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艺术设计(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首饰艺术的发展

现代的珠宝首饰业内的专家们努力地寻找着首饰的起源,就像人们不知道当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究竟来自于高山还是来自于大海一样,人们也不能给出首饰的具体起源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

一、首饰艺术的起源

在那个遥远的洪荒年代,先人们赤身裸体生活在大自然的丛林中,他们为生存将石头或捕获的野兽牙齿磨成斧头、镰刀等工具,能够打制这些工具作为首饰佩戴在身上,本身代表了原始人个人的威严和能力。后来,人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这种能力,将这些石头、牙齿等凿上小孔挂在胸前,同时,挂在性命攸关的咽喉部位的首饰还具备了抵挡野兽及弓箭进攻、保护生命的潜在心理作用。此外,据说那个时代,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一部分,雄性远多于雌性,那时候的男人为了吸引心爱女人的青睐,常常佩戴兽牙犬齿,以显示自己的英勇无比。在上述过程中,便形成了发生学中人们佩戴首饰的原始动机:生活所用,保护生命,满足心理自豪感,繁衍后代。

美国赫洛克在《服装心理学——时装及其动机分析》中曾经记载:“在许多原始部落,妇女习惯于装饰,但不穿衣服,只有妓女才穿衣服。”由此可见,尽管人们无法推测首饰的具体起源时间,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首饰作为原始装饰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几乎早于服装等几乎所有的设计形态。”

二、文明进程中的首饰艺术

要想深刻地理解某一历史时期艺术的特点、风格,必须首先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底蕴,因为后者始终决定着前者……所以,本章所阐述的首饰的发展历史也是追寻着这一原则,始终围绕着文明发源的中心,始终围绕着每一历史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首饰状态。

世界文明有四大发源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这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这是因为有固定的水源才可以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以及由此所决定的首饰状态就是在这片河川的环抱孕育中成长、发展、延续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追溯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的话,那么现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就欧洲本土来说,应该是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而希腊文明则是在非洲的古埃及文明和亚洲的古巴比伦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首饰发展史的起源,也要追溯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对欧洲文化影响最深的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

(一)古代的首饰

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时间隧道的门,流淌着一条浩浩荡荡的人类文明艺术发展的长河,在这轴装满文明兴衰的沧桑画卷中,人们总会最先想起美索不达米亚。这片“新月形”的富饶平原,就是古巴比伦王国和苏美尔城邦的所在地,既今天的伊拉克地区。这里早期生活着“闪族人”和“苏美尔人”,其中,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

苏美尔人常被称为“来自远方的黑发民族”,还有人说“可能是来自波斯高原的游牧民族”等。没有人知道苏美尔人究竟是来自高原?还是来自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切都为苏美尔人打上了神秘的烙印。作为两河流域继蒙昧的洪荒年代进入文明的最早的人类,苏美尔人有着太多神秘的令人称奇的内容。据说,在苏美尔人的古老典籍中记载的天空中的恒星和行星,与现代的星相图几乎毫无区别;苏美尔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另外,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完全缺乏必备的资源,森林以及金、银、铜等矿物质,而这些物质是发展研究冶金工艺学的必需,但是苏美尔人却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合金——青铜,这也为后世的金属雕塑和金属首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是很难想象,这样一种神秘文化怎样在极端的环境下成功地创造了文明的核心部分!而不管苏美尔人究竟起源于何时、来自何方,他们确实为后世首饰艺术的发展打下了牢牢的根基,正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优秀的金工技术才有了古埃及首饰的绚烂辉煌。

有人说: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人们还把文明出现之前的时代统称为史前。而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成为进入古代社会的最早的人类。传说苏美尔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和悲观的,当埃及人写诗赞美尼罗河泛滥所带来的肥沃时,苏美尔人却在诅咒带给他们洪水的大河。

苏美尔人流浪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开始了农耕和原始贸易,交换物包括陶器、金属制品、编织品等,也许正是这种手工艺人的生活方式使得苏美尔人的工艺技术能够走在同一时代其他民族的前面。此外,苏美尔人还修建了学校,兴建了城市,20世纪20年代对这些古老城市的发掘向我们展示了苏美尔人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首饰和精湛工艺。

此外,苏美尔的统治者们相信生命可以永恒,于是首饰就变成了墓穴里的陪葬品,使后世的考古有了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古老的黑发民族所在的两河流域的首饰及艺术形态。

(1)人物——在最古老和最现代的雕塑之间

说其最古老是因为发黄的历史和久远的时代,说其最现代则是因为这些出土的古老雕塑品,无论从造型、神态,还是技术上看,其制作者比起现代的雕塑和首饰艺术家都毫不逊色。图1-19中的女性陶像来自于大英博物馆收藏,从中不难看出公元前4500年的苏美尔人已经使用了现代的雕塑家惯于运用的夸张和省略的造型手法。从左侧的陶像看,当时的雕塑家夸张地表现了女性丰满的胸部、臀部和大腿,双手简化,头部完全省略;右侧的女性陶像则夸张了肩部,塑造了细长的身体造型。这种最原始的雕塑作品在夸张省略手法的使用上不亚于现代的雕塑家。图1-20是现代著名雕塑家的作品,躯干简化抽象,夸张的大腿则增加了稳定和现代感。

(2)神兽——二维与三维的结合

从二维走向三维,将二维形体与三维形体结合重构,将浮雕和圆雕的造型相融合的手法是现代雕塑家们惯用的造型方式之一,在Figurations-Abstractions所编著的《艺术雕塑》一书中,雕塑家就采用了这种手法(图1-21)。而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前的苏美尔时期的青铜神兽浮雕中,当时伟大的工匠们就已经大胆采用了这一手法(图1-22),图中这一狮头鸟身动物,鸟的翅膀张开,狮头和鸟身超出了浮雕的范围走向三维,用圆雕的形式表现。这种浮雕和圆雕结合的方式不仅在艺术造型的领域是一大突破,可以与现代雕塑媲美,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苏美尔人的青铜技术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发源地,很有可能比古中国的夏朝还要早。

(3)建筑——昔日的通天梯巴别塔,今日的废墟

举世闻名的古巴比伦城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而在这座古代最繁华的古城中,巴别塔是其中最壮观的建筑物之一,如图1-23所示。

图1-19 古老的女性陶像

图1-20 现代人体雕塑(图片来源:Figurations-Abstractions编写的Artists Sculptors)

图1-21 浮雕和圆雕结合的现代雕塑(图片来源:Figurations-Abstractions编写的Artists Sculptors)

图1-22 古老的青铜神兽(图片来源:网络)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到古巴比伦附近,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用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各地。”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高塔中途停工的画面在宗教艺术中有象征意义,表示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图1-23 巴别塔油画

然而,不管圣经故事怎样叙述,巴别塔在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奇迹……该建筑是一个多层金字塔,上下高达90m,塔顶有一座神庙,蓝色的玻璃窗在阳光照射下五彩斑斓。曾经有一位德国考古学家这样描述巴别塔:“连绵的白墙,华丽的铜门,环绕的碉堡,以及林立的千层低楼。”如此沿圣路而上的通天塔难怪引起上帝的关注。

(4)金属和首饰制品——陵墓中的发现,令人惊叹的工艺

如果把远古的历史横向比较,也许当西方文明发源地的苏美尔人在为王后的墓穴制造黄金首饰时,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中国的工匠也在为皇帝及王妃制造死后的玉衣。后世考古学家对苏美尔“Pu-abi皇后墓”(普阿比王后)以及中国“汉王墓”的发现,让世人看到了远古时期令人惊叹的金工及丝织水平。

图1-24 Pu-abi皇后头饰

图1-24中这顶Pu-abi皇后头饰就是墓穴中发现的放于皇后身体一侧的著名桂冠。相比陪葬女士们的金项圈、金耳环和金头饰而言,这顶以黄金和天青石制成的精细的桂冠更加奢华绚丽。苏美尔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顶头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利用黄金的延展性敲制出的薄薄的叶片,装饰有天青石的圆片,配合精细的编织技巧,以及头顶装饰的三朵金花无不向人展示出苏美尔人的精湛工艺。

中国是玉和丝的国家,对比苏美尔的Pu-abi皇后墓以黄金装扮死者,古中国的汉王墓则是以玉来装扮尸身。据记载,穿着“金缕玉衣”的汉王妃窦绾安睡在西汉王刘胜的身旁,玉衣共用了2160片玉片,金丝重700g,这件以人体为模型制成的玉衣从外观上看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部有玉质的脸盖和脸罩,上衣有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裤由左、右裤筒组成,彼此各自分开。手足部各有装饰。王妃身上裹满丝绸,那件极负盛名的素纱禅衣只有49g重。这件49g的素纱禅衣轻若缥缈的烟雾,薄如隐约的蝉翼,即使现代的科学家研究多年都制作不出低于49g的蝉衣,最后经研究才知道,要想织出轻如云烟的蝉衣就得养育特小的蚕,小蚕才能吐出特细的丝。

除了Pu-abi皇后头饰以外,图1-25所示的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里的“金山羊与圣树”也是苏美尔人留下的令人惊叹的金工首饰艺术品。该作品中山羊站立在这棵被称为“生命之树”的木质底座上,踮起的脚尖以及面部栩栩如生的表情触人心弦。黄金、贝壳、青金石成为细致灵巧的工匠表达情感的媒介。

图1-25 金山羊与圣树

2.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

据说:“2000年以前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看埃及,就像现代西方人看希腊和罗马废墟”。这样一个时间,是非常久远的。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与苏美尔人的贸易交往中,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文明——尼罗河文明。有人说尼罗河是古埃及的“赠礼”,与两河流域不同的是尼罗河流域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的三角洲地区是没有港湾的海岸。

埃及人信仰众多神灵,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有相应的神灵执掌。例如:奥西里斯是土地、植物和水之神,被认为是尼罗河的化身和生命的象征。传说他是古埃及的国王,被其兄弟杀死,妻子将其尸体做成木乃伊。后来人们从尼罗河的定期涨落、植物的枯荣中得出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观念,奉他为主宰大地和冥世的冥国之神。荷鲁斯是奥西里斯的儿子,替父报仇,成为落日之神。从这一神话中也能够看出: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死后如果将尸体保护好,灵魂有了依附,就可以不灭,死者就可以永生。埃及人优秀的防腐技术将4000年前古埃及法老的尸体保存至今。据说法老的生命无穷无尽,是埃及文明持续不断的基本信条。同时,埃及人的这种信仰也为他们的首饰增加了象征意义,赋予了神韵。

如果将古埃及与苏美尔人的金工首饰作一对比的话,那么古埃及人卓越的金属工艺水平是在苏美尔人金属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将其发展到极致,形成了首饰史上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无论从首饰的设计和材料的角度,还是从工艺与技术的方面看,埃及人的首饰都为后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总结起来,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多种绚丽的色彩被黄金的金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像一扇扇彩色玻璃窗。这种用色的方式和中国传统用色极其相似,且不说那些中国古代的绫罗绸缎,就是中国的古建筑也习惯用各种绚烂的纯色装饰,金色镶边,金色起到了统一各种纯色的作用。而古埃及——早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的金工首饰中绚丽的镶嵌画般的色彩组合与古中国是何等的相似,如图1-26所示。

第二,卓越的仿制技术。埃及人是制造赝品的一流专家,我们很难想象埃及作品中那一扇扇东方味道十足的彩色玻璃窗,是用埃及人发明的人造材料制成的。荒漠中的埃及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地方,能够用来制作首饰的只有彩色石头,后来这种石头也快用完了,于是,埃及人发明了替代宝石的玻璃料,他们还在透明水晶的背面涂彩色胶泥仿光玉髓,在陶片上涂彩釉仿不透明的深蓝色天青石。新材料的发明使得埃及首饰在追求表面装饰和内在神韵的结合上达到了艺术高峰。

第三,黄金、天青石、光玉髓,包括彩色玻璃等各种仿制材料被古埃及人综合运用到一起,并且每一种材料都被赋予神圣的意义。金是太阳的颜色,代表生命的源泉;银代表月亮,也是制造神像骨骼的材料;天青石仿佛保护世人的深蓝色夜空;绿松石和孔雀石象征尼罗河带来的生命之水;沙漠出产的墨绿色碧玉像新鲜蔬菜的颜色,代表再生;红玉髓及红色碧玉的颜色像血,象征生命。

图1-26 埃及的金工首饰

此外,古埃及人在材料的使用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而平常百姓所戴的首饰一般用釉料制成,通常以石英砂为胎或在石子上涂釉彩而成。图1-27中的一对手镯现在保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由黄金、天青石、彩色玻璃制成。

第四,深受古埃及人喜爱的太阳神“圣甲虫”图案频频出现在首饰中。“圣甲虫”对古埃及人来说是太阳神的象征,它既是古埃及的民族标志和吉祥物,同时又成为埃及人的护身符和陪葬品。小甲虫“两条前腿捧着一个日轮”的形象频频出现在埃及的首饰中。它之所以被赋予如此神圣的使命,是因为它的产卵习性,为了给将要出生的幼虫准备好食物,小甲虫常常像滚雪球似的将动物的排泄物堆积成一个个小球。人们看到小小的圣甲虫能够推动一个比它自身大的球时,尤其是看到这些球里还能够诞生出小甲虫,就认为这种虫的力量来自冥界或者神,把它当作是太阳神的象征。古埃及人则通过圣甲虫这种形象化的图像,将首饰和神联系起来。图1-28中的脚镯上的图案就是张开翅膀捧着太阳的甲虫形象。

图1-27 手镯

图1-28 圣甲虫脚镯

图1-29 埃及国王图坦卡门的面具

第五,令人惊叹的珐琅镶嵌工艺。古埃及人将细丝工艺和彩色玻璃结合起来,形成了最完美的色彩展示。这种镶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珐琅镶。图1-29中的图坦卡门面具是为年仅18岁就去世的国王图坦卡门铸造的,这个用宝石和玻璃进行镶嵌的面具做工极其精细,宝石的镶嵌方式就是传统的珐琅镶。据说,从古王国时期,埃及就已经出现了铸金技术。

图1-30 公牛头形奠酒瓶

3.爱琴海的古希腊人

从时间上来看,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都比古代中国要久远很多,而古希腊文明的出现也稍早于古中国。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爱琴海曲折的海岸线为古希腊提供天然开放的优良港湾的同时,希腊固有的泛神论和神话故事也使得艺术领域具备了人本主义色彩。

公元前五六世纪,这里产生了灿烂的希腊文化。古希腊人不仅在金工首饰,而且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些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早期,即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从早期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出土的金工首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首饰的精湛技艺。

图1-31 黄金垂饰

(1)克里特人的首饰

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克里特岛人与希腊大陆频频联系,并与古埃及通商通航,使得当时的埃及文化深受克里特岛人的影响。那时候,克里特岛人将象牙、香料以及金属工艺品销往缺少资源的埃及等地。此外,据说地中海西岸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已经有武器匠、青铜器匠、镂刻技人、象牙技师等技能高超的匠师,显示了当时手工业的不凡水平。在那时的城市,还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特区,在这些特区里,奴隶主贵族享用着奴隶制造的各种金工首饰品。

另外,克里特人崇拜各种花、鸟、鱼、兽、树等,他们把牦牛看作是力量和丰收的化身,所以在当时斗牛也非常盛行。图1-30中这个公牛头形奠酒瓶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公牛喜爱的见证。整个牛头是用蛇纹石和贝壳镶嵌而成的,这个工艺品现存于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

图1-31中带有自然主义风格的模拟黄蜂的黄金垂饰也是克里特岛出土的,来自马利亚,高4.6cm。工匠们采用金银丝细工和金珠粒工艺制成,这种工艺在当时都是相当先进的。

(2)迈锡尼人的首饰

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迈锡尼文明则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迈锡尼文化”,它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希腊荷马史诗中常用“多金的”来形容迈锡尼。其实迈锡尼并不盛产黄金,但是金银工艺制品相当发达,这是由于迈锡尼人同产金国,尤其是埃及直接贸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图1-32中的黄金面具出土于迈锡尼的竖穴墓,这个黄金面具高26cm,现收藏于雅典国家博物馆,在当时迈锡尼墓出土的时候,据说该面具覆盖在死者的脸上,面具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感受到希腊人描绘肖像时的技能。

图1-33是迈锡尼出土的短剑,用青铜、黄金、银、乌银等制成。由于那时迈锡尼国王常常进行以掠夺人口、土地、牲畜等为目的的有组织的海盗式的侵略活动,所以图中的青铜短剑与用皮革和金属制成的盾及弓、矛等武器成为当时的必需品。

很多年后,克里特和迈锡尼相继衰落,野蛮的游牧民族南下,一代古老文明在铁蹄下变为一片废墟。但就在这文明的废墟上又滋生出了古希腊文明。

此外,在古希腊最有名的首饰品类当属戒指(图1-34)。那时的人们为炫耀而佩戴的刻面形宝石戒指特别讲究,造价极其昂贵。为保证戒指的独一无二性,当时的政府还规定一枚戒指做好之后,匠人们必须把模子销毁,不得私藏,否则依法论处。后来,戒指在古罗马时期成为人们订婚结婚的标志。

图1-32 黄金面具

4.台伯河地区的古罗马人

古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区。台伯河在低山地区缓慢流淌,在沼泽地带折向海岸线,是从亚平宁山区下来的人们想要到达大海的理想通道。而谈到古罗马,人们首先想到意大利。意大利半岛伸进地中海内,形成了三面环海,北面被阿尔卑斯山围住的地势。亚平宁山脉则贯穿整个意大利半岛,将半岛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面是第勒尼安海,东面则是亚得里亚海,正是这些河流孕育了富饶的罗马帝国的博大威力。

罗马从公元前753年建城,后经过约400年的征战,统一了今天的亚平宁半岛,之后,领土扩张不断。早期的古罗马,黄金十分稀缺,后来罗马控制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一些黄金生产区,但仍然没有过量的黄金用于装饰,于是政府颁布了两项法律限制黄金的用量:一是限定了陪葬首饰的数量,二是规定了女人佩戴的珠宝首饰不得超过半盎司[盎司(oz)是英制计量单位,1oz≈28.350g]。所以最初的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内,古罗马一直沿袭着古希腊的首饰艺术风格,直到两百年后,才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图1-33 青铜短剑

从造型上看,受当时建筑艺术的影响,古罗马的首饰(图1-35)重视体积和空间感的塑造,笔直的几何形及各种圆盘状、球形等简单造型质朴而充满现代韵味。这种追求内在造型的特点与苏美尔、古埃及、古希腊的首饰大相径庭,后者更加着重于追求饰品表面的装饰效果。

图1-34 古希腊戒指

从色彩上看,与埃及人追求绚丽鲜艳的色彩装饰画般的东方色彩效果不同的是,古罗马首饰的色彩追求和谐典雅的配色效果,色彩朴素自然。另外,古罗马最初的黄金短缺使得工匠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宝石上来。

从技术上看,古罗马人发明的用錾子在金片上敲出事先设计好的图案的技术类似于现代人制作铜浮雕的浮雕细工工艺。另外,古罗马的乌银镶完全不同于古埃及的珐琅镶嵌,而是真正的镶嵌技术。

(二)中世纪的首饰

1.中世纪的黑暗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这样说:“一个世纪以前,几乎人人都在为中世纪忧伤扼腕,公元500~1500年,被看作是人类进步征途中一个漫长而毫无目标的迂回时代——穷困、迷信、暗淡的一千年,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分割开来。”穷困、迷信、暗淡,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黑暗时代”——中世纪。那时候,西罗马帝国正处于日耳曼人的入侵分裂之中,战火不断。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的东罗马又是一个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内,东罗马一次次击退外来入侵。整个欧洲处于战火不断之中。

对于中世纪的起止时间,人们有不同的界定,无论人们如何界定,也不管长期的战乱和早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给中世纪带来多么前所未有的黑暗,中世纪作为西方美术走向多元化、一体化进程的开始,以及它对后世文艺复兴艺术的繁荣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都将为西方史学界添上浓重的一笔。而中世纪的首饰艺术同样为后世留下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2.中世纪的首饰

(1)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首饰

斯堪的纳维亚人即“维京人”。在维京人的社会阶层中,除了“奴隶、自由人和头领”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工匠阶层——铁匠。据说,在北欧的神话中,善于制造各种武器和工艺品的侏儒们得到神与人类的尊敬,而在维京人的世界里,铁匠也是受人们尊敬的职业。铁匠把铁加工制造成战争用的各种武器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这种技术也反映在他们的金工首饰中。

中世纪的许多历史故事中记载了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好战。这个被称为北欧海盗的民族充满着神奇的传说故事,在许多描写中世纪的影片中,他们常常是一些戴着头盔、留着大胡子冲向商船抢劫财物的恶棍形象。这个好战的民族抛弃火葬采用土葬,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考古研究的首饰,但首饰整体的艺术造诣并不高,正如斯堪的纳维亚人好战的个性一样,这个民族的金工首饰也充满着战争骚动不安的气息。

图1-35 古罗马的首饰

第一,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首饰从造型上分析,多为有棱有角的直线形象,象征战争的骚乱。那些战争中使用的长着角的头盔,有着骚乱纹饰的金属盔甲都表现着这个民族独有的风格,如图1-36所示。

第二,从金工技术上看,斯堪的纳维亚人喜欢使用模型浇铸技术,这种技术常常用在武器制造中,浇铸出的武器和首饰更加具有体量感。首饰造型精确,图案细致,如图1-37所示。

(2)中欧凯尔特人的首饰

凯尔特人曾经是古欧洲的一支松散的族群,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民族集团。历史学家形容凯尔特人就像一个油渍点,一点点扩散,最后形成一个总体。这个油渍点的中心位置就是中欧腹地。而这种扩张实际上是一种迁徙活动。这个特殊的族群信仰一种神秘的宗教“德鲁伊德”,“dru”,意即:“槲树”,就是“橡树”。高大的橡树是凯尔特人心中的神像,教义的核心则是“灵魂转世说”,即人死后灵魂不灭,由一个躯体转向另一个躯体,所以,人世中如果主张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则必须献上另一个人的生命。

凯尔特人最有创意的地方要数他们开创的“瓮棺文化”。由于长期迁徙,凯尔特人经常将死者遗体焚化的骨灰盛入陶瓮,埋于集体群葬的地方。如此做法充分显示出这个族群的热情而富有创新的一面。

此外,凯尔特人的名称据说和史前砍凿工具斧、锛有关,所以尽管后世留下的首饰不多,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他们十分擅长手工技艺和金属制作。如果说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直线形有棱角的首饰让人联想到战争的话,那么友好温和的凯尔特人的首饰则更加象征和平。凯尔特人的首饰以项圈为主,这种圆形项圈的造型元素频频出现在胸针、项饰等首饰门类中,充分体现了凯尔特人优雅和平的一面,如图1-38所示。

(3)东欧拜占庭人的首饰

拜占庭位于连结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中陲,三面环水,背后是物产丰富的小亚细亚。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曾经让拜占庭成为中世纪欧洲服饰的流行中心,也给了拜占庭艺术独特的包容性与东西方交融的艺术特色。

古希腊的遗风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混合,埃及及两河流域平面均衡、富丽堂皇的东方装饰性特点与西方写实精神的融合,由此产生了东西方混合的独特拜占庭艺术。这就是东方人眼中的西方艺术以及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艺术,如此奇妙的结合让拜占庭的首饰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具艺术感染力、艺术造诣最高的形式。总结起来,拜占庭首饰具有以下特点:

图1-36 北欧盔甲

图1-37 北欧项饰

图1-38 凯尔特人首饰

第一,背靠小亚细亚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拜占庭拥有充裕的矿产,为工匠们施展才华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得拜占庭的首饰在材料的使用上极其丰富,黄金、宝石、次宝石和玻璃都被用到首饰之中。

第二,基督教的盛行影响了艺术的各个领域,宗教神话开始成为首饰主题。与此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权威地位,首饰用来陪葬的习俗到拜占庭时期完全终止。

第三,由于三面环水,首饰造型多采用船形和悬垂式,与古罗马帝国的简单朴素的造型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东方味道十足,如图1-39所示。

第四,色彩极其华丽,古埃及时期的珐琅彩饰与透雕细工技术结合,让拜占庭首饰像马赛克拼图一样富丽堂皇,如图1-40所示。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

1.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

中世纪后期,战争不断,基督教盛行。基督教的婚姻观念、禁欲主义被当时的统治者利用,人们否定对今生今世快乐幸福的追求。教会内部甚至推行教士独身制和苦修制,文艺复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那时候,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向封建制度和教会展开斗争。政治上,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文化上,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15世纪中叶,人文主义者充斥各地政府机构中,掀起了一场复兴古典文化,重视人文价值的革命。所谓人文主义指:万物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这一人文主义精神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文艺复兴的内在精髓。

2.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美术家、雕塑家……著名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就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从中世纪长期的禁锢中走出来,艺术家们开始专注于人体的研究。艺术家们在各个领域对于未知世界尤其是“人体”的疯狂与探索同样影响决定着首饰艺术的新突破,何况许多画家本身就是工匠出身,这使得首饰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第一,从首饰主题上看,由于人文主义的思想充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受纯艺术领域的影响,首饰设计也开始关注人体,一些人物形象出现在首饰艺术中,采用不同的材质来表达着设计意图。用白玉髓雕刻浮雕面部,用异形珍珠表现各种躯体。丰富的传说成为创作的主题,人体成为首饰艺术家感兴趣的主要对象,如图1-41所示。

图1-39 拜占庭人的悬垂式耳饰

图1-40 拜占庭人的透雕细工船型耳饰

第二,从首饰材料类别上看,珍珠成为广受欢迎的最为流行的材质的同时,项饰和胸针成为最为流行的首饰种类,各种造型的珍珠项饰和胸针与16世纪开始流行的时装刚好相配。

第三,勋章演变为帽徽的一部分,上面还镶嵌有各种钻石、红蓝宝石等贵重材料,如此贵重的帽子成为有地位的人的象征和贵重的财产。

图1-41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首饰Canning Jewel

图1-42 模拟自然植物花卉形象以宝石材料为主的17世纪的首饰

(四)17~18世纪的首饰

1.17~18世纪的文化状态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是艺术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文艺复兴,下启欧洲的19世纪。这一时期,艺术史上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演变。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使得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此外,由于巴洛克艺术符合当时天主教会利用宣传工具争取信众的需要,也适应各国宫廷贵族的爱好,于是在17世纪风靡欧洲,影响了包含首饰艺术在内的各个艺术领域。而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追求优雅、和谐、稳定的复古风,也成为首饰领域开始探寻、关注自然的萌芽时期。

2.17~18世纪的首饰艺术

17~18世纪秉承了16世纪开始的首饰与服装相配的衣饰流行概念。世纪早期,整个欧洲再次沉浸在战乱之中。战争带来的贫困,使得不再流行的旧首饰被融化拆卸,重新设计改造。与此同时,首饰艺术背后的象征意义淡化,装饰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首饰作为装饰艺术品频频出现在服装、挂表以及金属挂件与摆件中。受当时巴洛克艺术整体氛围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首饰也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第一,从首饰外观形式上看,花卉植物及昆虫动物的图案频频出现在金工首饰艺术品中,成为一种装饰时尚。与当时巴洛克风格的夸张造型相比,首饰更加贴近自然主义的装饰风格,造型也多选用对称式的均衡造型,一些花朵、蝴蝶结的形象常常出现在17~18世纪的首饰中。

第二,从首饰技术上看,宝石小平面琢磨法即玫瑰形琢磨法诞生,使得宝石光芒四射而成为17世纪最为流行的首饰材料,如图1-42所示。直到后期,钻石的玫瑰形切磨法诞生,钻石才开始代替宝石成为流行。

第三,从首饰材料上看,17世纪早期,战争及基督教的运动带给欧洲一片死亡的气息,使得“死亡首饰”出现,也使得“煤玉”这种大理石受到关注,如图1-43所示。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首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状态

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展览了当时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没有美感的产品,使得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认识到美术必须与技术相结合,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术与技术相结合,反对“纯艺术”,主张艺术家应从事产品设计,这具有先进的一面;同时,该运动又反对机器生产,主张回归到中世纪手工作坊式的时期,用手工运动取代机器化大生产,这一思想具有消极意义。

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由英国传至比利时,由比利时蔓延至整个欧洲,促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发展的这场装饰运动涉及十几个国家,影响到建筑、家具、首饰、服装、书籍插图等各个艺术领域,是设计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运动。

该运动反对对手工艺运动的历史还原主义,力图解决建筑等产品的风格问题。它通过对传统形式的否定,创造出一种符合工业时代精神的配合机器大生产的简化装饰。它承前启后,将新旧观念相互融合,讲究装饰效果,不墨守成规,追求变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纪末最强烈的呐喊。然而该运动也有其致命伤,就是“形式主义”,它仅仅从形式上去改变传统,并未认识到工业产品与手工艺作品在生产手段上的不同,设计缺乏机能性。但是,无论怎样,这场新艺术运动都将世纪末的首饰艺术推向了高峰。

图1-43 17世纪的死亡首饰

第一,新艺术风格的首饰线条极具装饰味道。弯曲的线条像抽出去的鞭索,象征着生命的激情和世纪末的抗争,那些自然界中的植物茎蔓,叶脉形状,鸟类羽毛以及昆虫翅膀等,都是新艺术风格首饰线条借鉴的蓝本,甚至于拉斐尔笔下丰满的美女形象,都频频出现在新艺术风格首饰中。这种放荡不羁、弯曲流动的线条正是新艺术风格首饰的内在精髓,如图1-44所示。

第二,新艺术时期首饰的主题主要有几大类:昆虫、鸟类、怪兽、美人鱼、自然景色、女性主题等。这些首饰的主题多来源于自然界或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图1-45所示。这些充满气韵的首饰成为继古埃及之后首饰艺术追求外在形式美感的又一高峰,这些线条优美的首饰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第三,新艺术风格首饰过于师法自然,过于形式主义,注重表面装饰。这种追求表面装饰忽视内在造型的做法十分矫揉造作,使得首饰作品缺乏值得品味的内在韵味。

2.新艺术风格的首饰艺术

第四,首饰造型追求变化,敢于推陈出新。多采用不对称的上宽下窄的夸张的与众不同的造型,具有飘逸、运动、虚幻之美。这也是该时期的首饰相对于18世纪追求复古的对称式造型的首饰形态的一大突破。

新艺术风格在艺术领域内的影响引发了首饰艺术领域崭新的变革,形成了新艺术运动时期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世纪末首饰风格。

图1-44 新艺术风格首饰之“女人体”

图1-45 新艺术风格首饰之“自然风景”

(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首饰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状态

新艺术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追求表面效果的装饰意图已经变得过分矫揉造作,被人称作“轻浮的浪漫和造作的情感”。于是,“装饰艺术风格”应运而生。

装饰艺术运动实际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强烈的“反动”。它反对新艺术风格所遵循的强调中世纪的手工美,追求自然风格的表面装饰的古典主义,它尝试抹去饰品表面繁琐而没有实际用途的装饰,开始运用抽象造型和几何线条作点缀,使用优美的几何图形和流线型。在首饰艺术中,常常可以见到以方形、椭圆形、环状等几何图形为基础的作品,设计简洁,作风严谨,极具现代意识。并且,受苏联芭蕾舞的影响,首饰不再强调材料的贵重,开始以装饰为目的。同时,时装首饰作为首饰的类别之一开始频频出现。这一切都促成了装饰艺术风格的产生。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和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发生、发展,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而两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装饰艺术只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而现代主义运动则强调为大众尤其是低收入的阶层服务。

2.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艺术

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在形式及内蕴上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启迪。如对古埃及装饰风格的借鉴,那些3000年前的建筑装饰图案,简单的几何形以及高度装饰的色彩效果都赋予装饰艺术丰富的设计源泉;来自于非洲和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艺术,夸张的舞蹈面具,抽象、简洁、明快的非洲木雕都给了设计师极大的启发;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让设计师感受到了未来,设计作品体现出速度与时代感;此外,苏联芭蕾舞剧鲜明的舞台设计、美国爵士乐强烈新鲜的节奏感都赋予装饰艺术首饰新鲜刺激富现代感的意识。

总结起来,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在反对古典主义的同时,更加具有未来主义的现代感。

第一,从造型上看,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多采用几何造型和一些平直的线条。简洁抽象的几何形与热情奔放的色彩相配,充满异国情调。看上去像马蒂斯笔下的绘画作品,如图1-46所示。

第二,首饰艺术发展至20世纪,在首饰用材上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贵金属、珊瑚、软玉、玉髓、水晶、珐琅、正宝石等,只要设计需要,都可以被用到一起表现饱满的艺术效果。

图1-46 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

第三,从首饰设计的主题看,受19世纪末艺术风格遗风的影响,一些古典气氛浓郁的叙事性题材还会常常出现;此外,受汽车、飞机的影响,一些表现未来主义的新题材也被设计师所钟爱。

(七)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译音,“BAU”为建筑之意,“HAUS”为房屋之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的先河。它在建立始初,就用宽广的视野号召建筑家、画家、雕塑家以及手工工艺师、机器师等各行各业一起参与教学实验。它提出纯艺术要与实用艺术相结合、艺术要与技术相结合的新思想,它接受了机器大生产是历史的必然,并着手研究大量机器生产的方法,同时,它认为技术知识可以传授,创作能力只能启发。这一切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方向。

这所现代设计学校历经14年3个月,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现代设计人才,解决了机器化时代所带来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今天我们仍然喜闻乐道的思想“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至此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各国逐渐扩展开来,形成了各种设计风格和流派。首饰设计师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首饰设计历程。

(八)现代首饰艺术

20世纪中叶,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伴随着社会中产阶级的产生,各种首饰艺术的新观念、新思维层出不穷。人们对于首饰的艺术性、个性化和独创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艺术家开始追求新的艺术风格及新形式的创新。画家与雕塑家们开始不局限于手中的画笔和刻刀,在追求各种新材质运用的同时,他们也加入到首饰制作的行列中来,为现代首饰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甚至毕加索、达利等著名画家也曾经醉心于珠宝首饰的设计制作,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另外,现代机器工业带来新的设计视角的同时,它的情感荒漠也使得人们开始怀念手工时代的宁静生活。于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首饰艺术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包豪斯在艺术与技术、工业机器师与手工技师之间架起的桥梁,为现代首饰艺术的发展繁荣作了充分的准备。批量化的首饰产品在满足新兴阶级需求的同时,那些对手工艺术满怀思念的艺术家们继续着充满情感的手工艺创作。

此外,艺术领域内各个艺术方向之间兼容并蓄,不断交流融合,产生了许多充满个性化的作品。建筑、雕塑、绘画、纤维艺术、广告招贴,甚至音乐与文学等各个方向不断融合,互相影响,使得艺术创作的视角无论是从原始材质方面还是从创作思维上都得以大大拓展。它们与首饰设计领域的相互渗透,同样为现代首饰艺术带来新气象。

现代首饰艺术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首饰造型方面看,现代首饰已经跳出新艺术和装饰艺术时期的纯装饰性框框,成为具有更大创作自由的艺术品。造型形式由平面装饰走向立体空间,由一维二维走向三维四维。另外,包豪斯总结出来的艺术造型构成规律在现代首饰艺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量夸张、变形、抽象的语言运用到设计中来。此外,现代建筑的立体空间、秩序构成、力学美感等概念也被首饰造型艺术所吸纳。首饰造型向多元化、抽象化、个性化迈进。

第二,从首饰材质方面看,首饰设计材料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真金真银及天然宝石,现代首饰设计师更加重视材料本身的视觉、触觉美感,只要设计需要,任何朴实无华的材料都可以用到设计中来。皮革、木材、铜板、铝板、陶瓷、珐琅、塑料树脂,以及各种人造合成宝石等组成了现代首饰艺术创作丰厚的材料宝库。在取材方面,设计师常常将不同质地、光泽的材料用在一起,以体现材质本身的对比美,还有的为取得设计需要的效果,尝试对材料表面作特殊效果的处理,如对金属表面的化学腐蚀等。许多著名的当代首饰艺术家醉心于新材料的研究,在原有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向材料艺术的科学领域进攻,各种学科的交流互动,为当代首饰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高科技产品。

第三,从首饰色彩方面看,受时尚文化的影响,时装首饰作为服装配饰越来越受到大众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欢迎。国际流行色彩的预测由纤维纱线到纺织面料,之后推及到服装,而作为服装配饰的首饰,色彩的流行开始受到服装流行色的引导。

第四,从首饰艺术的风格流派来看,包豪斯以来的现代首饰艺术呈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新风貌。新古典风格、自然主义风格、未来主义风格、概念主义等各种艺术风格层出不穷。

第五,现代主义首饰表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它通过反对古典主义对于形式和理想化的追求,表现人性和艺术的回归,回归到未被文化、世俗化所“污染”的原始状态。

(九)后现代主义首饰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挑战。包豪斯以来,现代主义建构起了许多科学的美学思维和设计理论,这些思维和理论到后现代主义时期被打破重构,在解构现代主义的游戏规则的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观念开始重新选择评估,使现代主义的部分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发展。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提出了新时期艺术形态的新观点。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建构起的原型改变并夸张,甚至完全抛弃了原有的内容,它的这种无所顾忌的表达个性的方式变成了冷酷的无个性,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某些片断的极端发展。

此外,后现代主义反对设计中的国际主义、极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审美愉悦,注重消费者心理的满足。在设计上大量运用各种历史装饰符号,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本质上,后现代主义是在肯定现代主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在产品形式上赋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装饰效果。它们以幽默、叛逆和奇思妙想极大地充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展现给我们一个充满旺盛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乐观年代。大量的历史风格,如哥特式、巴洛克式等,都被后现代主义设计师进行符号的挪用,戏谑、调侃、夸张和象征性描述,以多种风格的整合拼接达到装饰效果,许多首饰艺术作品都反映了这种特征。相对于品位高尚、严谨刻板的现代主义设计,它更加年轻而富有朝气。

现代主义首饰艺术形态在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后,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一,后现代主义时期,首饰设计师开始回归生活,企图打破原有的审美范畴,同时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首饰艺术家开始关注人的感受,企图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思维方式,强调个体审美能力的表达。三,首饰艺术家开始从强调主观感情转向关注客观世界。四,首饰作品表现出对风格的漠视,否定一切意识形态和美学理论,并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五,首饰设计开始以科学为典范,研究艺术的概念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冲击下是否有新变化,从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新动向。

三、中国的首饰艺术

(一)中国古代首饰

中国的首饰艺术史也相当久远。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习惯用首饰来装饰身体。旧石器时代,在我国河北地区的遗址中出土的扁珠包括很多种材质类别,有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鸟骨、鸵鸟蛋壳等。到新石器时代,首饰的种类增加,束发的骨笄、装饰手臂的陶臂钏、挂在颈部或腰间的骨珠均有出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址中,骨质、陶质类首饰减少,而石质、玉质类首饰增多,且制作精良。

商周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殷墟出土了各种各样的“笄”,有骨笄、铜笄、玉笄等,笄头上大都刻有鸟头、兽头装饰。

到了汉代,男人的首饰只用“笄”,女人则又增添了新的首饰种类,“钗”和“口”,这时的“钗”形状比较单一,是将一根金属丝弯曲成两股而成,而“口”的造型则类似于窄条形的梳子。此外,汉代的发饰还有金胜、华胜、三子钗等。

南北朝时期,最为华贵的首饰当属汉代后妃开始流行的“步摇”了。这种“步摇”往往下端有“山题”,上端则有“桂枝”,其中黄金制成的“山题”形似鹿头状,而“桂枝”则形似鹿角状。“步摇”因走动时摇曳生姿而得名,往往饰有金玉花兽,缀有五彩垂珠。

唐代,发饰由汉晋时期的双股钗过渡到花钗。唐代重视花饰,花饰越做越大,几乎与钗股等长,利用模压、雕刻、镂空、剪凿等多种方法制成的花型有凤形、花鸟形、缠枝花卉形等。其中,后妃们戴的“花树”就是较大的花钗,往往一式两件,花纹相同,方向相反,常常多枚左右对称插戴。除花钗外,盛唐时期还流行一种“梳”,常常以两把“梳”为一组,上下对称而插,梳背的装饰极其富丽,有錾花金梳、玉背角梳等。

宋辽时期,宋代基本沿袭了唐代的以钗梳为主的首饰状态,只是顶端带花饰的簪增多。而在辽国,这些钗梳簪极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项链、耳坠、臂钏这样一些品种。

明清时期,民间首饰素面简洁,而贵族首饰则造型复杂繁缛。镶嵌宝石、点翠、垒丝等技法,使得清代的首饰比前代还要华丽,除各种各样的头饰钗簪外,清代的首饰还包括钿子、勒子、发罩、指甲套等多个品种。

我国首饰在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共同发展中凝结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内涵,寓意深厚。有的古代首饰本身就是一首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有的首饰则是封建制度的等级象征,还有的首饰则是在劳动人民的劳作中形成独特风格的。研究这些寓意深刻,充满中国味道的民族首饰,将其与现代首饰设计理念与工艺结合,是我国首饰设计师扎根民族文化土壤,成长为我国首饰业的顶梁柱的必需。

(二)中国现代首饰业态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珠宝首饰业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春秋。80年代以前,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处于停滞阶段,之后历经10年的恢复期发展到今天的快速发展阶段,首饰业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逐步跟进。据报道,2014年国内珠宝首饰行业整体零售规模接近5000亿元,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金银珠宝零售额达到2973亿元。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背景下购买力的增强以及黄金价格的大幅波动,过去五年来国内首饰行业零售额实现了17%以上的年复合增速,成为国内规模增长最为迅速的可选消费品之一。

中国的首饰业发展较晚,速度较快,尽管现在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缺少自己的优势,对比西方珠宝业的欣欣向荣,许多方面还较落后。如何在国际化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首饰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1.中国首饰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珠宝首饰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高端精品首饰产品大都具有珍奇、稀少、高雅、昂贵和富有文化意蕴等特征。由于它具备保值收藏的意义,又是承载着人们精神需求的特殊消费品,消费者大多以上层社会的富有阶层为主。而中产阶层则是相对贵重品的主要消费者,一般的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则构成了大众型消费品的主要市场。其中高端市场是首饰业需要大力开拓的主体市场,这个市场具有庞大的消费能力,最近几年随着中产阶层的逐渐壮大,将会出现一个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一般工薪阶层则以规模和量取胜。因此,首饰企业要科学地进行市场定位,分别从高、中、低档产品的研发入手,分层次占领市场。

第二,中国是世界首饰的加工基地。以加工外单为主的首饰饰品企业比比皆是,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雷同,看上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这些由我国国内生产的珠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广东番禺、深圳等地有200多家珠宝企业常年忙于加工国外订单,金额达20多亿美元。在浙江义乌的4000多家饰品企业中,也有一半以上在做外单。而中国香港95%以上的珠宝首饰产品都是在内地加工生产,世界一流品牌的主要产品也有在内地加工生产的。多年的外单加工贸易,使大陆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已经完全具备了生产世界一流珠宝产品的能力。国内的珠宝产业要从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制造”,向知识密集型的“中国创造”跨越,然而在跨越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渐解决。

第三,首饰产品的设计含量正在逐步增高。近十年建立新专业的院校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对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会的带动下,院校与企业之间开始建立沟通与互动。内地珠宝企业在企业改制、打造品牌、市场推广、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整个行业、企业还需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企业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面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当然,也有为数较少的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本土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据报道,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十家珠宝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处或公司,拓展国际业务,每年都有十几个考察团走遍五洲四海。这些企业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拓展业务,同时也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中国珠宝以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款式设计,正逐渐赢得国际经销商的青睐。

第四,作为服装配饰的时装首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还存在差距。在国外,时尚产业链是作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步发展的,而我国,服装业的发展要早于包括首饰在内的配饰的发展,它们之间过去较少的对话也使得首饰业和服装业的发展较少交流。所以早几年,提到首饰,国人马上会想到金银宝石那些以保值为主的高端精品首饰。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转变,首饰原本的常用材质贵金属、宝石已不是唯一,人们购买首饰的动机已经由最初的保值转向装饰美观等外在价值。首饰材质的无限扩展将促使珠宝首饰企业开始使用那些成本低廉,又能引起消费者关注和兴趣的新材料。对这些材料的灵活运用还需要企业不断培育设计理念,提高设计含量,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在我国,首饰作为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早期人们一直沿用师傅带徒弟的习俗,这种一直以来的传统习惯使得业态的保护意识极强。所谓一专不易多能,那些在企业参与首饰技术研究制作的老师傅技艺精良,但大多不懂设计,设计与技术之间的距离以及长期以来技术的保密性使得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具备全面优秀的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素质。而一些企业长期以来不重视产品的设计含量的习惯已经让缺乏创意、匠气十足的行货充斥了整个市场。企业认为这样的产品才会带来利润空间,他们凭借长期以来的市场经验引导着消费。

第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成果的多民族集合体,根植民族文化,无疑是中国珠宝首饰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汲取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营养,使产品蕴涵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发扬传统工艺技术、造型艺术、文学内涵和美学思想,这才是中国珠宝首饰业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打造“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是重要的发展战略。

2.中国首饰业的发展态势

除精品首饰外,人们还习惯将某些首饰称为“饰品”,这里的饰品更多的是时装配饰和装饰品的概念。而饰品行业则是从珠宝首饰、工艺礼品行业中分离出来、综合形成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实,给“饰品”一词下严格的定义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实在包含了太广阔的空间,除传统的首饰外,许多个人用品以及室内陈列品也被划入了饰品的范围。笼统地说,饰品应该是“首饰”概念无限扩展后出现的新名词。换个说法,饰品应该是类似于首饰的广义概念的范畴。正是这个充满商业味道的字眼在我国正成为商人们继汽车、房地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在发达国家,饰品行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已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内地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从饰品品牌方面看,国内包括首饰在内的饰品品牌发展很快,像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石头记、六福珠宝、谢瑞麟、周大福、周生生、金伯利、金利来等品牌的崛起,使得国内饰品业表面上出现繁荣昌盛的状况,但真正有领导力的品牌还较缺乏。许多品牌还没有形成跨区域的规模化优势。从销售渠道方面看,目前我国饰品业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都是借助商场进行销售。而大部分商场都将经营成本转嫁到企业身上。从饰品品牌发展的时间上看,品牌的基础比较薄弱。另外,大多数饰品企业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独特产品,饰品品牌的产品设计同质化太过严重。这就导致了产品在行业内不得不依靠除产品外的价格竞争。

从饰品规模看,在我国已形成了三大饰品中心:一是以广东(东莞、佛山、番禺等)为主的华南生产基地,主要以香港地区的设计风格为主,产品大多以来样加工为主。产品的流向也大部分是通过香港地区转口到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二是以浙江、福建为主的生产基地,产品以符合国外饰品的需求而设计,以出口为主,产量规模化,价格上具竞争优势,近年来的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采购中,这些厂家的产品都被列为采购之列。三是以青岛、大连为中心的华北片区,产品大部分以出口韩国、日本为主,还有很多韩国厂商将加工基地建在这里。

从国内首饰饰品消费来看,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饰品的四大消费片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片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片区,以哈尔滨、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片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片区,基本形成了中国饰品消费的总体布局。

从首饰饰品种类来看,成品有项链、手链、耳环、戒指、包饰、胸花、胸针、发圈、踝链/圈、纽扣、丝巾扣、皮带扣、领带夹、发夹等;从材料看,各类合金、爪链、铜、银、亚克力、塑料、树脂、玻璃、布、木、石头、珍珠、贝壳、皮革、宝石、黄金珠宝、电子等制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此外,国内首饰饰品的营销方式陈旧,消费需求却与日俱增。首饰饰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深层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作坊的阶段,工人素质不高,技术含量低,创造能力不足,基本上是以仿造为主,缺少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饰品行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说都相当可观,但从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管理理念、服务意识、交易方式等来看,多数企业还处于比较原始化的发展阶段,总体竞争力不是很强,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从价格上来讲,目前饰品行业还存在一定的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千变万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类费用的增加,唯一的价格优势也将逐渐丧失。因此,不断提高饰品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才是长久发展之计,饰品行业还处于一个相对混乱无序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我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无论是以深圳为中心的高端精品首饰业,还是中低端饰品企业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院校首饰专业对于首饰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加大实践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在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近几年,我国诸多院校正在努力完善十年前新建的首饰专业。2005年以来,许多院校相继建立了首饰实验室,开设首饰专业。各院校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命名了这个专业,有的以“装饰”为名,有的以“首饰设计”“首饰与礼品设计”为名,有的则以“饰品设计”“服饰设计”为名,等等。除院校外,国家也建立了培训机制,培养首饰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首饰业的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推进,院校和企业之间不断进行良好的互动,院校为企业提高设计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改善业态现状带来原始动力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尝试将产品研发基地放在院校,建立良性的产学研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