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产业间分工时代的英国贸易失衡

为了更加清晰地对不同国家不同阶段上贸易失衡现象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章借鉴熊芳(2013)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不同国家的对外贸易数据进行处理。用数字1表示贸易顺差的年份;用数字-1表示逆差的年份;用数字0来表示贸易平衡或缺失的年份。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英国曾是贸易强国,本章主要考察阶段为1790—1950年,相应的贸易数据主要来自《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见图2-1)。

图2-1 英国贸易平衡分布

由于历史原因,英国的早期国际贸易中占很大比重的是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贸易,并且,这一时期的英国是当时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使得英国能够长期性地从殖民地掠夺原材料并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因此,在有形贸易方面,英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迅速确立了资本主义霸主的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促成了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的演化。通过使用大机器,英国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规模急剧扩大,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市场以及原材料来源地,这进一步提高了英国社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基础,提高了英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了使出口工业制成品和进口粮食、原材料更加便利,英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与此同时,机器工业的大发展,也造就了贸易产品的多样化,许多新产品应运而生:纺织品、钢铁制品、船舶以及面纱等(见表2-1、表2-2)。

表2-1 1850—1884年英国棉纺织品占产品总出口的情况

资料来源:《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表2-2 1880—1884年不列颠和爱尔兰主要出口商品价值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英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水平、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化分工程度逐步精细化。作为老牌工业国,尽管工业革命促使其基础设施以及部分轻工业、采矿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在当时全球生产能力整体低下的情况下,英国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的产品仍不同程度地带有初级产品的特点。其贸易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粮食的贸易量大量增加;其次,棉花、铁矿、煤炭等农业原材料以及矿业材料的贸易水平不断扩大;最后,电力设备、机车、机器等贸易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表2-3)。

表2-3 英国出口贸易数额(按商品种类分) 单位:万英镑

资料来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分工逐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间分工”。而该种分工形式也提高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从图2-1英国贸易平衡的点的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贸易长期处于贸易失衡状态,除个别年份是贸易顺差外,大部分年份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英国拥有宗主国地位以及存在大量的无形贸易,巨大的贸易顺差并未统计在内,间接拉大了英国贸易失衡的程度。

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进入了最鼎盛时期,18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此时,英国拥有的殖民地占世界总面积的1/3。通过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得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1870年以后,农业歉收、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美德等工业国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白银的贬值等一系列状况,使英国的出口更加“举步维艰”,英国货物贸易逆差逐步增加。在这一时期,国际分工主要体现出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贸易的特点。英国最先成为工业国,因此作为宗主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核心位置,而作为农业国的亚非拉等地区工业水平低下的殖民地,直接成为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地以及原材料的来源地。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模式呈现出垂直分布特征,因此,作为宗主国的英国直接从殖民地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并把工业制成品出口到殖民地,获得大量的利益。垂直型分工模式,使得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常年顺差,获取了大量的贸易利益。与此同时,工业革命迅速奠定了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首先,通过确立金本位制,英国集聚了大量的黄金,英镑一跃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和支付手段。其次,英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促进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通过将本国的产成品出口,英国赚取了大量的资金。再次,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英国把国内业务扩展到国际。通过对外提供资金结算、融资等服务,英国银行体系日趋完善。最后,英国加大了对外资本的输出,对殖民地进行大量的投资,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在上述无形贸易方面,英国出现大量的盈余。

英国货物贸易常年逆差,而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利益以及无形贸易的巨大盈余未计算到英国的货物贸易之中,因此,英国贸易的失衡状况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

英国的国际贸易状况与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紧密相连的。这一时期,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金本位的特点使得英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必须保持“量入为出”的基本平衡状态,而长期大额的贸易头寸都缺乏金融基础。加之英镑是那个时期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因此,英国保持小幅度的贸易逆差,也符合英国当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无形贸易产生的巨大盈余,使得英国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健康(见图2-2)。

图2-2 1950—1992年英国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