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女西服量体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绝对重视“人”这一基础要素,需要把人和服装作为一体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成的服装作品具有最佳效果。服装发展至今,服装与人体的密切关系不可小觑,是根据人体的立体构造利用不同材质面料制作而成,对人体的正确测量更是服装设计及生产的基础。
一、测量要领
人体测量数据是服装设计及生产的基础,在测量时要先仔细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并记录说明。由于目前大部分情况下多采用手工测量,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测量时可选取内限尺寸定点测量。在工业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要求中,需要测量几个重要的必备尺寸数据,其他部位所需数据均由标准化人体数据按照比例公式推算获得。因此,正确掌握各个部位尺寸的量取方法及要领,对服装设计及制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对被测量者的要求
在进行女性体型测量前,应要求被测量者身着对体型无修正作用的适体内衣,并且要在赤足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尤其是胸部位置,被测者应穿戴完全合体的无衬垫的胸罩,其质地要薄并无金属或其他支撑物。
进行人体测量时,被测量者一般选择直立或静坐两种姿势。直立时,两腿并拢,两脚成60°分开,全身自然伸直,双肩不要用力,头放正,双眼正视前方,呼气均匀,两臂自然下垂贴于身体两侧。静坐时,上身自然伸直与椅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垂直,上肢自然弯曲,两手平放在大腿面上。
2.对测量者的要求
测量前,测量者应仔细地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对特殊体型部位应增加量体内容,并详细备注,以便在服装规格及结构制图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测量时,除要求有条不紊、迅速又正确的测量外,还要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同时,如在衬衫或连衣裙等成衣外面测量前,要估算出它的余量再进行测量。
3.对尺寸测量的要求
量体的顺序一般是先横后竖,自上而下。测量时养成按顺序进行的习惯,这是有效避免一时疏忽而产生遗漏现象的好方法。同时,测量数据均应采用净尺寸,即各尺寸的最小极限或基本尺寸,如胸围、腰围、臀围等围度测量都不加松量;袖长、裤长等长度原则上并非指实际成衣的长度,而是这些长度的基本尺寸,设计者可以依据内限尺寸进行设计(或加或减)。
在进行人体测量时,量体一定要到位,数据记录准确,若是特殊体型,应及时标注。若在量体过程中尺寸测量不到位,将直接导致肩宽、腰部、下摆部位不合体或走形。
二、女西服量体部位及方法
(一)测量部位
量体是指用皮尺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围度的尺寸,作为服装制作的基础和依据,将直接影响最后成衣能否合体。在进行量体前首先应对观察对象——女性体型有基本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熟练且恰当地开始量体。胸部隆起,臀部凸起,体型呈曲线状,肩部较窄,腰部较男性细且位置相对偏高,臀部宽大而向后凸起并大于肩宽,呈上窄下宽状,从肩部至髋部正视图多呈“X”型,这是女性体型的总体特征。在了解女性体型基础上,根据所制作成衣的种类进行实际测量,如制作女西服前,应对女性体型的以下部位进行测量:
1.肩宽
用皮尺从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皮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
2.胸围
在胸高点的位置用皮尺水平绕一周测量。
3.腰围
绕着腰部最细的位置水平一周测量。
4.胸宽
前胸左右腋点之间的测量宽度。
5.背宽
背部左右腋点之间的测量宽度。
6.身高
净身高,人体立姿时,头顶点至地面的距离。
7.背长
从后颈点往下至后腰中心点的长度。
8.上体长
人体坐姿时,颈椎点至椅面的距离。
9.袖长
从肩端点往下量至手腕关节的长度(这是基本袖长的长度,如原型袖长)。
(二)各部位测量方法
1.全肩宽
图1-3 全肩宽
用皮尺从左肩端点经后颈中心(第七颈椎)量至右肩端点的宽度,如图1-3所示。从侧面看,大约在上臂宽的中央位置,比肩峰点稍微靠前。从正面看,在肩峰点稍靠外侧的位置。这个点是作为绱袖的基准点——袖山点的位置,也是决定肩宽和袖长的基点。全肩宽的尺寸是制作上衣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服装原型的制图中,全肩宽尺寸并没有涉及。
2.水平肩宽
用皮尺自左肩峰点的一端量至右肩峰点一端的宽度。水平肩宽往往是成衣制图中肩宽的主要参考尺寸依据,如图1-4所示。
3.胸围
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之下(注:不要刻意吸气和挺胸),以胸高点为测点,用皮尺经胸前腋下处水平过胸高点测量一周。由于胸部及后背肩胛骨的影响,测量时需控制好皮尺的放松量,以皮尺可以轻松转动为宜,测量方法如图1-5所示。
胸围尺寸是成衣设计(除弹性面料)胸部尺寸的最小值,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胸围的测量需要看外着装的状态(是合体服装还是休闲服装),根据外着装对胸罩的要求,佩戴好不同厚度、形状的胸罩。女西服制作在进行量体时,其胸围加放量一般控制在10~16cm为宜,若内穿衬衫进行测量其加放量为10~12cm,穿着较厚的羊毛衫或毛衣时,其加放量则需放至14~16cm。
图1-4 水平肩宽
图1-5 胸围
4.腰围
在腰部最细处用皮尺水平绕量一周,松紧适中(以放进两个手指皮尺可轻松转动为依据),测量方法如图1-6所示。通常标准身高的人可以以腰部最凹处、肘关节与腰部重合点为测点,用皮尺水平测量一周,测量时要求被测量者自然站立,不得故意收腰,呼吸保持平稳。
腰围尺寸是西服制作的重要尺寸依据,更是影响女西服上衣是否合体的重要因素,女西服的中腰加放量一般控制在10~15cm。针对体型偏胖或有明显肚腩者,应测量腰部最丰满的位置水平一周;体型偏瘦者,依旧测量腰部最细处水平一周即可。
图1-6 腰围
5.臀围
在臀部最丰满处用皮尺水平测量一周,松紧程度以皮尺可以轻松转动为宜,测量方法如图1-7所示。臀围尺寸是成衣设计(除弹性面料)臀部尺寸的最小值。臀围尺寸的测量不仅是制作下装的重要依据,也是制作合体型套装上衣、连衣裙等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
6.手掌围
先把拇指与手掌并拢,用皮尺绕掌部最丰满处水平测量一周,测量方法如图1-8所示。控制袖口、袋口尺寸,掌围尺寸是无开合袖口成衣设计时袖口尺寸的最小值,是成衣袋口宽度设计的尺寸依据。
图1-7 臀围
图1-8 手掌围
7.身高
测量时,被测者赤足立正站直,双手自然下垂,头顶点至地面的距离即为身高。它是设定服装号型规格的依据。身高若测量不准确,将直接导致衣长和袖长的过长或过短。
8.背长
从后颈点往下至后腰中心点的长度。沿后中线从后颈点(第七颈椎)至腰线间随背形测量。从后颈点到腰带中间的长度,要适合于肩胛骨的外突,有一定的松量。在这里,要进行背部观察,如观察脖颈根部周围的肌肉发育状态和是否驼背等。该尺寸的测量十分重要,在成衣设计中决定腰节线的位置。实际应用中,有时将测量值再减掉0~4cm,以改善服装上下身的比例关系,使总体造型显得修长。一般规格表中的背长稍小也是根据这个作的调整,如图1-9所示。
9.衣长
前衣长由肩颈点过胸高点垂直向下测量至所需长度为止,后衣长由领圈中点向下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为止,测量方法如图1-10所示。通常衣长应在臀部以下,正面看衣长应该位于双手“虎口”与“大拇指顶端”之间,衣长约占颈部以下身体的二分之一长,特殊体型者除外(如上半身短、手长等)。
10.袖长
从肩骨外端点往下量至腕关节的长度,这是基本袖长,如原型袖长,测量方法如图1-11所示。标准西服套装的袖长通常是在基本袖长的基础上加上2~3cm,这是加放的垫肩量;普通西服套装袖长的位置习惯采用虎口上1.5~2cm的位置。
图1-9 背长
图1-10 衣长
图1-11 袖长
三、特殊体型测量
人体测量因服装而产生,服务于服装,遵循于人体特征。同时,人体特征因人而异,不但有高矮胖瘦之分,各部位比例及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测量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从正面观察胸部、腰部、肩部;从侧面观察背部、腹部;从背面观察肩部、臀部。通过了解人体的特征,包括各种特殊体型,如驼背、挺胸、腆腹、突胸、溜肩等,对不同体型细致观察,以便特体板的打制,从而制作更为合体的服装。
测量特殊体型时,主要运用经验判断与测量加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测量常规体型基础之上,增加特殊部位的测量数据,所测得数据只作为结构制图的参考尺寸。因此在测量特殊体型时,首先要仔细观察体型特征,并对其部位的特殊程度作出判断与估量。
1.驼背体
驼背体的体型特征是背部呈弓形状,头部与颈部向前倾,胸相对平坦。背宽大于胸宽,后腰节长于前腰节,这两组数值相差越大说明驼背情况越明显。具体测量时应注意身长的测量,多先测腰节长再测后背长。在服装制图时应考虑前后腰节差,决定后身应加放的长度,若处理不当会出现吊背的情况。
2.挺胸体
挺胸体的体现特征与驼背体相反,挺胸体的特征是胸部丰满前凸,颈、头向后扬,背部相对板平,一般胸宽等于或大于背宽,前腰节长于后腰节。测量的部位及结构处理的方法与驼背相同。另外,还需注意胸高点位置,将直接关系到前胸能否合体、平服,对于女装应适当加大胸省收量。如制板时处理不当,易出现前摆起吊,前胸不平,后腰节处会有余量堆积的现象。
3.腆腹体
即“大肚体”,多为肥胖者,身体躯干上部向后倾,腹部前凸,此类身材特征中老年男性较多,女性较少。具体测量时,上衣应加量后身长尺寸与前身长对比作出凸腹程度的判断与相应地结构处理。
4.突胸体
突胸体指女体中乳峰显著耸突的体型,除需测量前、后腰节差外,还应测准“乳缝”尺寸,应考虑在结构上增大胸省收量。
5.溜肩体
溜肩体两肩肩端明显下斜,呈“个”字形。溜肩者着正常体型的服装后,两肩部位会起斜褶,涌现止口等现象。在女西服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借助辅助垫肩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