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重庆(增订版·上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老重庆的老川菜

川菜初创,大约是在清末民初的成都——那种动不动就把川菜历史扯到秦汉唐宋的说法,在下是严重不认可的。

从道光以后,尤其是咸丰同治时期,辣椒开始从贵州流入四川——你没有看错,辣椒被端上饭桌,最早是在江浙和贵州,而不是四川——这是近代川菜的标志性事件。但是这个时期的川菜,还处于草创期,有菜无系,而且大量的菜品不是四川原创,而是来自所谓南菜馆(即江浙一带的风味菜馆)和满汉官宦人家自带的外地大厨。

辛亥革命后,成都的蓝光鉴和他的师兄弟们,在鲁菜、淮扬菜基础上,创造了一大批新菜式。这些新菜式,介于川菜和鲁菜、淮扬菜之间,应该算是川菜中筵席菜的前身。

川菜正式成系,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陪都重庆。从成都、下江(江浙)等全国各地来到重庆的大厨们,他们的手艺,五花八门,各有窍门,在重庆这口锅里,噼里啪啦融到一起,再加上本地的民间特色菜品,作为一个菜系的川菜就此诞生。

◎ 从杜胖子说起

杜胖子,大名杜小恬。生卒年不详,大约是在抗战后不久去世的。

杜小恬,可以说是重庆川菜的鼻祖级人物。他一手创办的适中楼,是重庆川菜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高档餐馆。1895年,重庆开埠不久,商贾云集,重庆的土豪越来越多,高档的适中楼应运而生,在后祠坡(现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一带)开业。后来,重庆扩城,中山一路修好后,适中楼搬到现少年宫后面,新建了一个大花园,适中楼就此改名为适中花园。

适中楼能够做大,我觉得除了杜大师的手艺外,有个人物很重要。这位人物叫冯什竹,是适中楼的老板之一(适中花园的投资人就是冯什竹),冯的另一个显赫身份是重庆义字袍哥的总舵把子。重庆“仁、义、礼、智、信”五堂袍哥中,义字袍哥人数最多,影响力也最大。有总舵把子扎起(扎起,重庆方言,即撑腰的意思),加上杜小恬的手艺,生意不可能火不起来。

杜老爷子对于重庆川菜,有四大贡献。

一是开创了重庆第一家大型高档菜馆适中楼,用现在的话说,叫“填补了空白”。适中楼在重庆川菜的地位,就相当于成都的正兴园。那个时候,成都的大型川菜馆已经不少了。满人大厨关正兴的高档馆子正兴园,早在1861年就开张了,算是成都川菜的第一家标志性餐馆(之前有一家长盛园,但是主要还是江浙菜,算南菜馆,不能算川菜馆。其实,正兴园的菜,都不能算完成形态的川菜,只能叫川菜的初创形态)。

正兴园的关老板于1910年去世,第二年正兴园关闭(一说辛亥革命后,身为满人的关老板害怕被清算,把餐馆主动歇业)。正兴园的两位大厨,戚乐斋、蓝光鉴叔侄俩就在1911年,开办了后来执成都川菜牛耳的荣乐园。而适中楼杜小恬的徒弟们,则把适中楼的名菜,带到了重庆小洞天、颐之时甚至北京饭店,一直传承了下来。

后来,杜小恬经营不善,将适中楼转给一位叫傅永谟的老板,傅将适中楼改名为“永记适中楼”。哪晓得,傅老板同样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被迫将“永记适中楼”在1937年停业。

没想到,9年后,又出现一家经理名叫“戴永林”的“永记适中楼”,还惹得傅永谟前往当时的餐饮商会投诉,二者很是扯了一阵皮。

这样,重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三个“适中楼”:杜老板的原版适中楼、傅老板的“永记适中楼”和后来出现的冒牌“永记适中楼”。

以至于后来有些不明真相的作者写道,适中楼1947年还在营业。其实,这时已经是这个仿冒的“永记适中楼”了,并非杜胖子的原版适中楼。

二是发明了鱼香味。据说,鱼香肉丝就是杜胖子发明的。这个发明可不得了,鱼香味和家常味、麻辣味一起,作为川菜几个最有特色的基本味型之一,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川菜的几块基石。鱼香味,也是川菜几种基本味型中,唯一说得出发明者名字的味型。

三是完成了成都、重庆两边川菜的融合。在适中楼,除了杜胖子本人是大厨,他还引进了成都的孔道生、谢海泉等名师,借鉴了成都川菜几十年的精华,完成了川菜的最后定型。

四是培养了一批名师,让川菜得以开枝散叶。杜的高徒廖青廷、熊维卿、曾亚光等,后来都成为川菜泰斗级人物。2014年11月底,重庆小洞天搞了一场纪念川菜泰斗曾亚光10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主理小洞天厨政多年的特级厨师曾亚光,就是杜小恬的高徒之一。这天,曾的徒弟、徒弟的徒弟、徒弟的徒弟的徒弟济济一堂,各自献艺。

◎ 从“姑姑筵”说起

川菜餐馆玩文化,必须说说黄敬临和他的“姑姑筵”。这是极少数同时在重庆、成都都有店,并且声名显赫的川菜餐馆。

“姑姑筵”,成都名菜馆,由曾经当过射洪、巫溪和荥经县长的黄敬临创办,后迁往重庆,黄老太爷也于1939年在重庆去世。

黄敬临,很多文章把他名字都搞错了,写成“黄晋临”,而且说他是晚清进士、御厨,这更不符合实际。真实情况是:黄敬临是成都华阳人,生于1875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黄由于研究烹调出了名,还被当时的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聘为烹调课老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黄卸任巫溪县长回成都,开了他的第一家店。店设在成都少城公园,店名“晋龄饭店”,谐音敬临,所以后来有些文章把他名字误记为“黄晋龄”,其来有因。

关于御厨一说,也是有典故的。1935年,蒋介石第一次到成都,刘文辉让黄敬临办席。席间,按照黄的规矩,每桌的大菜都由他亲自端上桌,并介绍这菜的特点。这回,黄端菜上桌时,蒋吃得大快朵颐,表扬道:清宫御厨,也不过如此。于是以讹传讹,“御厨”之名就此传开。

黄老太爷当然是有文化的人,他的文化,通过“姑姑筵”的对联,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在成都的“姑姑筵”,有这样几副对联:

提起菜刀,拿起锅铲,自名锅边镇守使
碗有佳肴,壶有美酒,休嫌路隔通惠门

统领伙夫几十名,攻打甑子场,月月还须说铜板
可怜老汉六四岁,揭开锅儿盖,天天都在闻油汤

由锅边镇守使加封煨炖将军,这个官衔硬比他们阔气
有庙上太老君保佑饮食菩萨,今年花会该要显点神通

叹老夫无命做官,才租这大花园承包酒席
替买主下厨弄菜,好像是巧媳妇侍奉公婆

可怜我六十年读书,还是当厨子
能做得廿二省味道,也要些功夫

后来,黄敬临把“姑姑筵”开到重庆后(“姑姑筵”重庆店,在当时的重庆公安局不远处),在门口又贴了一两副很好玩的对联:

流落到贵码头,装一个扭扭捏捏新嫁娘,杀鸡为黍
公安局大门口,来几多漂漂亮亮高贵客,下马闻香

营业税印花税、席桌捐红锅捐,这起去那起来,弄不清楚
蒸公鸡炒母鸡、炖牛肉烤猪肉,肥的精瘦的嫩,都要整齐

瞧瞧人家这文化整的,这才叫文艺范儿,不但功底深厚,还显出幽默洒脱。现在那些餐馆门口贴的那些对联、大堂里面贴的那些什么什么赋,真的是差距太大。

◎ 从麻辣说起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除了川渝,其他很多省份的朋友,能接受辣,却吃不惯麻。花椒,几千年来都是中国传统菜里面的主要调味品之一,《诗经》《楚辞》里面就多次谈到花椒。多种史料记载,民国以前,连江浙等地,花椒都大量被使用,怎么到了近几十年,除了川渝吃货们依然趋之若鹜,其余各地反而对花椒敬而远之了。

辣椒,明朝才进入中国,汤显祖《牡丹亭》里面就有“辣椒花”字样,是作为观赏植物出现的。清初,陈溟子(一说作者名为“陈溟”)的《花镜》一书提到辣椒入菜(“冬月可代胡椒”)。明末清初被移民带到西南,贵州人也把它端上餐桌,然后被四川吃货的筷子发现。

但是,对辣的喜好,也一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变的追求。宋朝尤为明显,“辣脚子”“辣菜”“辣菜饼”“芥辣瓜儿”等辣味菜,在汴梁、临安的餐桌上比比皆是。

宋朝的辣味,主要来自芥菜和姜,所以有芥辣和姜辣之分。

自从辣椒的辣被发现后,在四川、重庆,辣椒被广泛应用。咸丰时期,出现辣豆瓣,这是川菜转型的大事件,但是,直到清末民初,清淡还是成渝餐桌的主流,尤其是上档次的席桌,基本上不见辣椒,只有民间家厨,才麻辣并行。

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成都通览》,里面记载的1328个菜中,只有30多个麻辣菜。

到抗战时期的重庆,川菜体系已成,但是,从当时留下来的适中楼、白玫瑰、凯歌归、小洞天、颐之时等名店的代表菜品看,麻辣菜品占不到1/5。

抗战期间的重庆人,口味也没有那么刁,川菜以外,各种菜系的馆子满街都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当时重庆的中西餐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单显示,这一年重庆城区共有餐馆260家,其中川菜馆只有110家,其余则是江浙菜、北方菜、粤菜、湖北菜、河南菜、鲁菜等。

可见,麻辣,从来都不是川菜的主流,老重庆人的筷子,也不是只会伸向辣椒。

川菜虽然不只是辣椒,但是麻辣却成就了川菜。川菜是唯一一个“善用麻辣”的菜系。请注意“善用”两个字的词义,就是说,该用才用,而且要用得好、用得巧,不是乱七八糟一堆花椒、辣椒撒下去,这种做法,实在是败坏我大川菜之名。

但是,“善用麻辣”,也不能理解成“少用麻辣”。重庆辣子鸡,一盘子都是辣椒,应该算是把辣椒之香辣推到极致的代表作,你能说这不是“善用麻辣”吗?只要用得好吃、用得有创意,就是“善用麻辣”。

前面所说杜小恬杜胖子创造的鱼香味型,也是善用麻辣的代表作。以前的大师,都讲究麻辣适中,诸味协调,对中庸之道理解得非常到位。

现在重庆的很多江湖菜,滥用麻辣,把重庆人的舌头搞得六亲不认、只认麻辣,这也真是罪过呀。麻辣之外,我们也应该多一些追求,看着那些老重庆的活色生香的老川菜菜谱:菊花燕菜、蝴蝶海参、荷包鱼肚、绣球干贝、玻璃鱿鱼、茄汁鱼脯、太白鸭子、金钱鸡塔、樱桃肉、原笼玉簪、桂花蹄筋、鱼香酥皮兔糕、鸡茸葵菜、玲珑鱼脆、眉毛酥、玫瑰紫薇糕、梅花饺……

口水忍不住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