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解谜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是什么东西呢? 前后出现三次,简直是贯穿《红楼梦》的一条线索。本书后面基本上是按照原著行文顺序解读的,这里干脆单独挑出来,打破原著行文顺序,三次场景汇在一起解析一下。
太虚幻境,就是每个众生的“本地风光”。没有信根的人,是不相信的;准备求道的人,只能听人家(包括佛经、公案等)讲是怎么回事,其实自己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过来的人,是体会了的。太虚幻境在《红楼梦》里的三次出现,就是分别比喻修行人对于本地风光的结缘、入门、体悟。
太虚幻境显得非常神秘。说它有,却虚无缥缈、不可把捉;说它无,种种妄情便是从它里面化生出来的,修道到了后来,很多女子仍要返归太虚幻境“销号”。这种情形便是佛教所说的“真空妙有”,也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太虚幻境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跟随一僧一道来到太虚幻境,比喻前世善根成熟,这辈子遇到相应的法缘。这时牌坊两边写的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思是说这世界你把它当真了,它就真了,其实还是假的,你无中生有了,它就有了,其实还是空的。这种强调“空”“假”的观念,属于佛门的初步教学。这次只是结缘,没有进去,初步知道,原来人心里还有这些名堂好玩,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原来里面的世界更精彩。
这种结缘意义非常大,举凡世界上的一切学问,凡是开始把人往内心引的,不管正道还是歪理,都有它的某种妙用,大可不必因为见解上的差异,就动辄乱扣帽子攻击人家。
第一次见识太虚幻境,领路的是一僧一道,这两位在甄士隐眼里是高人,但甄士隐一时还有太多牵挂,没法跟着他们走,只是被他们吸引了注意力而已。这里的道士并不是真的道士身份,只是喻指佛教中的有为法部分,一僧一道,即是比喻在甄士隐心目中,佛法是半有为半无为的。这是依据《维摩诘经》里讲的,菩萨修行,“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红楼梦》里,有时候是和尚单独出场,有时候是道士单独出场,有时候是二人一起出场,就是要以和尚比喻究竟、无为,以道士比喻善巧、有为。比如,佛教有些法门,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程序,次第而修,那这是有为还是无为呢? 在旁观者看来,可能就是半有为半无为的,在有为的背后,贯穿着无为。
有人说《红楼梦》是在讲丹道,其实《红楼梦》是以佛教为核心的,极少涉及丹道的东西。当然要说到丹道,依区区之见,那是有上中下差别的,通常理解的什么寻草烧茅、炼金炼铅、打通二脉甚至房中之术,在号称“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里早就被否定了。结合后来的丹道祖师吕洞宾、张伯端、刘一明等人的著作来看,真正的金丹大道,要在心上用功,心才是一切秘密的宝藏。《红楼梦》借用“贾敬”(谐音“假径”)服丹暴毙的例子,来提醒修行人,不要死在小道上。
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是正式入门了,开始领教佛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系列开示。入门的时候,佛说,烦恼无尽啊,一切都是因为“执著”引起的啊,执著就是情,情就是执著,无量无边的众生迷在里面,造下种种孽业: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也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这次只是入门,并不是究竟,好像“孽”“情”都是确定真有似的,好像都有很大的问题似的,所以要等到第三次进去,换了一副对联,才明白佛说的,这世界本来没事,一切法当处解脱,烦恼本不异菩提。
这一回里,警幻仙子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讲解修行人的心理主要有哪些死结,二是通过“法喜”引导贾宝玉从世俗欲乐里脱开,转向对三宝的清净欲乐。
贾宝玉偷看的正册、副册、又副册,评价了各个主要女子;舞女们所唱的《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进一步地作了评价。这些都是讲解修行人的心理主要有哪些死结。
这些讲解,贾宝玉一时无法领会,因为才刚入门,对于佛法,没有从内心深处生起真正的热爱之心。就像一个嘴巴上表示要接触佛经的人,他可以捧起一本佛经看一会儿,但是,内心深处其实未必有什么触动,因为他还没有亲自体验到甜头。接下来,就需要“法喜”了。
法喜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亲自体验到身心的愉悦,证明佛说的某某道理、或者某某法门,原来是真实不虚的,佛没有骗我。有了这种愉悦,他会从内心真正生起动力,不用别人督促,也会用功。孔子说过类似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是说,只有有了法喜,才会真正走在道上而不回头。《维摩诘经》上讲:“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法华经》也说了“火宅三车”“化城”之类的比喻故事,用意是什么呢? 佛说,是为了引导大家继续前进,总是让你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玩的,等福德智慧累积到一定时候,机缘成熟,才知道宝贝不用到处找。
古人说饥来吃饭困来眠,听起来简单,但不经过一番大折腾,恐怕不会甘心的。所以警幻仙子告诉贾宝玉说:
今既遇尔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子独为我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故引子前来,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世之情景呢?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修行的路上会有各种美妙体验,经历了这些法喜,对于尘俗的五欲之乐自然就看淡了,等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自然就死心了,就可以回归平凡,原来世间万法跟实相不违背,原来大道这东西真的是人人有分,也就不用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了。上面引文里的“宁荣二公”“兼美”“可卿”等人名含义,本书后文会有专门解析,这里暂且略过。
太虚幻境明明是仙境,这次在宝玉的眼里,却到处都是“情”:(1)他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受了“秦”(情)氏的引领;(2)追随的是绝色美女———警幻仙姑,本来是要为众生“警幻”的,结果在宝玉的眼里成了绝色仙姑,这可以参考《楞严经》卷一阿难说自己出家的因缘;(3)进来了之后,连那些“大士”(菩萨)竟然也都是以情为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不过,这四位大士的名号,两个是含情的,两个是度情的,总体上是半凡半圣;(4)警幻仙子给贾宝玉喝的茶、酒,也都是以“情”命名的。
同样一个东西,不同的人,理解的可能不一样。
在清净的人眼里,世界是清净的;在烦恼的人眼里,世界是烦恼的;在想从烦恼转为清净的人眼里,世界是烦恼与清净掺杂的,而这,就是贾宝玉此时对佛门的理解。所以,他看到的太虚幻境,仍然以情为主。
第三次来到太虚幻境,是在第116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又要问时,那和尚早拉着宝玉过了牌楼。只见牌上写着“真如福地”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门上也横书着四个大字道:“福善祸淫。”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这一次是和尚领进去的,不再是追随美女进去的,不是“情”了,是真净、无为,所以回目使用了“悟”字。从报恩来看,这个时候是真正报恩了,报佛恩,报父母恩。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是什么意思呢? 不再追随假的东西了,那么真的东西自然就出现了,就像苏轼《后赤壁赋》说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个在佛门的术语,就叫“一真法界”,一切都是真的,一切都不虚妄。被假的东西牵着走的时候,一假一切假,所以是凡夫;不被假的东西牵着走的时候,一真一切真,所以是觉悟。佛说了许多年的“无常、苦、无我、空”,后来则告诉徒弟们,那是为了引导你们,方便说法,现在我再说另一个版本的“常、乐、我、净”你们听听:
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大般涅槃经》)
一味地往“无常、苦、无我、空”那边跑,就容易跑岔路了,可以修定修得很厉害,可以解脱肉身执著,但跟无上菩提还隔层皮,到了一定的时候,要懂得调整调整。佛说,他要讲的东西很微妙,一不小心就有人抓住只言片语跑偏了,所以叫人“依义不依语”。在《大般涅槃经》(北本)卷第三十三———卷第三十四里,佛举了一些“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定言……”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况。
“福善祸淫”以及那副对联“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可思议”“一切法当处解脱”,换成《金刚经》的说法,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用多想了,想也想不清楚,世上一切的一切,自然有它的因果秩序(六祖称为“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不要再以为自己的大脑是银河超级计算机。不想了,反而清楚;想了,反而糊涂。这像个悖论,鸠摩罗什的徒弟僧肇专门写了一篇《般若无知论》,来解释这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