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半身裙的腰省转移
半身裙的臀腰差以纵向基础省的形式处理,有许多半身裙在表面上并没有基础省,但并不表示基础省不存在,此时的基础省经过转移、变换,以其他形式出现。人体臀腰差存在,腰省就必定存在,但表现形式可以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款式的半身裙。在设计半身裙时,应该掌握腰省的变化规律,省与褶、分割线等的结合,可以使款式简练、重点突出。
一、基础省与纵向分割线结合
半身裙中加入纵向分割线是款式设计常用的手法。纵向分割线与基础省的方向相同,在结构上可以将省与纵向分割线结合,形成隐形省,以减少省道的数量,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省与分割线结合时,所容纳的省量较整片面料上一条省的量大,但由于省量集中,所以当省量过大时,成品外观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当省与分割线结合时,省量应控制在3.5cm以内,且尽量加长省的长度,减小省角,这样可使省尖附近柔和,不会出现鼓包。
例3.四片裙(图3-21)
结构特点:较合体型,另装腰头,前片设计两条纵向分割线,呈三片式结构,后片为基础款式。
参考尺寸:
图3-21
结构分析:前片设计两条纵向分割线,将前片分割为三部分,腰省可与分割线结合,这样可使整个款式简练、干净。
(1)分割线位置的确定:按照设计,前片的纵向分割线将裙片分割为三个宽度相等的部分,在结构设计上也采用三等分的手法将臀围、下摆三等分,连线并延长至腰口,即得到分割线的基础位置。
(2)省量的确定:本款臀腰差所决定的裙片上的省量应该在之间,即省量为3~4。假若穿着者体型较扁平,裙片上的省量较小,可取前片省量3cm,后片省量3.5cm。
省与分割线结合时,可容纳的省量加大,此处可将3cm省量都容纳进去。当省量较大时,要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加长省(最长的省可至臀围线以上5cm),以减小省角,使廓型柔和。后片为整片设计,为基础结构图。
例4.八片鱼尾裙(图3-22)
款式特点:合体型,八片身、无腰头结构,大腿部位收紧、下摆放大的鱼尾裙,是典型的礼服裙款式。
参考尺寸:
图3-22
结构分析:鱼尾状裙摆在礼服中使用较多,其特点是臀围至大腿为合体形设计,突出人体臀部曲线,而下摆放大,形成鱼尾状。其结构是在收摆裙的基础上,在相应位置加放摆量而得到。鱼尾裙结构设计的关键是收摆位置以及收摆围度大小的确定,既要体现女性优美的体型,又要保证方便正常活动。
(1)裙长的确定:礼服裙(包括半身裙和连衣裙的下半部分)的长度应在脚面以上,以避免在走动时踩到裙摆,出现尴尬。人体在行走时的身高与站立时的身高有一个差量,这个差量产生于下肢。人在行走时迈步、屈膝,使人体腰节以下长度缩短,裙长相对位置降低,因此,当设计裙长至地面时,行走时就会踩到裙摆,走路时要时刻注意脚下,尤其在上台阶时,需要将裙摆提起。
(2)收摆位置的确定:中等身材女性腰围至膝盖大致在55~60cm,而在行走时,围度最小的部位在大腿的2/3附近(图3-23),因此鱼尾裙的收摆部位应该设计在这个位置,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女性人体的曲线、婀娜多姿的神态以及在裙子行走时下摆随步幅摆动的运动感。
图3-23
二、省向下摆转移
A字裙是典型的放摆结构,基础A字裙放摆量应以腰臀曲线在臀侧点处的切线为最大。当需要更大的下摆时,可以利用基础省向下摆转移得到。
基础放摆裙(A字裙)的放摆量由裙子臀腰差的大小所决定,当臀腰差较大时,腰臀曲线在臀侧点的切线倾斜量大,所放出的摆量也大。因此在进行A字裙的结构设计时,应根据需要设计裙片上的省量和省的长度。
当需要裙子的下摆量更大时,可以将腰省向下摆转移,使下摆放大,同时减少腰省的数或量。如图3-24所示,a为基础A字裙,双省道,以腰臀曲线在臀侧点的切线为放摆量;而b的下摆加大,同时基础腰省只有一条,此时下摆所放出的量,正是另一条腰省向下摆转移的结果。c中腰省全部转移到下摆,使下摆的量更大。
图3-24
例5.一条省向下摆转移的A字裙(图3-25)
图3-25
例6.双省均向下摆转移的大摆裙(图3-26)
当所设计的裙子下摆更大时,可以将两条省均向下摆转移,成为大摆裙。
图3-26
三、圆裙的结构原理
任何角度的圆裙都是以圆为基础进行制图(图3-27),由数学知识可知腰围L(圆的弧长)、腰口半径r(腰口曲线所在圆的半径)、裙角θ(圆心角)之间的关系:L=θr。此时弧长L是已知数,圆心角是设计量,计算出半径r即为圆裙结构制图的要点。不论裙摆的角度如何,裙腰的尺寸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腰口半径都是在弧长确定的基础上得到的:r=L/θ。
图3-27
1.圆心角θ的确定
在以上公式中,θ是将要绘制的裙片所在圆弧的圆心角,在这里θ需要用弧度来表示:90°=π/2,180°=π,270°=3π/2,360°=2π
其中,π≈3.14
2.腰口半径 r的确定
在结构制图时,常绘制圆裙的1/2或1/4纸样。假设绘制圆裙的1/2,相应裙角就是裙子总角度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圆裙裙片腰口尺寸,可以计算得到腰口半径r:
180°圆裙:
270°圆裙:
360°圆裙:
3.裙片的确定
绘制出腰口曲线后,下摆曲线在此基础上绘制:下摆曲线所在圆弧的半径R=裙长+腰口半径r。
假设一件270°圆裙(图3-28),腰围W=68cm,裙片长=70cm,绘制裙子的四分之一,则,R=70+14.4≈84.4cm,按照这些值绘制出圆弧,即为本裙的基础结构图。
图3-28
4.360°圆裙的排料(图3-29)
圆裙裁剪时可将两裙片相互交错、留出缝份进行排料,裙长不同,交错量也不同。
5.裙片的修正(图3-30)
圆裙下摆角度较大,面料纱向变化大,不同纱向处面料的伸缩性不同,为保证裙装穿着时下摆与地面平行,裁剪后,将裙片折叠,用裤夹夹住悬挂24小时,同时还需要经常抖动,使斜纱方向的面料充分下垂,用划粉做出标记。取下裙片,按标记修改裙摆,这样可以保证在穿着时下摆平行于地面。
图3-29
图3-30
四、省的横向转移
半身裙基础省是位于腰臀之间的纵向形式,如果在腰臀之间有横向分割线,可以将省向这些分割线进行转移,便形成了省的横向转移。
在女装中,过腰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设计形式。过腰是指下装臀围线以上通过分割线将腰臀间横向分割出的部分,这条横向分割线称为过腰分割线。首先,过腰分割线的设计应注意对人体的修饰作用。过腰分割线是一个横向线条,在人体最宽的臀围附近,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开臀围,以免因视错关系使臀围显得更加宽大。第二,当过腰分割线过低时,在视觉上会有腰长腿短的感觉,因此过腰分割线可适当高一些。第三,过腰分割线位于腰臀之间,因此可以将半身裙的基础省向过腰分割线进行转移,这样就要求基础省与分割线之间有一定联系,即过腰分割线必须在基础省能达到的范围之内。综合以上分析,过腰分割线的位置应该在臀围线以上5cm至腰口之间。
例7.腰省向过腰分割线转移(图3-31)
过腰分割线的确定:按照款式,首先在基础结构图上设计过腰分割线,再画出基础省,省尖直达过腰分割线。
省量的大小决定了省的长短,将省向过腰分割线转移时,要求省尖达到过腰分割线,因此过腰的宽度就由省的长短所确定。当省量为2cm时,为使收省达到较好的效果,省的长度≥8cm,省最长也要在臀围线以上5cm以内。本款式设计过腰宽为13cm。
省转移:过腰分割线将裙片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片即为过腰。在过腰中将基础省合并,过腰的弯度加大,这个增大的弯度即省转移的结果。缝合上、下两个不同曲率的裁片时,可得到与基础省同样的效果。
图3-31
例8.窄过腰省的部分转移(图3-32)
由于省量的大小决定了省的长度,当过腰较窄、没有达到省的长度时,过腰就无法消化所有省量,利用过腰进行腰省转移的方法就遇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剩余的省保留,并将其转移到适当的位置,既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又可很好地解决过腰宽度不足的问题。为使款式干净可将剩余的两个省合并,其长度≤剩余两省长度之和,且最长不能超过臀围线以上5cm的基本限制,这样既解决了省的问题又可形成特殊的效果。
图3-32
例9.不对称过腰(图3-33)
过腰分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过腰宽的一侧可以消化基础省,窄的一侧则无法满足基础省的长度需求,可将长出的省保留,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此款可以结合前面两个例子进行制图。
首先绘制出基础A字裙,再由款式确定过腰分割线,基础省应以右侧过腰较宽处为准,省尖必须达到分割线,左侧省与右侧对称。过腰部分的省合并,省转移至分割线处,最后将左侧长出的省尖合二为一。
图3-33
在千差万别的半身裙中,有许多款式是将几种省转移形式结合使用,这样可以使款式变化更加丰富,结构设计更加巧妙。省的合理分配是省转移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结构形式,所包含的省量不同,因此科学分配省量就成为关键。
例10.纵向分割线与过腰结合(图3-34)
将基础省量合理分配在半过腰和纵向分割线中。由于纵向分割线所能包含省的长度可以达到省长的最大值,因此可容纳的省量较大;而半过腰的宽度较窄,省的长度相应也较小,因此省量应小一些。
图3-34
五、异位省
半身裙的省除向横、竖分割线转移外,还可以向其他位置转移,这样的省称为异位省。异位省的设计丰富多彩,以前片腹部位置的设计居多。在异位省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款式美观、结构合理、工艺可行。异位省同时具有的功能性与装饰性,且功能性占第一位,在此基础上才可考虑装饰效果,功能与装饰最佳结合才是成功的设计。
异位省必须在基础省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并且与基础省相通。
例11.低腰“人”字形异位省(图3-35)
低腰款式,基础省转移至“人”字形异位省处。异位省按照款式所确定的位置绘制,基础省应该以异位省的位置确定省尖,但基础省的省位应保持不变,省量应依省的长度进行适当调整。
图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