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国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坤兴拜师

东城门顺军步兵营内,李岩见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已经开始疯疯癫癫的了。于是下令让士兵将其绑住,准备带往京师再行医治。

李岩放眼望去,四周尽是残肢断臂,横尸伏地,血流成泊。

仅仅数百息功夫,四门三军已然损失惨重,几近于全军覆没。那边死了一位将军,这边又疯了一位将军!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就是围城也有风险,得尽快撤兵,回去找军师细细商讨此事。大明国师在一日,顺军众将就命悬一日!

指不定哪天大明国师就为崇祯皇帝报仇来了!

想到这里,李岩忙令士兵吹响全军撤退的号角!

顺军听到命令,全都发疯般地往南营汇拢过去,生怕跑晚了明军杀出来。

西城门,刘无时站在城墙上不得动弹,适才的冲击力太大了!双腿疼得厉害,肌肉在不停地收缩颤抖,久久无法恢复。与此同时,怀中还有两个昏迷的孩子。

副将、参军、主簿等人,见军师跟太子、公主落在了西城门附近。担心其安危,又见顺军匆忙撤退,于是骑着马领兵前往支援。

城墙上无论兵民,尽皆看得如痴如醉,神之向往。

众人见顺军溃逃,喜悦之心悄然于胸,仿佛就是自己将贼兵击杀的一般。全都一脸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一幕,想象着如果换成是自己,那又会是何等的威风!

如果换成是自己,直接飞到天上,会不会就此得道成仙?如果换成是自己,便能驰骋天空,一日之内游遍五湖四海,天下之大尽可去也!

不提观众如何兴奋,刘无时缓了一口气后,忙点了腿部梁丘、中都两处穴道,减轻腿部压力,缓解疼痛。

稍稍移动了一下,恢复行动后,按住两个孩子的人中,将其唤醒。

太子朱慈烺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往地面一看,观其腿在否?

朱媺娖则望着竭力溃逃的顺军,浑身微颤,右手紧握,五指连心,仿佛做了某个重大的决定一般!

很快,坤兴公主转过身,跪在地上,明艳无伦的惨白脸庞上,透着坚定的目光,缓缓地说道:“国师爷爷,坤兴已是不足之人,今生不求其他,但求能为父皇母后报仇雪恨!恳请国师爷爷收坤兴为徒,修行仙法,无枉此生!”

太子朱慈烺见皇姐要拜刘爷爷为师,自然不肯落下,也一并跪了下来,同求道。

看着两个孩子如此行径,刘无时并不意外,只是思索起其中的利害关系。

在明朝,“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并不是开玩笑的。

苍天掌管一切;大地生育万物;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亦为父!

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在古代,是密不可分的一种关系。一旦定下,基本上便是一生的存在。

举个例子,明初期,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子朱允文继位,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不从,起兵谋反,而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方孝孺早年拜师大儒宋濂,就是那个南科北场的主考官。

后来燕王谋反成功,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唯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

众所周知,九族为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第十族便是门生。

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儿之子、己之同族,母族三是指母之父、母之母、从母子,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这九族再加上师生合称为十族。

刘无时看向二人,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二人可要想好了,此事绝非戏!贫道乃方外之人,这一拜便是要皈依道门了,自此了却尘世,无牵无挂!”

太子朱慈烺一听,顿时犹豫了,取舍不得,急得没了主意。

坤兴公主朱媺娖听完,倒是神色欣喜,觉得正合心意,忙三叩九拜,实行拜师大典中的其中一项。

刘无时见这孩子心智坚定,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其天赋不亚于自己前世的小龙女,于是双手扶起,微微点头说道:“汝且起身,今日之事贫道应下了,等改日举办完拜师大典,吾正式收汝为徒!”

坤兴听了,无与伦比的面庞上,再次燃起了新的希望!

至于太子,是未来的大明天子。刘无时是不会收徒的,天子向来只有拜师之礼,而无拜父礼节。当然,石敬瑭除外。

刘无时对着太子颔首说道:“你我虽无师徒之缘,但却有师生情分。殿下若是愿拜吾为师,自当尽心教也!”

朱慈烺见正合心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深深施了一礼,叩首言道:“老师在上,受学生一拜!”

刘无时用一双粗糙的老手,扶起太子,甚为宽慰。

副将等军官登上西城墙,见公主殿下跟太子殿下在举行拜师礼,不敢打搅。均屏声息气,静做见证。

过了小片刻,见太子跟公主已经拜国师为生为徒,忙齐上前祝贺。

三人受了众将的头,然后望着远去的顺军,刘无时发话了。

“参军何在?”

“末将在!”王奉忙上前静候军师号令。

“令汝速往城中张贴告示,全军申时开拔,前往蓟州与总督大军汇合。民众有愿前往者,可同去!”刘无时告诉道。

众将一听要弃城了,于是纷纷问道:“若是贼兵再至,城中百姓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刘无时早想到了,于是从袖中口袋掏出一张告示,递给参军,告诉道:“将此告示贴在城门之上,此乃吾亲笔所书。”

参军一脸疑惑地打开告示,只见上面果真盖着国师的大印,于此同时还有盖有玉玺。上书云:若有取城者,需无害于百姓!若犯,吾亲往灭之,堕入轮回,永世受劫!

众将看完这副告示,纷纷放心。经刚才那一幕,别说是顺军对国师有了心里阴影,就连城上的明军见到国师都敬若神明,其所令不敢有丝毫懈怠!

“副将何在?令汝整顿大军,未时之前,需严阵以待,准备开拔。”

“末将得令!只是一些士兵城中携有家眷,如何处理?”姚鉴随后开口请示道。

刘无时当下告诉道:“告诉众将士,若有愿前往者,到了辽东,分房分地。若不愿前往者,除去兵籍即可!”

“末将这就去办!”副将姚鉴得了主意,迅速集合四城守军,暂且不提。

最后轮到主簿赵枀,令其清点营中兵马钱粮,征召民夫,筹备军需。

主簿赵枀虽然刚得了1500两银子,但对于两千大军来说,还是不够看!正欲哭穷,忽见城下来了数十人请见国师。

刘无时一看,只见昨个出门之前,遇到的那位梨园老板也在其中,便知有人送银子来了。于是示意士兵放其上来,不等众人开口,指着主簿言道:“尔等心意本军已然晓得,具体事宜就找主簿大人相商吧。”

说完便带着太子跟公主,转身离去!

众人不敢阻拦,忙扣头恭送。待国师走后,纷纷围住主簿大人,互相竞价。

通州距离蓟州七十多公里,两日即到。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甚慢。这会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宁远总兵吴三桂还不知道京师已经沦陷了。两路大军正在以日行数十里的行军速度,前后赶往蓟州、玉田。

京师三月十九日沦陷,蓟辽总督王永吉是二十三日得知的消息,那时才行军到蓟州盘山一带,距离京师还有两百里路。

而同年春,明崇祯帝下诏加封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四人为伯爵,随后又下诏王永吉和吴三桂,放弃宁远迅速回京勤王,显然崇祯帝很清楚,关宁军中最倚仗的是辽东兵,也只有辽东军才有逆转局势的可能。

四路大军最终只唐通一人到达京师,不过很快就被李自成率领的大军击败,投降。

吴三桂收到诏书后,却坚持蓟辽督师王永吉,与辽东巡抚黎玉田进行军事调度,日行十余里,率两万关宁铁骑后至。总督王永吉则带领一万轻骑兵先一步出发了!山海关总兵高第留两万步兵守关,防止建奴来犯。

两人之所以走这么慢,是因为每年开春,后金骑兵都会绕道蒙古,进关掠夺一番。如此,只要以逸待劳,便能坐收渔翁之利。况且奴酋黄台吉曾多次率八旗兵入关,都未曾城防坚固的京师,更别提一伙农民军了。

因此只有能得沉住气,一举扫荡寰宇指日可待。

谁知......谁知......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失足成千古恨!

刘无时算了一下时间,今天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

行军两日后,正好与蓟辽总督王永吉的一万大军汇合。

王永吉这个人,忠心是有的,名气也甚大,在明末有着“北王南史”的称号。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合称明末南北两大重臣!名声虽然在外,但战略水准还不如被“传首九边”的前辈熊廷弼。

人家还能提出相应的战略来,防守老酋努尔哈赤入关。只是由于经抚不和,被东林党人、兼辽东巡抚王化贞给架空。王化贞就是提出每年花40万两,雇佣蒙古兵灭建奴的那位!

最后这两个人都被崇祯皇帝给杀了!总督熊廷弼下次最惨,因为没钱贿赂东林党,然后落了个“传首九边”的下场。

当时袁崇焕刚上任辽东,还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官。袁崇焕上任之前,曾在天牢请教过前老辈熊廷弼。谁曾想,一转眼的功夫,已是天人永隔,且落得如此下场!袁崇焕甚是伤心,后来还上书为熊廷弼辩解!

思绪走的有点远了,刘无时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总兵府。

整理完后世的记忆,刘无时对王永吉的评价是后勤满分,军事不及格,忠心90分。

回到府中,从包袱中取出一根金条,交与太子,令其前往城中买几名丫鬟过来,照顾其皇姐的饮食起居。

太子朱慈烺见老师给自己布置了第一道作业,开心地接过金条,带着府中八名卫兵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刚收的女徒弟朱媺娖,前后两次失血,几近昏厥。刘无时担其年幼,力不能支,于是将体内最后的七年内力输入其身体各处,予以补充元气。

“师父,怎么感觉暖洋洋的,我也有法力了吗?”朱媺娖感觉像上次一样,身体迅速变暖,浑身麻酥酥的,于是好奇地开口问道。

刘无时收了功,笑着说道:“这不是法力,而是内力。等你身体恢复了,为师再传你练气法门。”

朱媺娖一听,开心极了,回过头来笑嘻嘻地问道:“师父,是不是练出内力就能像您一样腾云驾雾了?”

刘无时没好气地,轻轻在其头上敲了一下,回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听了师父的话语,朱媺娖早已沉在美好的想象当中,无法自拔。

(作息调整,以后晚上7点上传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