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这一切很快就传到了桓玄的耳朵里。
他大喜过望,随即趁热打铁,对群龙无首的北府军展开了大清洗。
吴兴太守高素、冠军将军孙无终、辅国将军刘袭(就是之前怒斥刘牢之的那位)、将军竺谦之等北府旧将先后被杀。
刘敬宣、高雅之和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司马尚之之弟),以及部分残存的北府将领刘轨等人联合起来,企图讨伐桓玄。然而大势已去,起事很快就宣告失败,刘敬宣等只能向北逃到了南燕(鲜卑慕容部,位于今山东半岛一带)。
至此,北府将星大多凋零,只有刘裕、何无忌等少数几人因早早地与刘牢之划清了界限,又自动退出了军界,显得毫无野心,得到了保全。
不仅如此,桓玄还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像刘裕这样的人,既能打仗,又不是刘牢之的党羽,用来安抚北府军余部,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公元402年5月,刘裕辞职回乡仅仅两个多月后,就被桓玄再次征召起用——任命为抚军中兵参军。
整个事态的发展与刘裕之前的预判,竟然如同一套模具做出的工件一样分毫不差!
这,就是他的眼光。
他绝不仅仅是个气吞万里如虎的军事天才,更是一个算尽万事如神的谋略高手!
这次,刘裕接到的任务是率部前往东阳(今浙江金华),讨伐孙恩的余党卢循。
看到这里,各位也许会有个疑问,孙恩呢?
孙恩已经死了。
不久前孙恩趁着东晋内部争斗不已又再次登陆,进攻临海(今浙江临海),被临海太守辛景打得大败。
曾经横行天下的孙恩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手下,无疑会有那种“曾经的首富付不起首付”的强烈挫败感。
他心灰意冷,竟投海而死!
当然,在那些信徒眼里,孙恩并没有死,而是成了“水仙”——注意,不是那种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啊。
之后孙恩的妹夫卢循成了新的首领。
卢循出身于北方名门范阳卢氏,由于过江较晚,加上其祖上又曾出仕过北方胡人政权,到南方后卢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只能和孙恩这样的平民家族通婚。
和为人苛刻的孙恩相比,卢循的性格更为温和,孙恩曾多次要滥杀无辜,都被他阻止。卢循救了不少人,因此他很得人心。
孙恩死后,他不仅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声势反而更大。
此时,桓玄因刚执掌东晋朝政,一时腾不出手来对付卢循,只好暂时采用怀柔政策,封他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
小小的太守不可能满足卢循的胃口,不久他再次造反,进攻临海、东阳一带,一路势如破竹——当然,这是在遇到刘裕之前。
刘裕出马后,卢循的好日子就彻底结束了。
卢循连战连败,在苦苦支撑了一年多后终于再也挺不住了,不得不从晋安(今福建福州)再次下海,往南逃窜。
刘裕大获全胜,胜利归来。
在途经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他见到了自己的老搭档何无忌。
何无忌是来劝他造反的。
因为,就在他出征的这段时间,东晋朝中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桓玄刚掌权的时候,深受苛政之苦的士民百姓都对这个新任领导人充满了期盼,一度民意支持率极高。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如果说司马元显的执政水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那么桓玄就是糟糕透顶!
如果说司马元显的执政水平可以说是低到了海平面,那么桓玄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当时三吴遭遇灾荒,很多百姓不得不外出谋食。这种流离失所的景象,显然与桓玄所标榜的“盛世”不符,于是,桓玄严令地方官必须将这些流浪乞讨人员遣送回家,但又不拨出足够的粮食来赈灾,导致无数百姓饿死。
他最大的特点是爱做表面文章,几乎不干实事:
为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他多次上表,请求辞职,同时又让朝廷下诏不准;
为显示自己的积极进取,他上表要求北伐中原,朝廷当然还是下诏不许;
为显示自己的明察秋毫,他喜欢咬文嚼字,在小事上大做文章,对大政方针却毫无建树;
为显示自己的勤于政事,他朝令夕改,让下面的人根本无所适从;
……
天下人对桓玄无不大失所望,怨声载道。
一直在用放大镜密切关注朝局动向的何无忌从中看到了机会,特意赶到山阴,向刘裕建议:不要回去了,就带着这支打卢循的队伍起兵反桓玄!
不过,如果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充分的准备,就连造房也不一定能造成,更何况是造反这样的大事。
因此,刘裕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悄悄地与自己在山阴的一位朋友孔靖商量。
孔靖反对说:这里离建康太远,起事不太容易成功。而且桓玄还没有彻底暴露他的不臣之心,现在就反对他号召力还不够。不如等他篡位后,我们在京口举义!
经过一番权衡,刘裕最终决定采纳孔靖的意见,暂不行动。
随后,他率部回到京口,把兵权交还给北府现任领导人桓修。
他也因此给桓玄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这个刘裕,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不恋权,不贪功,仿佛地上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真是个让人放心的好干部,将来我当皇帝后可以大胆地使用!
当皇帝?
是的。
这时,他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自己上位的禅代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