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原始陶器工艺文化

一、原始陶器概述

原始陶器在中国史前工艺文化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区别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始陶器的产生与普遍流行标志着原始先民生产能力的进步,即从游牧渔猎生活向着固定的农业定居生活的转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伴随着采集、耕种劳作方式的兴盛和家族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张,需要有大量的容器来保存多余的粮食及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炊事与饮食需求,而原有的藤编与竹木容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存固态物品的需要,但无法盛放液态物质,也不能作为炊事或饮食器皿来使用。为了解决这类现实问题,原始先民首先利用在藤编与竹木容器外表包裹黏土的方法来增加其耐火性,而正是这种偶发性的尝试,使得他们发现了黏土经火烧后所发生的物质属性的巨大改变,即从原来的松软易裂变得坚硬,由易溶于水变得不易渗漏,这样的偶然发现很可能是原始陶器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然,原始陶器作为一种原始手工艺行业,其技术体系绝非上述那么简单。随着原始先民设计能力与技艺水平的发展,早期常见的在藤编与竹木容器外包裹黏土的方法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用泥条盘筑法手工捏制的粗胎陶器。所谓泥条盘筑法,系指经淘洗筛石后先将陶泥揉搓成适当长短的泥条,然后用逐层盘绕的手法将泥条垒高成为器物的大致形体,接下来再用手捏和拍打的方法修整、完善器物外表。用泥条盘筑法制造的陶器形制一般比较简单,外形不尽规整,原始先民显然不满足于此,为了获得视觉上的丰富感,他们常将藤编织物或绳索的肌理拓印在陶器表面。这种装饰行为可从史前早期陶器上的篮纹、席纹和绳纹等装饰纹样得到印证。泥条盘筑法之后发展起来的是轮制法。所谓轮制法,是指在一个固定于直立短轴上的圆盘上利用旋转拉坯的方法来制造陶器,这种方法制造的陶器成型比手制的要规整,器壁薄厚也比较均匀。轮制法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慢轮出现较早,操作时需要一边用手拨动圆盘,所以效率不尽理想;快轮常通过用脚来带动陶盘下的同轴转盘来提供动力,这样便使得制造者的双手都能投入到塑造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成品质量。

中国的原始陶器文化分布很广,不同地域的陶器在类型和装饰手法上各有特色,既有中原和黄河上游地区以彩绘图案取胜的彩陶,也有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广大地区的以器物造型和材质取胜的灰陶、黑陶、白陶和几何印纹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地原始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先进有落后,同时因所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点。原始陶器文化的这种分布状况,用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的话说,就是“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中国的原始陶器文化在面貌纷呈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内在的高度独立性和关联性,如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曾因对原始陶器的错误分期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西来说”,进而认为中国文明源自中亚,后经国内考古学者梁思永先生等人的深入调查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仰韶文化在源头上其实受到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等早期文化的影响而非源自国外,同时其本身也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按照陶器的类型,中国的原始陶器文化可分为黄河中上游的彩陶文化,黄河下游以造型取胜的灰陶、黑陶文化,长江流域以及东南广大地区的灰陶、几何印纹陶等不同类型。

图1-20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盆

图1-2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头壶半坡博物馆藏

二、黄河流域的彩陶工艺

原始彩陶,意指表面装饰有彩绘图案的陶器,其制作流程是以泥条盘筑的方法在捏制好的陶器表面用矿物类颜料涂画装饰纹样,然后再入窑烧制,经高温烘烤后彩色纹样便与陶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易剥落。中国的原始彩陶文化大约从8000年前开始,绵延五千多年,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文化以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类型和上游地区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马家窑文化类型为主要代表,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器文化以山东的龙山文化类型和大汶口文化类型为主要代表。

(一)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约六七千年,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东至河南东部,南达鄂西北,西及甘肃临洮洮河流域,北抵长城沿线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仰韶文化彩陶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制造工艺相当成熟,器物种类丰富,常见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等,陶器表面普遍饰以精美的彩色花纹,同时还结合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群中最为丰盛繁华的一支。仰韶文化遗址至今已发现近百处,各地之间因时间跨度而略显差异,这其中尤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最为突出。半坡文化最早发现于陕西西安

半坡村,距今约6800多年,是一种典型的原始农业文化。因半坡先民多生活在河边台地,加之农业定居生活的需要,其常见的彩陶种类有汲水用的尖底瓶、盛水的盆、存储食物的钵罐以及细颈瓶和壶等。半坡彩陶的纹饰颇具生活情趣,常以黑色或红色的线条进行勾画表现,往往只对陶器的一小部分表面进行修饰,手法稚拙朴实,纹样主题以鱼为主,其他还有蛙、鸟、鹿、花叶和人面等,间或有一些三角形、波折形的几何带状图案。如发掘于姜寨遗址的一件彩陶盆,以细泥红陶为胎,平唇、平底,浅腹,盆内外遍体打磨光滑,口沿上饰以三条并置的短线与斜边三角形前后连缀而成的带状图案,内壁只勾画了蛙和上下对称的鱼,线条粗犷、手法质朴。另一件相似的彩陶盆上则绘有两两相对的人面纹和鱼纹,人面头戴高帽、表情安详,两耳和口边都分布着小鱼,其中人嘴外轮廓与鱼头轮廓以“共形”的构成手法巧妙结合在一起,另有两条大鱼分布在人面纹之间,整体构成了十字架的布局(图1-20)。鱼和蛙的形象明显来自于半坡先民的真实生活环境,同时也暗藏有生殖崇拜的意图,人面纹也许是部落徽帜,或者象征了人类祖先初步的自我意识,口沿上的短线与三角形则比较抽象,仿佛是鱼,也可能象征着蝉,这些纹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半坡先民的图形设计与表达能力。除了生动的彩饰图案,半坡陶器的塑造也有独具特色的一面,例如,一件泥质红陶的人头壶,在葫芦形的壶顶部以手塑的方法表现出一个仰头微笑的少女头像,该少女容貌清秀,素面朝天,毫无史前人类粗野的相貌特征,而微微轻启的嘴唇似在低声吟唱,充满了对青春和浪漫的原始生活的向往(图1-21)。

庙底沟文化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青龙漳南岸,距今5000多年,较半坡类型稍晚,该类型文化在陕西、山西以及河南等地区都有所分布,且影响范围很广。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主要代表器形有盆、罐、钵和葫芦形瓶等,其中尤以曲腹盆(又称小底鼓腹钵)最为突出。曲腹盆分广口和折唇两种,造型特点是阔口、鼓腹,底部缩小成为高足,其侧面轮廓线因此显得十分优美。庙底沟类型彩陶的装饰效果明显要比半坡类型成熟许多:首先是装饰色彩较半坡时期丰富,除了常见的黑色外,还有紫黑和少量红色,部分陶器表面涂有白泥浆的陶衣,这样便大大增加了纹饰的层次和表现力;其次,纹饰的构成因素大为增加,除了半坡类型彩陶中常见的仿生形象,还有勾叶形、弧边三角形、圆点、圈、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抽象性因素;再次,在纹饰布局方面考虑到了器物表面的不同情况,如在盆、钵等矮胖形器物的外表面以二方连续的手法安排横带状纹饰,用四方连续的手法在瓶、罐等瘦长形器物外表通身饰以图案;最后,在纹饰表现上显得更为抽象和提炼,半坡类型彩陶的纹样一定程度上还带有直接模仿自然的特点,而庙底沟类型彩陶更重视以点、线、面之间的平面组合,摆脱了被动模仿具体物象的窠臼而上升到了图形结构的抽象表现,如一件出土于庙底沟村的彩陶钵,通体打磨光滑后以黑色描绘,图案结构很可能是由鸟的形象演变而来,纹饰分为左右两部分,右端为圆形纹样,内有上下拼合成菱形的两个三角形,左端由一系列流畅的弧线构成,以圆点为中心放射状展开,图案结构极富内在律动感(图1-22)。总体来看,庙底沟类型彩陶的装饰手法成熟、艺术效果突出,是仰韶文化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类型。

半坡类型彩陶的鱼形纹饰和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鸟形纹饰都有自己的内在含义,可能是部族崇拜的图腾,在两种文化类型交叉地区所发现的彩陶上往往出现鸟、鱼共存的现象,这无疑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

图1-2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钵

图1-2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双耳壶

(二)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4500年,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和青海省东北部,东起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抵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及四川省北部。经由考古发现表明该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北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其彩陶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时间共绵延了3000多年,虽然在彩陶风格上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绚丽典雅的装饰风格都体现了一种高度成熟的特征,将彩陶艺术推进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材质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手塑等制作方法,器形多为瓶、罐、盆、钵、瓮、锅等,纹饰以漩涡纹、圆圈纹、网格纹、弧形并列条纹和神人纹为主。根据遗址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判断,马家窑文化大体上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种类型,其中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而马厂类型相对较晚。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该文化类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碗、盆、罐、瓶、钵、壶等,同仰韶类型彩陶不同的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装饰彩绘往往遍布陶器内外表面,主要的纹样类型为漩涡纹。漩涡纹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种带有圆心的圆圈形及其向四周散发出的波状纹,这种圆圈波线纹往往在陶器表面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结构展开,有的甚至密不透风地遍布器表。如一件出土于甘肃兰州的马家窑类型双耳壶,由肩至腹以黑色线条绘制带有圆心的圆圈形三个,从三个圆圈形向四周散发出长而流畅的翼状旋转纹,连绵不绝地布满整件器物的肩、腹表面,暗藏着无穷的动势和美感(图1-23)。至于漩涡纹的由来,可以说同马家窑先民的生活环境不无关联,他们居住在洮河与大夏河流域的台地上,汹涌的河水是其生活的重要事物。他们认为水威力巨大、神秘莫测,既能带来渔猎的丰收,也可轻易夺人性命,于是便产生了崇仰敬畏之情,进而以一种抽象概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水的理解。上述双耳壶除了占据壶体的漩涡纹,在壶口上还绘有水平的弦纹十道,仿佛象征着平静的水面下暗藏漩涡,生动再现了河水的真实情况。

半山类型彩陶和马厂类型彩陶较马家窑类型稍晚,其装饰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半山类型彩陶器形圆满、纹样丰富,常见有棋盘纹、菱形纹、圆圈纹和联弧纹等,但主要的依然是漩涡纹。半山的漩涡纹比马家窑类型显得体量更大且手法更为夸张,以黑、红两色相间描绘,一改马家窑彩陶纹饰中的单色流畅线条为锯齿状线和直线,少了些许灵动而多了神秘感(图1-24)。除常见器形外,半山类型彩陶中还有一些造型和用途独特的陶器,如出土于甘肃宁定、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的一件半山式人头形盖,在两个星形圆台上各置一个雕刻人头,其中一人头顶扎有两个角髻,在头顶正中往后脑勺悬挂一条长蛇,结合人头面部和星形圆台上装饰的纹样来考虑,该盖所表现的应是正在祈雨的原始巫师,作为陪葬明器来使用(图1-25)。马厂类型彩陶同半山类型较为相似,常见纹饰有菱形纹、折线纹、多圆圈纹和四方回纹,另有两种较突出的纹样,一是神人纹,一是万字纹。所谓神人纹也有人称其为蛙纹,其实在半山时期便有出现。“神人”的图案一般呈中线对称,手法稚拙,四肢弯曲地伸展在两旁,指端展开,人们对这类纹饰的理解不尽一致,它有可能表达了巫师做法祈福的写照,也可能是对蛙类生殖和水生能力的崇拜。马厂神人纹和半山神人纹的典型区别是前者更为概括,而且往往突破“人”或“蛙”的具体形态主动表现,如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变体神人纹壶,不仅省去了脑袋,而且在膝部和肘部添加了手指的形状,再加上背景中成片的点饰,营造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仿佛是巫师在祈祷粮食的丰收(图1-26)。

图1-24马家窑半山类型锯齿漩涡纹双耳彩陶瓮

图1-25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人头形陶器盖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藏

(三)大汶口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因最早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东达黄海,南抵苏北,西及河南,北濒渤海。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品种很丰富,除了少量的彩陶,前期和中期有红陶、灰质泥陶、夹砂陶和白陶等,后期则出现了做工精美的黑陶。相对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修饰精美的彩陶来说,大汶口文化陶器多为素面,以造型丰富、外形特点鲜明而取胜,除钵、罐、瓶等常见器形外,诸如鼎、盂、豆、尊,甚至动物形器等也十分多见,其中不少器物还带有足(圈足和三足多见)、把、耳、流、盖等功能附件,这种变化一方面由于该时期轮制技术的日趋完善,而更主要的是因为大汶口先民设计水准的提高。大汶口陶器以钵形鼎、三足鬶、背壶、灰陶尊和兽形壶等为主要代表。钵形鼎现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图1-27),该鼎为浅腹钵形,通高29.8厘米,以质地细腻的夹砂红陶制成,大口,环唇微敛,口径29厘米,在口沿部用白色线条饰以节奏明快的山形折线纹,腹部以下的形体急剧内收,并从平底向外伸出三个弧形鸭嘴状的长足,整体造型非常新颖。三足陶鬶具有三只中空的袋足,袋足外形饱满,轮廓线流畅优美,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重心平衡,同时也可增加过火面积从而加快炊煮的速度,是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背壶口宽颈长,肩部带有两个半环形耳,腹部饱满并在正面附加一个弯钮,显然是一种方便穿绳携带的设计。灰陶尊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独有的刻画纹饰,其形象是五指山上顶着一弯新月和一个太阳,具体象征含义虽然不明,但很可能是文字发明的征兆,预示着文明即将到来(图1-28)。大汶口兽形壶出土于山东宁阳,整体模仿野兽的造型,兽嘴为流,大腹、短足,背部有一宽厚的提梁,野兽的臀部上方带有注水口,其中兽头以写实夸张兼备的手法表现出瞪眼、竖耳、张口犬吠的样子,显得十分生动,而大腹、短足的设计无疑是为了增大容积和稳定性,实用功能与审美表现的结合恰到好处(图1-29)。

图1-26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神人纹壶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1-27大汶口文化钵形陶鼎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藏

图1-28大汶口文化灰陶尊

图1-29大汶口文化兽形陶壶山东省博物馆藏

图1-30龙山文化灰陶杯

图1-31龙山文化白陶鬶

(四)龙山文化陶器

龙山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地区,距今约4000多年,时间跨度近6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也是以质地精良和造型规整见长,主要器形有鬶、盆形鼎、敛口罐、三足盘、豆、杯、甑、鬲等,早期常见的品种是灰陶、白陶,至中后期,随着轮制技术的成熟出现了大量的黑陶,尤其是工艺水平高超的蛋壳黑陶,把史前制陶工艺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龙山文化陶豆,如现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的一尊灰陶豆,口与足呈现喇叭状,在上下扩展的形体中包含有杯的造型,豆足上以镂空的手法装饰有若干圆孔,丰富了豆柄的表面(图1-30)。如龙山文化陶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的夹砂白陶鬶,高约30厘米,平口,口前部附加有鸟喙形的长流,流与口沿相交的地方贴有两片小泥饼,颈部有三道凸起的弦纹,有小横耳一对。颈后接绞索状的粗柄,下部接三个袋足,与大汶口陶鬶有所不同的是,其中与柄相接的袋足较为肥大,与另两袋足明显拉开距离,仿佛是鸟的两腿和尾巴。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该陶鬶整体造型呈现鸟的特征,作为礼器的象征功能凸显,体现了史前东方夷人的尚鸟精神(图1-31)。龙山文化陶器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于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上。黑陶的原料主要是黄河下游淤积的红色胶土,这种土质地均匀,含有较多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经晾晒、风冻、淘洗、沉积后质地更为细腻。龙山先民以这样的淘泥结合快轮拉坯技术制造陶坯,趁坯体未完全干透的时候用光滑的石制或骨制工具在器表按一定的方向反复打磨,使得陶泥中的石英云母等反光物质颗粒朝着一个方向排列,变漫反射为平行反射,陶器表面于是便显现出类似釉面的光泽。在烧窑过程中龙山先民使用的是“熏烟渗碳法”,所谓“熏烟渗碳法”,系指在烧窑即将结束之时封闭窑顶并倒入一定的水,这样窑内的柴火在缺氧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散发出大量含碳浓烟,浓烟中的碳微粒经热运动从器表渗入胎体内部,从而使陶器呈现出浓郁的黑色。龙山黑陶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就打磨这个环节来说,平均厚度不超过3毫米,最薄处竟不足1毫米。除了制作流程的科学性,蛋壳黑陶所体现的龙山先民天才的设计表现能力也值得我们关注。如出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的一件黑陶高柄杯,通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整体乌黑发亮,体态轻盈,口沿宽而内斜,腹深,高柄呈细管形,圈足底座。该杯手柄中部鼓起一笼状中空形体,饰以细密的镂孔,其内放置有一颗小陶丸,使用时随着手的晃动而撞击器壁,发出清脆的响声,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图1-32)。

图1-32龙山文化高柄黑陶杯山东省博物馆藏

三、长江流域的陶器工艺

长江流域和东南广大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很适合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于是很早便形成了发达的农耕经济,其工艺文化的萌芽和发展速度并不亚于中原与西北地区,因此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代表着中国史前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该地区史前新石器文化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陶器类型总体上以泥质灰陶和几何印纹陶为主,这两类陶器同黄河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一样,不以彩绘装饰图案为胜,而以器形优美和压印纹饰见长。较有代表性的有河姆渡文化陶器和良渚文化陶器等。

(一)河姆渡文化陶器

河姆渡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村与渡头村而得名,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类型,存在时间为前5000~前3300年。其文化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一带。经考古认定,河姆渡文化遗址是环太平洋地区最早人工培植水稻的地方,是较早在河岸沼泽区大规模采用干栏式建筑的地方,其凿井技术和漆器制作工艺也很发达,这些无不表明河姆渡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定居农耕文化,考古研究这么多年以来,其耜耕农业始祖的地位一直别无能撼。河姆渡文化陶器种类以泥质灰陶和夹碳灰陶(黑陶)为主要代表,此外尚有少量的夹砂陶和彩陶。夹碳黑陶的形成是因为在陶泥中混入了植物茎叶碎末或稻谷壳,经高温火烤后碳化,所以陶体较为疏松,其器物表面的黝黑色泽也并非像龙山文化黑陶那样以“熏烟渗碳法”获得。河姆渡文化陶器的器形较为丰富,按用途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釜、鼎、灶、鬶、盉、罐、豆、盆、盘、钵、釜支架等日常炊煮器和容器;另一类是纺轮、陶拍、陶塑、陶配饰等生产用具和小陶玩,早期以釜、钵、罐、盘等为主,中后期出现了许多新类型,如釜形鼎、鬶、盉等。河姆渡文化早期的陶器制造以泥条盘筑的手塑方法为主,陶泥质地粗糙,烧成温度约在900℃以下,所制器形不尽规整,有歪斜扭曲的现象,器壁厚薄也不均匀,中后期结合用慢轮修整和快轮拉坯的技术,烧成温度大多超过900℃甚至1000℃,所制器形相对来说显得规范、稳定,质地细腻,器壁也比较均匀。

河姆渡文化陶器的装饰主要以刻划、拍印和捏塑等手法为主,晚期时虽有施彩装饰的现象,但并不占据主流,装饰纹样分几何形如绳纹和写生形两种。以刻画手法装饰的陶器,其线条一般比较流畅,多是一气呵成,所表现的事物多是些植物类如水稻、谷粒,蓄养的家禽、家畜,如猪、鸡以及渔猎中常见的鸟、鱼等,这些事物是河姆渡先民生活中所常见的,在习性和形态特征方面他们都比较熟悉,所以往往能用生动鲜明的手法概括表现。如1977年出土的一件猪纹黑陶钵,系河姆渡文化早期的器物,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为泥质夹砂黑陶,敞口、深腹、平底。在这件黑陶钵的两侧面都饰以刻画的猪纹,猪的鬃毛毕露,长鼻拱向前方,形态十分粗野,体现了早期驯化的特征,猪身上以粗犷的线条刻画有圆圈和叶子的纹饰,朴素中透露着灵动,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线条造型能力(图1-33)。另一种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釜支架,这类器物是炊事中用来作为釜底部的支架使用的,相当于鼎的支脚,河姆渡先民在制造釜支架时常将其捏成猪鼻的造型,显得十分有趣,然而其中体现的实用主义追求却是不容小觑的。如1973年出土的一件釜支架,高16.8厘米,将圆台形的顶端捏成猪鼻的造型,顶端的平面略微向下倾斜,以求得与釜底的贴合,另在釜支架中部塑有一环形钮以方便火中取拿,钮的边线以贴塑的手法向下自然延伸为两个漩涡,线条流畅优美,似在暗示猪的耳朵,又仿佛是一种特意的装饰,体现了河姆渡先民的艺术造诣和设计思维(图1-34)。

(二)良渚文化陶器

良渚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地区,在今天的杭州湾、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区都有大量该文化类型遗址的发现。良渚文化距今约5200~4000年,属典型的新石器晚期铜石并用文化类型,犁耕稻作的普及和高度发达的专业化手工业都证明该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产达到了史前社会的高级水平。良渚文化陶器以轮制为主,所以器形都比较规整,按材质可分为夹砂陶、泥质陶、灰胎泥质黑陶和红陶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泥质陶、灰胎泥质黑陶为主,红陶较为少见。灰胎泥质黑陶又称为“黑皮陶”,是在陶器表面施加浅薄的黑色陶衣制成的,所以容易剥落。此外,该文化陶器中也发现有少量的蛋壳黑陶,其胎厚一般仅有2毫米左右,工艺水平与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不相上下。良渚文化陶器在器形上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常带有流、柄、把等功能构件,主要的器形有豆、鼎、盘、簋、杯、尊、罐、釜、壶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宽流带把杯、竹节形把豆、圈足浅腹盆等。良渚文化陶器外表质地以素面磨光为主,彩绘装饰的比较少见,常见的纹饰种类有弦纹、竹节纹、锥刺纹、波浪纹和鸟纹等,以刻划、镂空或堆贴的手法进行表现,刻划线条纤细工整。如一件出土于上海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黑陶透雕壶,阔口、宽肩、短颈,腹部饱满、圈足外张,规整的外形体现了轮制的技术。在壶的肩、颈相交处刻有弦纹一圈,另在肩下、腹部和腹、足相接处各刻有弦纹两圈,其中,在腹部的两组弦纹之间以透雕的手法饰以鸟纹上下两圈。该鸟纹比较抽象,只集中表现了鸟头和鸟喙的形体,圆形部分为鸟头,中间透雕一圆孔代表鸟眼,鸟嘴向前延伸至另一鸟头的后方,以此构成连续反复的带状纹饰,虽然不够精致,但仍带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美感(图1-35)。

图1-33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1-34河姆渡文化猪形釜支架

图1-35良渚文化黑陶透雕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