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客中初夏[1]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2]分明。

更无柳絮随风起[3],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1]客中初夏:客中,旅居外地。这首诗蔡正孙《诗林广记》题作《居洛初夏作》,应为诗人隐居洛阳时所作。

[2]转:更。

[3]更无句:化用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宋哲宗元祐时期主持朝政,基本推翻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封温国公,后人称“司马温公”。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并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赏析】

熙宁四年(1071),诗人判西京御史台,此后客居洛阳十五年。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在洛阳所见的初夏景色。雨后初晴,天气清和。诗人住宅正对面的南山,因为云消雨霁而变得更加分明了。此时春去夏来,枝上柳绵早已吹尽,再无随风飘转的柳絮,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朵朵尽力向阳的葵花。

诗中一句一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洛阳初夏图。不过,诗人想要表达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故上书请求外任。因此,诗歌的后两句,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意思是说,我不是那随风飘扬的柳絮,而有自己坚定的立场,是不会跟着王安石新法的脚步亦步亦趋;我会永远像葵花向日一般忠于国家,为朝廷奉献一生。

诗人用葵花象征自己,表达了忠君爱国、系念天下之心。这一象征手法,对后人也颇有影响,如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向日葵》:“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也是表明自己忠于皇帝、忠于国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