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下的产业间分工
首先,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出发,采用赫克歇尔—俄林标准的2×2×2模型:模型包含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发达国家A和发展中国家B两个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X和资本密集型产品Y两种产品。模型假定A国和B国的技术水平相同,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交易成本为零,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无差异,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而且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的情况。
图4-1中生产扩张线(production expansion path)OX和OY的斜率分别反映了X和Y两个产品不同的要素密集度(资本—劳动投入比例)。扩张线OX的斜率较小,说明产品X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所占比重较高,产品X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特点;相应地,扩张线OY的斜率较大,说明产品Y生产过程中资本投入所占比重较高,产品Y具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特点。rs和ut分别表示A、B两国的等成本线,rs和ut的斜率(w/r)A和(w/r)B分别反映了A、B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该斜率反映了A国为发达国家在资本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劳动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4-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下的产业间分工
YA、YB表示A、B两国生产Y产品的等产量线,XA、XB表示A、B两国生产X产品的等产量线。如果A、B两国不参与国际分工,各自独立生产X、Y两种产品,则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为生产的均衡点。s、r为A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衡点,t、u为B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衡点。
因为假定A、B两国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所以两个国家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存在差异。如果X、Y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存在差异,则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生产点也会有所不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生产为例,发展中国家B国生产X产品的生产均衡点t高于发达国家A国的生产均衡点s。这表明在生产成本相同的条件下,B国的产出大于A国的产出。因此,如果A、B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国际贸易,B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X产品,A国则应专业化生产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的Y产品。
点S∗是在A、B两国等成本线的交汇点,S∗点上的要素密集度是相同的,A、B两国在此点生产产品的成本是无差异的,因此,S∗被称为国际分工临界点。按照这个分界,在某种产品扩张线的斜率小于线OM斜率的情况下,该产品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征,应当由在劳动力禀赋上具有优势的B国组织生产;反之,如果某种产品扩张线的斜率大于OM射线斜率,该产品具有资本密集型产品特征,就应由在资本禀赋上具有优势的A国组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