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4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25年保持贸易顺差,特别是2009年开始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出口国,使我国逐渐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和主要针对目标。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失衡加剧,贸易摩擦来势汹汹,“逆全球化”风起云涌,全球经济再平衡趋势凸显。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几经起伏,历经十几轮磋商,仍未能达成一致。中美之间关于贸易失衡原因的巨大分歧,恐将这场经贸摩擦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现实的需求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本书选题的重要性,也必将吸引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向更为广域的区域延伸。国际分工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截至目前,国际分工大致经历了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和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三个阶段,不同的国际分工形态下,国际贸易的产品、流程等都呈现不同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分工状态下,国际贸易的失衡现象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
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和世界贸易的现实背景,而传统贸易利益理论建立在继往贸易环境之上,无法准确解析当今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传统贸易利益评价范式已经成为谬误之源和贸易保护主义手中挥舞的“大棒”,我国囿于其偏颇而“沉冤莫白”,研究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贸易差额真实利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自2004年以来,长期专注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多年来在该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作者逐渐感受到产品内分工给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尝试以此为视角来解析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近年来,笔者尝试以产品内分工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当前中国经贸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贸易差额真实利益分析与评估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机制及对策研究”等几项与本书选题相关的课题。目前,上述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优秀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免鉴定结项。本书整合了上述课题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根据该选题的最新变化,作了必要的修改、更正和优化。
多年来,在河南科技大学的支持下,笔者与一些拥有共同研究兴趣的老师成立了科研团队,共同致力于国际经贸相关的研究。2018年,以笔者为首席专家的科研团队,获得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资助。本书的写作凝聚了科研团队中诸多老师的共同智慧,除本人作为第一执笔人主导并参与了全部章节的撰写以外,成书过程中河南科技大学马凌教授、管帅老师、吴松岭副教授、薛琰如老师、牛牧青老师,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吴玲老师,以及我的研究生师军利、刘技文、郭艳冰都作出了贡献。课题组分工如下:第1章由张纪负责,第2章由马凌、郭艳冰负责,第3章、第12章由管帅、吴玲负责,第4章由张纪、管帅负责,第5章由张纪、师军利负责,第6章由刘技文负责,第7章由刘技文、吴松岭负责,第8章、第10章由管帅负责,第9章由郭艳冰负责,第11章由郭艳冰、牛牧青负责,第13章、第14章由吴玲负责,第15章由薛琰如负责。研究生冯子骅、刘洋、刘莹参加了数据整理、格式编排等工作。
本书在理论方面,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内的企业行为微观视角、国际价值链运营中观视角、全球经济平衡宏观视角的结合,解析企业利润分成、全球生产网络利得分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之间的互动机理,为全面、深入地评估贸易真实利益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方面,从产品内分工——这一当前世界贸易现实背景入手,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失衡,剖析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机制,构建贸易真实利益测度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估中国贸易真实利益状况,为我国化解贸易争端、优化外贸环境提供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书对我国化解当前贸易争端、优化外贸环境具有探索价值,有助于研究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本书共有15章,从结构上,遵循“背景分析—理论探索—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对比分析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三种国际分工时代贸易典型国家的贸易失衡状态,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现实基础与时代特征。其次,剖析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机制,探索中国对外贸易失衡驱动因素和作用机理。再次,借助贸易国内附加值计算方法,综合衡量全球生产网络各方贸易国内附加值,真实评价贸易各方利得;构建计量模型,验证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动态贸易利益的影响。最后,分析全球经济失衡态势与趋向,揭示中国贸易失衡发展趋势;结合贸易失衡效应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对策措施。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应当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分析当前中国贸易失衡。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呈现“三集中”特点,即贸易的主体集中于外资企业、贸易的方式集中于加工贸易领域、贸易的流向集中于欧美地区。“三集中”特点实际上体现出产品内贸易模式的显著特征: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承担着“组装车间”的角色,中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方式“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这些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将来自“东亚生产网络”的中间品组装成最终产品,再出口到欧美等国家。
第二,必须从企业微观层面解析中国贸易失衡机理。在传统国际分工形式下,国际贸易的利益主体往往是主权国家,国际贸易的运行和调整通常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博弈。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利益主体转化为那些“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的运行和调整已经被纳入跨国公司内部运营的视域来考虑,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间利益博弈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以国家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博弈。在产品内分工的大背景下,对国际贸易失衡的分析,必须摆脱简单的国与国双边分析的桎梏,而应采用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从企业行为的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产品内分工体系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当今国际贸易利得分配模式的转化。
第三,现行国际贸易统计方式夸大了国际贸易失衡的真实水平。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方式是一套以“报关登记”为数据采集方式和“物品跨境”为统计原则的统计体系,这套统计体系更适合产业间分工时代的贸易环境。而当前,中国深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之中,现有的统计体系主要计算国与国之间进出口中的最终产品,而往往忽略了这些最终产品之中还包含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建立在现有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之上的贸易顺差指标和以贸易条件指标为核心的贸易利得评价方式,既不能客观界定当前国际贸易的真实状况,又无法准确反映国家间的真实贸易利得。
第四,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由国际分工地位决定。当前的国际贸易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主导下,全球生产网络内部的利益博弈,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利得分配状况是由该国家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决定的。全球生产网络的实际控制者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它们在全球生产网络内的主导权必然在利益分配中转化为“话语权”,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份额;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缺乏“话语权”,导致获益微薄。
第五,中国贸易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产品内分工改变了全球经济结构,形成全球经济中的商品、资本逆向流动“双循环”机制,演化成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利益分配新格局。由于中国经济深度地“嵌入”产品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中国的对外贸易失衡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一部分。因此,对中国贸易失衡的分析必须纳入全球经济失衡的框架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贸易失衡将会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如影随形”。
第六,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传统贸易政策工具实施效果被弱化。传统的关税政策一般要通过调整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来引导贸易行为,进而调整贸易流向。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贸易往往伴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全球生产网络内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经转化为一种更直接、有效的市场进入方式,使得国际商务活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往往可以通过转移定价等方式调整和规避贸易政策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因此,传统贸易政策手段的实施效果将会被弱化。
第七,我国贸易健康发展需要多维度政策体系的保障。贸易状况是国民经济的综合体现,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既是当前世界贸易体制滞后于国际分工发展的表现,又是我国以现有禀赋优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果,综合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为了促进我国贸易健康发展、提升贸易利益,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涉及财政、产业、贸易的多维度政策体系,促进以企业价值链延展、攀升为根基的贸易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