思曾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就是不断地用物质产品(及劳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而这些日渐增加的需要来自于人的欲望。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欲望和稀缺性问题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资源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任何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确定了经济学要研究的对象。

1. 欲望

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简言之,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求之不得”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欲望是有层次的,当一个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或部分地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欲望。

补充说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把人的需要(欲望)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理需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②安全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得到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等方面的需要。这种欲望实际上是生理需要的延伸。③社交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人们希望得到友爱和归属的需要,这种欲望产生于人的社会性。④尊重的需要,即人们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望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品。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分成两类:自由取用的物品(非经济物品或免费物品)和经济物品(需要花钱来购买的物品)。

自由取用物品是指人类无需做出努力或花费任何代价便可随意得到的物品,如阳光、空气和水等。面对人类无限的欲望,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由取用的物品将越来越少。比如水,在200年前是自由取用的,而在今天,水已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或花费一定数量的金钱才能得到的物品。人类欲望的满足主要依赖于消费各种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在量上常常是稀缺的。

2. 稀缺性

稀缺性就是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反映为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1)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资源稀缺的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存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

(2)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资源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有人说,经济学就是关于选择的学问。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经济学研究资源的稀缺性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另一方面是人们需要对资源的用途做出合理的安排或配置,尽可能地降低机会成本。这两方面问题都属于在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有效运用资源的问题,即效率问题。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实例与分析】

资源的配置方式

人类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每个社会都要选择资源配置的方式,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两种典型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世界上经济成功的国家几乎都采用了市场经济制度,中国在1992年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63万亿元人民币,居于全球第二位。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能说明市场经济是完美无缺的,还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