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中国经籍

本章讨论的是一个最古老的课题,但也是一个十分现代的课题,因为,尽管这个民族正开始把他们的目光转向西方国家、转向未来去寻求他们的理想,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的古代典籍依然对整个国家和个人发挥着深远而独断专横的影响,不管这个人是饱读诗书,还是目不识丁。

在讨论这些典籍的时候,我将努力让读者清楚地看到,它们在今天的思想家和学者的评价中所占据的位置。这样的位置跟从前比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因此我觉得,使用现在时态来描述它们的历史和传授之道不无道理。

这些著名的典籍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经书,尽管不是神学意义上的经书。有些外国作者甚至称之为中国的《圣经》,尽管那将赋予它们一种特殊的荣誉,而中国人自己却从来不曾赋予它们这样的荣誉。

这些史籍从来没有自称对人类思想中提出的某些重大问题给出任何答案,也不曾自诩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关于未来的任何重大问题。绝大多数人中国人都目不识丁,遇到道德问题不可能去查阅和参考这些经籍。就连那些把其中的每个字都背得滚瓜烂熟的文人学士也发现,它们满足不了自己精神生活的需要。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家里供奉着菩萨,像粗鲁无文的平民百姓一样对之焚香膜拜。这些经籍不是我们所说的宗教书,没有人认为其中包含了神的启示。它们包含了一套伦理体系,在赋予中国人关于善和道德的崇高理想上,这一伦理体系有着巨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点,它们才在中国人的评价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

中国还有大量其他的书籍,涉及的题材五花八门,但没有一本拥有经籍的声望和权威。每个社会成员都对这些经籍抱有莫大的敬重;耕田种地的农民敬重它们,尽管他们只是在束发启蒙的年纪看过这些书;靠最繁重的劳作挣得日常生计的苦力敬重它们,尽管书里面的文字他们一个也不认识;最有才华的文人学士也敬重它们,他们靠研读这些经籍赢得自己的功名。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书渗透到了整个民族中,俘获了各个阶层的头脑和想象力,其方式在中国之外的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或许《圣经》除外。我们大可不必对此感到吃惊,你只要想想,它们对中国人来说是什么。将近两千年来,它们一直是这个国家所使用的唯一的教科书。不允许其他任何书籍与它们竞争。

代复一代的中国人都承认这样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古往今来的所有图书,没有比这些经籍更适合成为国家指定的教科书。千百年前,中国的小孩子便在拂晓时分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望着熹微的晨光正将黑夜的暗影从屋内驱赶出去。他们必须马上起床,因为学堂的大门已经打开,先生正在等着他们,早晨的阳光开始掠过整个村子,照进树林,用一抹金色的笔触点亮教室那阴沉暗淡的四壁。想到先生那张眉头紧锁、目光严厉的脸庞,孩子们便一跃而起,翻身下床,不消几分钟的时间,他们便走在了上学的路上。远处的山峦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格外醒目,但平原依然处在朦胧未明的状态,昨夜残存的暗影挥之不去,似乎很不愿意在新的一天到来之前悄然消散。

正当这些学童们匆忙赶往学堂的时候,另一些孩子也出现在狭窄的乡村小路上,出现在那棵亭亭如盖的榕树下,早晨的阳光轻抚着榕树那茂盛的枝叶,使之闪闪发光,似乎在向它示爱。很快,阴郁沉闷的老学堂里便响起了孩子们的朗朗书声。

孩子们手里捧读的书都是经籍。这些书看上去枯燥乏味,印刷粗劣,整本书中没有一幅插图使之更活泼一些。在潜心攻读的头四五年,孩子们对书中讲些什么懵然不知,先生也从未试图解释它们。对学童们来说,这些书太过深奥,就像你把柏拉图的希腊原文版著作塞到一个英国学童的手里,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书上字句的意思一样。

今天的学童所经历的学习过程,跟他们的前辈在一千年前所经历的完全一样。无论是课本,还是学习方法,都没有丝毫的改变。没有校董会开会并作出决定:它们已经过时,必须用更现代的新式教科书取而代之。甚至没有一个活着的人提出过这样的暗示。提出这样的异端邪说会让举国疯狂,并让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者和思想者心生反感。

这些教科书不仅在初级学校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受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当局的干涉。它们在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学者别指望越雷池一步。他根本不可能松一口气,把这些已经翻得破破烂烂、给他们带来无数伤心痛苦的教科书扔到九霄云外,并说:“谢天谢地,我已经受够了,要跟你们永远告别了。”不,同样是这些书,这些在他们束发启蒙时让他们愁眉苦脸、殚精竭虑的书,这些在他们做学生时让他们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书,也正是他们日后博取功名时要加以考核检验的书。而且,也正是他对这些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金榜题名,让他登上大权在握的位置,如果他有幸入主总督府的话,他的权力在他所统治的行省几乎是至高无上的。

一点也不奇怪,这些书对中国人来说是神圣的。它们不像那些识字课本和初级读物,当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时便把它们扔到一旁,以半带轻蔑的态度看待它们。它们会陪伴你直至生命的最后。别的书可以作为消遣来阅读,但对于思考和研究,对于精神的提升和崇高的理想,在他的想象里没有其他书能够取代这些经籍。

这些鼎鼎大名的经籍由9本书所组成,学者们称之为“四书五经”,在描述中,我们将遵循中国人给它们的排序。“四书”中最有趣、最重要的是《论语》,这本书由孔子的一些智慧而机敏的言论所组成,是由这位圣人的弟子们在他死后收集编纂的。从这本书的标题不难看出,它所论述的主题种类繁多,其中很多话题是由提问的弟子提出来的,他们要么是在某些让他们困惑的深奥问题上急于得到老师的启发,要么是想听听圣人对当时的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的看法。

在这些对话中,孔子提出了一些原则,它们不仅显示了他本人在精神上的伟大,而且还对无数代中国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起到了塑造民族思想的作用,并赋予这个民族以及各个阶层今天所抱持的崇高理想。他的全部学说可以说都浓缩在这区区几页纸中,包含了其思想体系的萌芽。围绕这些核心思想,发展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目的和高贵行动的源泉,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今天中国人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状况,其优劣长短、成败利钝,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过去的这位圣人和半人半神的英雄。我相信,仔细审视一下其中几个词句便可以证明这个说法是对的。首先,我将选择“天”这个字。不知何故,孔子羞于使用他之前的那些更古老的圣贤喜欢使用的“神”这个字。“天”这个字对他来说有着独特的魔力,尽管从他的言论来看,有一点很清楚:他从未完全摆脱与神有关的一些重要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他的人格观念因此蒙受了很大的阴影,尽管他把一些原本属于神的重要属性转移给了他自己的这个新术语。在他看来,“天”始终不仅仅是一种对人类的快乐和奋斗一无所知的物质力量。他总觉得,自己始终处在“天”的监督之下,只要得到“天”的认可,他就心满意足,哪怕人们不理睬他和他的学说。

有一次,当他想到自己毕生的工作并不成功时,他对一位弟子说:“莫我知也夫。”弟子问:“何为其莫知子也?”他的思想依然沉浸在失败感所带来的压抑中,于是答道(更多的是自言自语,而不是回答弟子的问题):“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对他来说,“天”是主宰道德领域的最高力量,惹老天不高兴就把一个人置于最可悲的境况,因为“天”的裁决是没有上诉余地的。他宣称,一个人如果违背了天意,茫茫宇宙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帮他了,这句话深深嵌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

自绝于“天”是最不幸的,其后果是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从宗教的观点看,结果是最具灾难性的。关于神的知识几乎完全从人民当中消失了,非人格的、不确定的天取代神的位置。诚然,某些仅仅属于神的特性被赋予给了“天”。生与死,灾难与幸福,王侯之尊与乞丐苦命,全都是由“天”安排的。人可以千方百计、图谋策划,但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那就由“天”来决定了。然而,尽管有这样的信仰,天只是头顶上巨大的苍穹,它可能会纠正错误,但对于人间的疾苦,它绝不会掉半滴眼泪,也不会感觉到丝毫怜悯。毫无疑问,孔子频繁地使用“天”这个字(但他从未试图给出定义),教导他的弟子们要谨慎对待灵性存在,从而导致中国学者和思想者在讨论宗教问题时主要持无神论态度。

孔子著作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字是“孝”。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中国长大成人,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美德究竟是如何通过这位圣人的教诲而渗透到整个中国社会。如果有人问你,中国人的生活中作为标志性的专有特征是什么,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一样严格要求的职责是什么,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是孩子们心甘情愿地给予父母的孝敬。

走在中国的通衢大道上,不断有宏伟气派、造价不菲的牌坊映入你的眼帘,那是为了表彰当地某个以孝敬父母而著称的人而建造的。没有比孝顺更受尊敬的美德,也没有哪种失职比有违孝道受到的谴责更严厉。孔子在他关于家的概念上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他定下了这样一项原则:孝敬父母是绝对必要的,不仅对于家庭的稳定,而且对于帝国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华民族信奉这一思想,就好像它是神的启示似的。

孔子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堪称天才之举,在某个灵感闪现的瞬间,他勾画了理想人的画像,他称之为“君子”。君子是一个有着崇高操守的人,他的道德原则支配和调整着他的生活。他处世行事决不违背仁爱的法则,即使在混乱和危险的时刻。他决不干卑劣或可耻的勾当,因为他的生活氛围是善。

这个完人的形象因为给出了另一种人的画像而显得更加醒目,这种人被称作“小人”。后一种人在行为和目标上与君子背道而驰,他们充当了背景上的阴影,凸显出君子品行的高洁和完美。这个高贵的概念,通过它所给出的一幅精美图画,描绘了人人都努力过上高尚的生活,从而对整个民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时代的士子,在掌握这些经籍的过程中,都被迫仔细研究这个完人,审视他的面貌特征,这样一来,他的肖像就被深深地印在了整个民族的脑海和思想里。一代接一代的人无疑都远远低于君子所代表的理想,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要不是有天才之手所画出的这样一幅图像,以弥补民族思想中由于神的缺失而遭受的损失,那么,整个民族的品格一定会降到更低。

还有另外两个字对孔子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他在这两个字的周围投下了大师智慧的光环。第一个字是“忠”。中国人常常被这个字所鼓舞,让它搅动民族心灵那缺乏活力的外表,释放出在表面之下休眠和闷烧的烈火。现实生活中的浪漫传奇,有哪一次不是由于它在生活中注入的侠义观念所引发的呢。人们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也没有想到战斗。很多士兵站在一座被围困堡垒的高墙之后,恪守这个能召唤英雄情怀的神奇的字,顶住了猛烈进攻所带来的压力,宁愿慢慢饿死,也不愿意投降。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献出自己的生命,接下来的历朝历代,人们被他的英雄故事所激励,把他奉为神,今天他在全国各地都受到崇拜,因为他对他的君主忠心耿耿。

另一个对孔子来说很有魔力的字是“诚”,一个非常美的字,但它几乎不指望在这个民族的伦理学中占据这样一个崇高的地位。中国人十分尊重它,这一点毫无疑问。任何时候,只要诚实性的问题岌岌可危,我都有机会求助于这个字,效果立竿见影。人们的眼睛顿时炯炯有神,就好像有突如其来的光亮从中闪现,难看的脸色也变得柔和起来。这位圣人在两千多年前阐述的思想,其神秘的影响力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使之随着这种思想所施加的魔力一起颤抖。孔子宣称,他搞不懂一个不诚实的人如何能够生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秘密。他还提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学说:诚实是天道运行所遵循的正道,如果缺乏这一美德,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这位圣人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似乎要超越他对那个被诚实所约束的人的构想,因为他最后声称,他已经可以和天平起平坐了,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一个神。

“四书”中的第二本是《大学》,内容涉及个人的培养,恰当的家庭管理,一个封建国家的治理,以及一个帝国的统治。这本书第一章开宗明义表达了它的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接下来它证明了,任何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认真诚实地经历了这些不同的进步,他最终必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统治者,不仅是他自己的小王国——他的家庭——的成功统治者,而且也是家庭之外的那个更大王国的成功统治者。本书的后来几章主要由一些国王和名人的睿智而精辟的言论所组成,为的是强化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学说。

“四书”的第三本题为《中庸》,据说是孔子的孙子撰写的。它是一部最复杂、最深奥的作品,它的主要论题是讨论美德的性质,以“君子”为范例。

“四书”中最后一本是《孟子》,主要讨论统治者如何遵照公平和正义的原则统治他们的百姓。跟孔子一样,孟子也不相信君权神授,他认为,可以剥夺一个坏君主的王权,可以把他的权力授予有德之君。对孟子来说,仁爱和正直的美德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到。孟子还喜欢讨论人性的问题,他认为孔子的理论是人性本善,他则认为人天生正直,他从以下事实来极力证明这一点:所有人的身上至少有四种道德品质,首先是恻隐之心(仁),其根源在于正直;其次是羞恶之心(义),其根源也在于正直;第三是恭敬之心(礼),它源自于与生俱来的分寸感;最后是是非之心(智),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引领人们认识善恶的洞察力。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让这些自然力量自由地发展,结果就是普遍的善。像孔子所描绘的“君子”,对孟子来说也很有魅力,他把所谓的“五种永恒的美德”与君子联系在一起,即: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后来成了一句谚语,每当是非对错的问题众说纷纭的时候,它总是被各个阶层都人所引用。

“五经”当中,就顺序而言第一本是《周易》。这是最值得注意的经籍之一,一部分原因无疑是由于它的深奥难懂,因为,作为本书论证基础的那些神秘线条及线条的组合,据说其中包含了宇宙论、哲学、占卜及其他秘术的所有奥秘,这些奥秘一直让最深刻的思想家和最渊博的学者也困惑不解。

至少在3000年的时间里,这部作品为中国人充当了哲学预测和风水占卜体系的基础,这一体系对这个国家的思想家有着不可抵抗的吸引力。然而,它的神秘符号和图示也一直被用于更卑贱的目的:大街上摆摊占卦的算命先生出口成章,告诉人们未来等待他们的是好运还是恶运,他们的算卦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毫无意义和荒唐透顶的线条组合。

第二经被称作《尚书》,这本书的基础是一些古代文献,它们讲述了中国自尧帝至周朝的历史(公元前2357~前627年)。其中很多古老的手稿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损坏散佚了,但那些幸存下来的被孔子加以搜集和编辑。他所掌握的81篇文献当中,现存的只有48篇。可以说,当一个历史学家想要描述那些古老时代的活动时,这48篇文献是他所能参考的唯一现存的信息来源。

第三经题为《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精神的影响非常大。组成这部作品的那些歌谣和颂诗无疑都是古代的民谣,像《荷马史诗》一样,通过口耳相传一代接一代传了下来。它们似乎是周朝初年(公元前1120年)由文王搜集的,并被谱了曲。我们如今所拥有的,只是最初文本的一部分。这些诗歌遗存被排列在各种不同的标题之下,比如国风、颂、大雅、小雅等等。它们从未上升到崇高的地位。其中有些诗篇古色古香,另一些缺少真正的诗歌韵律,全都缺乏那种激发人们英雄行为和高贵生活的力量和激情。

第四经被称作《礼记》,这是一本中国人打心眼里珍爱的书,因为它完全符合中国人内心的倾向和禀赋。据说是孔子撰写的,为社会各个不同阶层和各种不同境遇的人提供了细致入微的行为准则。人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应该表现出怎样的行为举止,好让他们不会因为违背任何礼节规矩而有失身份,这些全都有细致入微的规定,就连最愚钝的人也决不会误解。

在这本“上流社会指南”中,这位圣人并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可能会发现,他有很多东西要学,这些东西让他能够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日常生活,远非他的哲学教给他的那些东西可比。

第五经被称作《春秋》,一直被公认为孔子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的目标是接续《尚书》中的纪事,叙述接下来的242年,即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80年。这是一本极其令人失望的书,因为它丝毫没有显示出作者的文学才能。讲述某些国王的美德和恶行的故事时,不带丝毫感情,没有任何激情。这些关于古人生活的记录,跟列车员关于某些列车进站出站的流水账一样缺乏热情。作者仅仅给出了事件的大致轮廓,让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填充细节。这本书之所以幸存下来,仅仅因为作者的大名。假如是任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撰写了这本书,恐怕早就被人们弃之如蔽履了。

除了这9本普遍被视为经典的书之外,还有另一本孔子撰写的书《孝经》,也被认为跟上面介绍的几本书一样值得尊敬。它包含孔子与他的一位弟子之间的谈话,讨论的是孝的本质与起源,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一美德。很多大名鼎鼎的评注者讨论过这本书,尽管中国学者并不像对待上述9本经籍那样看重这本书,但他们依然愿意在中国经典中给予它一席之地。

西方学者在第一次读到这些书的时候往往极其失望。他们习惯逻辑思维的头脑总是带着一丝轻蔑看待这些书的作者处理大部分论题时的那种毫无条理、杂乱无章的方式。例如,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不是以意义深刻、逻辑严密的方式来讨论,而是在看上去偶然而随意的谈话中,以一种自由而散漫的方式抛出来。作者在处理这个古老帝国的古代史时没有运用任何批评能力。在记录至关重要的史实时也不进行任何验证,很像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本子上草草记下一些陈述,打算日后再加以扩充和打磨。即使在讲授道德准则的时候,也绝对缺乏体系,最精辟的思想用一些简洁凝练的句子和松散而不连贯的陈述表达出来,因为缺乏逻辑关联而使它们的力量大打折扣。

对于漫不经心的读者或思想者来说,上述事实似乎有点触目惊心,他自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经籍并不值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那样高的位置。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一个深刻的误解。

东方人的头脑本质上跟西方人不同。后者喜欢逻辑和三段论,以及仔细推导出来的命题,每一步环环相扣,可以清楚地追踪到论证的逐步演进。东方人瞧不起这样的方法,认为它太无趣,太缺乏艺术性。他们痴迷于诗歌,痴迷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精细微妙的思想笔触,这样的笔触就像巫师的魔棒一样,引发人们的幻想,而纯粹的推理从来都不曾唤起这样的幻想。这些典籍反映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从那些用来传达圣人们所讲授的高深智慧的方法中,我们认识到,它们所走的路子,正是这个民族唯一能接受的。

中华民族令人惊奇地被这些典籍所触动和启发,这一点无疑是真的,但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它们所讨论的主题,对一个异教民族的激情和偏见来说,并不是有吸引力的主题。例如,荷马的歌谣在希腊人当中激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因为它们讲述的是著名勇士们高超的武艺和勇敢的行为,对这个民族的好战本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点燃了战斗的精神,让年轻人热血沸腾。中国经籍中不存在任何这样的成分。它们的理想是正直、忠诚、仁爱,以及高贵的品格。中国人从来没有神的启示教会他们如何对待生死。中国经籍以一种人性的、模糊的方式,试图弥补这个令人悲哀的不足,尽管它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不足。君子是一个高贵的概念,在某个灵感闪现的瞬间被抓住了。整个民族被这幅图画的美所打动,从而接受了这个概念,就好像它是一个神圣的幻象,在过去时代的所有文献中,没有哪个作者有这样的天才构想出比这更美好的幻象。

但是,这些千百年来塑造了中国人品格的伟大经典,如今却开始在它们长期以来稳坐如磐的宝座上哆哆嗦嗦。它们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了已经进入中国人头脑中的新的梦想的质疑。一种新的力量已经出现,一位神圣的导师将会引领这个强有力的民族,让他们对古代圣贤也只是模模糊糊地有所领悟的那些美德有一个更加高贵的概念。这些伟大的典籍将会慢慢消失,但这个民族将会看到一幅更宏大的幻象,这幅幻象非但不会把他们与外面的辽阔世界隔绝开来,反而会使他们与各个地方的人结成友爱的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