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 理论探索
首先,对比分析产业间分工时期的英国、产业内分工时期的德国和日本以及产品内分工时期的中国和美国三种不同分工形态下的贸易失衡,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现实基础与时代特征(第2章);其次,在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从产品内分工带来的商品和资本逆向流动“双循环”机制入手,探索世界贸易失衡形成机理(第3章);再次,从要素禀赋视角思考产品内分工的内在动因,得出结论: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仍然适用于产品内分工,通过对分工边界的重新定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可以解释产品内分工的动因(第4章);最后,运用“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研究方法,着力从企业维度识别当代贸易利益分配的微观基础,通过对企业趋利行为的福利效应进行解析,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利益分配机制模型,探索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驱动因素和作用机理(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