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一般服装尺寸设定的人体依据
制约服装机能的因素,不仅是人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度,还要考虑服装尺寸与人体运动的关系。服装放松量的设定方法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初学者需要了解和掌握服装放松量的作用,从而达到正确掌握和应用放松量的目的。
一、成衣规格的确定
成衣规格是指服装关键部位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和围度。根据国家服装号型标准或地区、企业的号型标准中所示人体各部位尺寸均为净体尺寸,加入款式所需要的放松量就成为服装成品规格。
二、有关服装长度的人体依据
服装长度主要指衣长,包括袖长、裤长和裙长等。
1.服装长度设计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
(1)服装的种类,即有一定目的要求的服装。
(2)流行因素。
(3)人体活动作用点的适应范围。
第三个因素可以作为前两个因素的基本条件,因为它强调的是实用价值。
2.服装长度设计的公式
服装长度尺寸的确定有两种公式:
(1)按与号相应的控制部位数值加不同的定数,或者以总体高的百分数加减不同定数来确定,并按总体高分档数求得系列尺寸。
衣长的确定:号×40%=160cm×40%=60cm;
袖长的确定:号×30%+5cm=160cm×30%+5cm=53cm。
“号”乘以一个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与规格的分档数值相吻合,因为号的分档数是5cm,而衣长的分档数就是5×40%=2cm。同理,袖长的分档数为5×30%=1.5cm,如果衣长的分档数需要3cm,则可用号×60%来计算,短袖的分档数为1cm,可用衣号×20%来计算,见表2-7。
表2-7 女装长与身高的比例
(2)按号型标准中与长度有关的控制部位来确定服装规格尺寸
如:颈椎点高是决定衣长的数值;全臂长是决定袖长的依据;腰围高是决定裤长的依据。所以我们根据这些人体尺寸来决定下列服装规格:
衣长(后衣长):由来确定。例:颈椎点高为145cm,。袖长:根据西服袖的特点,要考虑垫肩、袖山头吃势等,共约3cm厚,所以,西装的袖长由全臂长+3cm来确定。
3.服装长度设计的方法
服装的长度设计,凡是临近运动点的地方由于磨损较大,都要设法避开或采用加固设计。所以无论是衣长的各种形式,还是袖长、裤长、裙长等的设计,其摆位都不适宜设在与运动点重合的部位,任何款式的服装都是如此,这一点设计者要有充分的把握。
服装长短的设计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即服装的长短是以人体的运动点为界设定的,下面加以具体说明。
(1)衣长。
工业生产中衣长指的是衣服的后中长,关于衣长的确定。可以按照上文中的公式,也可参考国家标准GB/T1335.1—2008《服装号型》中的一些数据对服装款式的要求,采用以身高减去100cm作为后衣长的基础参数。如身高160cm,则160-100=60cm,即此人后衣长的基础尺寸为60cm。
服装完成后前后衣长的平衡点是很关键的。成品衣长的确定通常根据流行的需求,西服上衣普遍以臀围线为衣长的基准线,臀围线以下为长西服,臀围线以上为短西服。上衣的基本衣长设计与变化,如图2-32所示。
图2-32 常用衣长的判定
上衣的衣长是与款式设计有关,可根据造型设计、流行、季节及穿用的目的等进行款式变化。
①超短上衣。衣长在腰节线附近或平腰节线,可搭配长裙、连衣裙或高腰裙等穿用。
②短上衣。衣长在腹围线附近的上衣,类似于背心式上衣。
③中长上衣。衣长在臀围线附近的上衣,是上衣、西服套装中常见的长度。
④长上衣。衣长在横裆线附近的上衣,是上衣、西服套装中常见的长度。
⑤加长上衣。衣长至大腿的中部,在腰节线下35~40cm。这类加长上衣一般与短裙搭配。
(2)袖长。
通过款式图判断的衣长可以依据袖长与衣长的比例关系,女装西服成衣袖长尺寸的设定通常有两种:一是由肩点以自然下垂时能够与手腕根部齐平为标准;二是由肩点以自然下垂时能够到虎口上1.5~2cm为基准。结构制图中的袖长尺寸与实际测量的袖长尺寸在无特殊情况下,二者基本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前者必须大于后者,否则产品成型后袖的长度将小于实际的测量长度。这种情况是由下列五个因素所造成的:
①垫肩的因素:垫肩的厚度越大,袖长所增加的尺寸也越大。因此制图中的袖长约为:测量长度+垫肩厚度。
②着装者穿着厚度的因素:穿着层次的厚度指上装里面穿的所有内、外衣累计的厚度。显然此厚度越大,袖长所增加的尺寸也越大。因此,制图中的袖长尺寸约为:测量长度加上穿着层次的厚度。
③袖山头收缩的因素:袖山头隆起的高度越高,袖长所增加的长度也越大。
④袖口收碎裥的因素:碎裥的收缩量越大,则袖口鼓起的程度也越大,进而袖长所增加的长度也越大。
⑤面料缩水率的因素:在结构制图中应加上缩水率对面料损耗的那一部分,如袖长是55cm,缩水率是3%,制板尺寸则为56.65cm。
三、服装的围度尺寸设计
服装的围度放松量是指人体与服装间的空量。它是由人体生理、心理及环境等综合因素组成的,因此,根据众多因素的变化规律来寻找确定围度放松量的方法,有利于对服装围度尺寸设计原则灵活应用。
1.确定围度的基本放松量
围度基本放松量,不是最小的放松量,而是制作内衣所需的普通放松量,又称为内衣放松量。确定围度基本放松量,是根据各部位的生理特点和活动规律来制订的。在服装围度上的放松量,从上至下有领围、胸围、腰围、臀围、袖口、脚口等不同围度的放松量。例如,服装袖窿周围的放松量,它主要表现在袖窿对应部位、腋围四周活动所需空隙松量,使服装穿着舒服宜活动,并具有通过理想造型减少背与腋围间的厚度差,使衣身保持平衡合体和增大袖窿兼容性等作用。
围度放松量是服装结构设计中应用面及变化范围最广的。由于我国长期推行成品尺寸计算法,围度放松量的内容往往融于成品尺寸之中。在传统量体过程中,围度放松量与成品尺寸规格被一起反映出来,所以人们对放松量的概念不甚了解,以致造成服装不舒适仅仅是量体中加放量不当的观念性错误。
服装的围度是由人体的净体围度加上放松量来确定的,人体各部位的净尺寸可以通过测体直接获得,而放松量的确定却要考虑性别、年龄、习惯、爱好、地区、工作性质、流行趋势等因素。因此,围度的确定主要是放松量的确定。服装的围度放松量在过去多从经验来确定,而服装的工业化发展到今天,是不能够仅仅依靠经验进行设计的,而是要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确定理论依据,可采用“平均间隙量”的方法来确定围度尺寸。
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由于人体是一个不可展开的曲面体,我们可以把人体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圆柱体,其横截面应该是一个圆形,如图2-33所示。以胸围的横截面为例,则圆周长为人体的净胸围B,以圆心为O画圆,设圆半径为R,则B=2πR;当人体着装后,又假定其横截面和前面的圆是一个同心圆,则大圆周长为服装的围度B*,这样,在服装与人体之间就有一个间隙量r,这个间隙量在每个位置是不一样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假定这个量是均匀的,因此将其称为平均间隙量。那么,在服装上所需要的放松量S就应该是着装后的胸围B*减去人体的净胸围B,即:S=B*-B=2πr,也就是说,放松量是按照平均间隙量的2π倍递增的。
图2-33 平均间隙量
总放松量:由B*-B=2πr,即:总放松量=2πr。
核验空隙量:由B*-B=2πr推导出:r=(B*-B)/2π,得:空隙量=放松量/2π。
结论:在文化式女装衣身原型中,若其放松量为10cm,这个放松量是满足人体活动最小的放松尺寸,仅仅包括人体呼吸量和基本活动量,是保证衣服与人体之间最起码的间隙量。那么,可以计算一下按照原型的放松量所制作的服装和人体的间隙量的值(以文化式为例),即:10=2πr,则r=1.59。也就是说,要满足人体最基本的活动量,其服装所需放松量S应该在10cm左右,平均间隙量应该在1.59cm左右。下面再给定几个平均间隙量r的尺寸来计算几组的值,见表2-8。
表2-8 常用空隙量与放松量的换算关系
2.各部位尺寸的加放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
当r≤3时,服装外形呈紧身或合体型,服装的放松量约为6~12cm或13~18cm;
当r≥3时,服装外形呈半宽松或宽松型,服装的放松量约为19~26cm或26cm以上。
由此可以判定:当所要转化的服装效果明显为宽松款式时(通过目测和感觉确定),就选择胸围放松量大于26cm;而当服装外形为紧身款式时,则选胸围放松量≤12cm,其他类型的服装可在12~26cm之间进行选择。
任何形式的服装,最小围度除它的实用和造型效果要求之外,不能小于人体各部的实际围度(净围度)与基本松度、运动度之和。
围度尺寸=实际围度+基本松度+内装厚度+运动度
实际围度一般指净尺寸(以穿合体内衣测量为准)。这里要特别说明合体衣要采用对人体无任何修正状态的内着装,净尺寸的另一种解释叫内限尺寸,即各尺寸的最小极限或基本尺寸,如胸围、腰围、臀围等围度测量都不加松量。
基本松度是考虑构成人体组织弹性及呼吸所需的量而设计的。基本松量属于功能性松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温等基本的生理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基本松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1cm左右。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要另加装饰性松量。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着衣服的厚度(简称内着装厚度)。
运动度是为有利于人体的正常活动而设计的。
女装围度放松量是由机织、针织、毛皮面料等的面料性能和服装款式造型决定。以机织面料女装为例,上装放松量部位有胸、腰、臀、肩、臂等五部位要加放松量。
(1)胸围。合体的胸围加松度通常不涉及更多的运动量,因为胸廓是体块部分,而不是连接点,有袖的服装胸围需加运动量,其运动量来自手臂的前驱量值。以胸部活动需要放松量为例,经过静态和动态测量后可知:胸围的呼吸活动能使胸围增大2~4cm;当前屈、后伸运动时胸围增大6cm左右;如果进行激烈运动时还需要有回旋余地的放松量,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设计成品胸围:由B+2πr,得:净体胸围+总放松量。结论:“围度成品规格”设计的成败取决于总放松量,而总放松量是根据空隙量计算所得,所以只要将设计好的空隙值代入公式即可。
成品胸围(B*)=净胸围(B)+基本放松量(6)+2πI+K
①基本放松量4~6cm。人体的胸部的呼吸活动能使胸围增加2~4cm,人体进行前屈、后伸活动中其胸围约增加2cm,2~4+2=4~6cm。
②2πI。I是指内穿衣物的厚度所需间隙松量,π=3.14。I为内层衣物厚度,内着装厚度见表2-9。
表2-9 内着装厚度表
③K。是指成衣周围与体围之间能形成的平均间隔量,它是内穿衣物厚度和人体活动及舒适所必需的两部分度量相加而成。
如:女春秋装胸围放松量B(放)=6+{(2πI衬衣)+(2πI毛衣)}+1.5+2=6+{(2π×0.1)+(2π×0.54)}+3.5=6+{0.63+3.4}+3.5=13.5cm
总放松量的计算:如毛衣的厚度为0.4cm时,设计合体、半松体、松体外衣时,可分别增加量0.5、1、2.5cm的装饰性空隙量,分别求出服装总放松量。
总放松量=2π(基本空隙量+内装厚度+装饰性空隙量+面料厚度增量)
合体总放松量=2π(1.5+0.4+0.5+0)=15cm
半松体总放松量=2π(1.5+0.4+1+0)=18cm
松体总放松量=2π(1.5+0.4+2.5+0)=28cm
也可以采用经验估算法,在确定外衣围度放松量时千万不要简单地按服装名称而定,而应结合该品种的实际穿着状况、穿着条件来确定。服装围度放松量见表2-10。
表2-10 服装围度放松量参考表
采用圆周公式及经验估算法计算内衣厚度所需间隙松量时,前者较科学,但在测量厚度时存在着接触厚度与无接触厚度的差异,这样,一般是采用双层或四层折叠后的测量法,来解决不易测量的单层厚度的。后者具有简单快速计算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凭经验估算的因素。
(2)腰围。腰围加松度的设定通常用于连接上下部分,使腰部符合整体服装结构的设计,如连衣裙、套装、外套等,而裤子、半截裙的腰部设计只需考虑腰围净尺寸和适量松度,没有必要过多考虑运动度。
腰围是在直立、自然状态下进行测量的,当人坐在椅子上时,腰围围度增加1.5cm左右;当坐在地上时,腰围围度增加2cm左右;呼吸、进餐前后会有1.5cm差异。腰围的放松量不要按净腰围规格加放,而应该以宽松胸围收去一定的量来计算,因为人体胸围和臀围是躯体的凸面,而腰部是躯体的凹面,而且人体的胸腰差又不是固定值。收腰量的确定还应该根据结构线来设计。一般上衣四片分割式胸腰差是4~6cm,三片分割式胸腰差是8~12cm,八片分割式胸腰差是14~18cm;如果胸腰差超过20cm就应该增加纵向或者段腰分割线,否则在工艺上很难使腰部服帖。
(3)臀围。臀围是人体主要的三围之一,臀围加松度和运动量成为臀部尺寸设计的依据。
臀部是人体下部最丰满的部位,设计适合臀部的运动量以表现臀部的美感是下装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人体在站立状态下所测量的臀围尺寸是净尺寸;当人坐在椅子上时,臀围围度增加2.5cm左右;坐在地上时,臀围围度增加4cm左右。根据人体不同姿态时的臀部围度变化可以看出,臀部最小加放量应为4cm,裤子有裆部加放4cm,人穿着不舒服。要做到穿着舒适合体,加放松量至少应控制在5.6cm左右。上装的臀围尺寸为净臀围加放松量6~12cm,胸围松量在10cm时需控制臀围大小,一般以净臀围另加8~10cm松量;胸围松量在14cm时则可根据造型要求设计臀围尺寸。
(4)臂围。臂围(指袖肥),在号型标准中臂围尺寸为26~28cm,在合体套装中其放松量为4~6cm,成衣的臂围尺寸决定了袖子肥瘦,确定了袖型的状态。袖子的肥瘦控制量值是袖山高,袖山高越高,袖子越瘦。初学者往往忽略考虑袖肥的尺寸,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正确掌握袖山高与臂围的关系,才能真正学会袖子结构制图。
公式计算方法为:以标准人体为例,若B=84cm,臂围=0.32B+内衣厚度+活动量4~6cm
臂围=0.32×84+(2×3.14×0.2)+5=27+1.2+5=33.2cm,即该成衣的臂围为33~34cm。
(5)掌围。掌围净尺寸加松度4~6cm是袖口设计的参数。掌围加松度2~3cm是袋口尺寸设计的参数。
四、服装的宽度尺寸设计
1.总肩宽
肩部放松量的设计有以下两种形式:
(1)肩部没有加垫肩放松量肩,其公式为:肩宽=净肩宽+内衣厚度。
(2)肩部有加垫肩放松量,其公式为:肩宽=净肩宽+内衣厚度+垫肩移出量0.5~1cm。如净肩宽尺寸为40cm,则加上秋装厚度和垫肩厚度:肩宽=40+(0.1+0.54)+1=41.64~42cm。成衣的肩宽放松量的取值,可根据不同的款式及穿着要求而设置大小不同的数值。例如,大衣胸围放松量可在26~32cm之间,肩宽的放松量可设计为3cm。
2.胸宽
胸宽的活动量主要表现在前胸、后背与袖子部位的结合处。由于手臂的活动主要是前躯,在合体套装结构设计中,前胸宽并不加放松量。如果加放松量那么在手臂下垂后则会产生自然的竖向隆起状衣褶,会产生前胸处不平的现象。在宽松套装结构设计中,要根据款式需求设计松量,无须考虑前胸部衣褶的状态。
3.背宽
为了满足人体手臂前驱活动需要,背宽值必须有加放尺寸。
常见的女装测量部位及加放量,见表2-11。
表2-11 女装测量部位及加放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