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开端:从伊甸园到雅典学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苏美尔文明

如果把地球诞生至今的时间压缩成一年的话,那么,我们人类的先祖与类人猿大约是在12月31日傍晚6点左右才分道扬镳开始向人类进化,而后又过了将近6个小时,在这一年即将结束的最后40秒,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才呱呱坠地。

尽管人们对于文明的定义可能还有这样或者那样不同的看法,对于人类历史的认识也肯定会随着新的考古发现而有所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对于人类文明最早的诞生地还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当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类还生活在简陋的茅屋甚至洞穴之内的时候,在今天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下游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Mesopotamia,意思是两河之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开始出现,人类的第一个文明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

苏美尔文明(约前3500年),的红点为当时已经出现的城市

经常在电视新闻上关注国际形势的人,对伊拉克这个国家的基本样貌应该不会感觉太陌生。这样一个满目荒凉、干旱、草木不生、甚至连石头都没有的地方,很难让人相信竟然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一年之中可能会连续八个月没有降雨,最热的夏天温度会达到50℃。而雨水的出现往往是猝不及防的,眨眼之间,泛滥的洪水就漫过河滩,吞没了土地和家园。很显然,这里不大适合人类的定居。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就在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外表之下却蕴含着一片极为肥沃的土壤,泛滥的洪水年复一年地为它增添肥力。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一个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是从哪里来的民族流浪到了这里。他们有着与生活在周围的其他民族很不一样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按照今天学者们的考证,他们既不属于主要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方向的原始印欧人(Proto-Indo-Europeans),也不属于主要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西南方向的闪米特人(Semites)。甚至他们的头发的颜色也与邻居们很不一样,邻居们都把他们称为“黑发人”。其中的某个邻居将这个绰号读作“Shumer”,这个发音以后被大家普遍接受,就成为这个民族的正式称呼,叫作“苏美尔人”(Sumerians)。

埃什南纳(Eshnunna)出土的正在祈祷的苏美尔人像(约作于前2700年)

表现耕作场景的苏美尔印章(约作于前2100年)

苏美尔人到来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地方所埋藏的秘密。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粮食收获的总量竟能够达到播下种子的数十倍!当然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收获并不是无条件的。苏美尔人必须组织起来以克服缺乏降雨所造成的困扰。他们在强有力的人物——国王——的领导下,通过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在荒野里开掘水渠,让河水即使是在旱季也能不停地滋润着土地。

表现苏美尔首领乘船巡视的印章

拜这片土地所赐,在人口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收成大大超过所需。于是有一部分人逐渐脱离了农业生产,他们聚集在城市里,过着与农业人口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有的帮助国王管理城市,监督他人劳动。有的成了专门的手工艺人,依靠精湛的手艺同样可以换得足够的粮食。

苏美尔人用鸵鸟蛋制作的罐子(约作于前2600年)

为了便于用这些根本吃不完的粮食去交换其他民族才拥有的稀有物品,城市管理者发明了特别的记录符号——文字。最早的文字是图画式的。但很快,他们改进了文字的形式,使其不仅可以表意,也可以表音;不仅可以用来计数,更可以用来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由于缺乏其他合适的载体,苏美尔人将文字用削尖的棍子楔写于泥板之上,以其独特的形式获得了“楔形文字”(Cuneiform Script)的称号,成为中东多个文明的共同文字祖先。

苏美尔泥板书(约作于前3100—前3000年)

对于慷慨赐予他们一切却又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老天爷,苏美尔人的内心里充满了感激、恐惧、敬畏和崇拜之情。他们为老天爷建造了宏伟的神庙。没有木头和石头,他们就把泥巴与茅草掺和在一起做成泥砖,表面则用镶有小石子的“土钉”或者涂上沥青来加以保护和装饰。他们“编造”了包括上帝造人和大洪水在内的各种神话故事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创造”了伊甸园。

护外表的“土钉”大约有10厘米长一座苏美尔神庙遗迹,用来装饰和保护外表的“土钉”大约有10厘米长

尼尼微出土的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片段,讲述了大洪水的故事(泥板约作于前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