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业制板实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服装号型标准

一、服装号型的概念

1.国家号型标准的制定

服装号型国家标准是服装工业重要的标准,根据我国服装工业生产的需要和人口体型状况的调查所建立,该人体尺寸系统是编制各类服装规格的依据。

我国第一部《服装号型》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轻工业部于1974年开始着手制定,经过人体测量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拟定标准、试行、修改完善等几个阶段,于1981年公布实施GB/T 1335—1981《服装号型》国家标准。

经过10年左右的应用、总结和修订,并参照国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于1991年发布了第二部《服装号型》国家标准GB/T 1335—1991。第二部国家标准中,增加了人体体型分类,根据人体的胸腰差将人体分为四种体型,Y、A、B、C型。

其后,在第二部国标的基础上,对男子、女子标准部分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删减,取消了5 3系列和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示意图,增加了0~2岁婴儿的号型内容,1997年形成了第三部国家号型系列标准GB/T 1335—1997。

2009年,新的服装号型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 男子》和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于2009年8月1日起实施。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我国现有服装号型国家标准的人体数据是在1987年人体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的,与现实具体情况有较大的出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年龄结构在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平均身高、体重、体态都与过去有了很大区别,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穿着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原有的服装号型已不能完全满足服装工业生产和广大消费者对服装适体性的要求,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此外,我国加入WTO后,服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欧美、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纷纷利用技术壁垒,对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设限,而我国在建立保护自己的贸易技术壁垒方面却显得束手无策,处于被动地位。修订服装号型国家标准并完善相关应用技术将对我国的服装贸易起到积极地推动和保护作用。

采集人体数据是一项较庞大的工程,我国人体数据采集和建立人体尺寸数据库的项目已于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立项。但由于国家目前只测量了儿童的人体数据,成人的人体数据还没有采集,因此,标准起草小组对服装号型国家标准主要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对标准中的主要技术内容没有进行大的修改。

此次发布的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标准与GB/T 1335.3—1997《服装号型 儿童》的变化不太大,一是修改标准的英文名称为Standard Sizing Systems forGarments Children;二是修改了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指标和之前版本没有太大改变。

《服装号型 儿童》作为基础标准主要规范服装号型、人体测量方法等。近年来,童装行业的迅猛发展快速推进了我国童装标准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批重要童装标准的制定工作。产品标准包括《儿童服装 学生服》、《婴幼儿服装》、《机织学生服》,基础标准包括《服装号型 儿童》,方法标准包括《婴幼儿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等。目前,我国建成了以童装产品标准为核心、以童装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为实施手段的童装标准体系,为我国童装产业的顺利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服装号型的定义与体型分类

《服装号型》国家标准包括:GB/T 1335.1—1997男子标准、GB/T 1335.2—1997女子标准、GB/T 1335.3—1997儿童标准三部分。其中“GB”为“国标”二字的拼音首字母,“T”指“推荐使用”中“推”的拼音首字母。

国家标准根据胸腰差值,将男子、女子分为Y、A、B、C四种体型:Y为偏瘦型,胸围大、腰围小;A为正常型;B为微胖型,腰围较大;C为肥胖型,腰围很大。具体划分情况见表2-4。

表2-4 人体体型分类 单位:cm

号: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服装上标明的号的数值,表示该服装适用于身高与此号相近的人。例如女子160号,适用于身高158~162cm的人穿着。

型:指人体的净胸围或净腰围,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例如女子上装160/84A,其中84指净胸围84cm,适用于胸围82~85cm,胸腰差在18~14cm的人穿着。男子下装170/76A,适用于腰围75~77cm,胸腰差在16~12cm的人穿着。

号型系列:将人体的号与型进行有规则的分档排列与组合。成人的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2cm分档,分别组成上装的5 4系列和下装的5 2系列。

中间体:指人体测量总数中占有最大比例的体型。成人号型系列的设置,以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男子与女子各体型的中间体见表2-5。

表2-5 男女各体型中间体设置 单位:cm

二、服装号型的应用

1.号型选用

普通着装者可根据自己的净胸围和净腰围等尺寸以及胸腰差的值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型,然后对号入座。但每个人的尺寸并不一定都与号型标准相吻合,因此可以选用相近,向上或向下靠档。

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首先从国家号型标准中选用适合本地区穿着的号型系列,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2.号型配置

服装号型对应于人体尺寸,表明该服装适合某种尺寸的人体穿着;而服装规格则是指装的成品尺寸,表明该服装成品的检验尺寸。服装企业选定号型系列后,要编制出系列服装规格表,也就是将服装号型转换成具体的服装成品规格尺寸,起到指导生产、控制品外观尺寸及质量等作用,同时,服装规格也是产品是否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重要指之一。

三、服装号型系列控制部位及分档数值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仅仅有身高、胸围或腰围的尺寸,是无法完成服装制作的,还需要一些主要部位的尺寸,这些部位就称为控制部位。上装的主要控制部位有衣长、袖长、肩宽、胸围、领围等;下装的主要控制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上裆等。

为了便于应用,服装号型标准除了“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表”外,还列出了服装号型各系列中间体及服装分档数值,分档数值对于服装成品规格推档至关重要。它对于合理确立各种类别和各种款式服装成品的各档规格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服装号型系列分档数值见表2-6、表2-7,主要控制部位中间体数值见表2-8~表2-19。

表2-6 成人主要控制部位分档数值 单位:cm

注:主要控制部位分档值数据是相对于中间体而言的。

表2-7 儿童主要控制部位分档数值 单位:cm

注:1.儿童号型无体型之分。

2.主要控制部位分档数值数据均是相对于中间体而言。

表2-8 各类体型主要控制部位中间体数值 单位:cm

续表

表2-9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男子) 单位:cm

表2-10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男子) 单位:cm

表2-11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男子) 单位:cm

表2-12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男子) 单位:cm

表2-13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女子) 单位:cm

表2-14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女子) 单位:cm

表2-15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女子) 单位:cm

表2-16 号型系列控制部位数值(女子) 单位:cm

表2-17 身高80~130cm儿童控制部位数值 单位:cm

表2-18 身高135~160cm男童控制部位数值 单位:cm

表2-19 身高135~155cm女童控制部位数值 单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