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1.2.1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质量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目标。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和职能活动的实施来达到。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中质量管理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该标准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作为组织,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具体来说,组织首先应当制定能够反映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质量方针,然后在该方针的指导下,通过组织的质量手册、程序性管理文件和质量记录的制定,组织制度的落实、管理人员与资源的配置、质量活动的责任分工与权限界定等,最终形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2.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中质量控制的定义为“质量控制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是由业主(或投资者、项目法人)提出来的,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和质量标准等。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活动和各阶段质量控制均是围绕着致力于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展开的。

质量控制所致力的活动,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确定控制对象,例如一道工序、设计过程、制造过程等;规定控制标准,即详细说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例如工艺规程;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手段;实际进行检验;说明实际与标准之间有差异的原因;为了解决差异而采取的行动。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这些环节的技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控制的目的。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两者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职能范围不同和作用不同。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1.2.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如前所述,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进入20世纪之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主要倡导者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公差制度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与此同时,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协会制定有关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41~1942年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此外,还有“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中国自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质量管理相关特性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关于质量的概念包括对社会性、经济性和系统性3方面的认识。

(1)质量的社会性。质量的好坏不仅从直接的用户,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尤其关系到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时更是如此。

(2)质量的经济性。质量不仅要从某些技术指标来考虑,还要从制造成本、价格、使用价值和消耗等几方面来综合评价。在确定质量水平或目标时,不能脱离社会的条件和需要,不能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还应考虑使用上的经济合理性,使质量和价格达到合理的平衡。

(3)质量的系统性。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使用等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同时又是涉及道路、司机、乘客、货物、交通制度等特点的使用系统。产品的质量应该达到多维评价的目标。费根鲍姆认为,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须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3.质量管理发展原因

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渡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它是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出现了许多大型产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美国曼哈顿计划研制的原子弹(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海军研制的北极星导弹,火箭发射,人造卫星,以至阿波罗飞船等。对这些大型产品和系统工程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对安全性、可靠性提出的要求是空前的。安全性、可靠性在产品质量概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宇航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和完善率要求达到99.9999%,即这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100万次动作中,只允许有一次失灵。它们所用的电子元件、器件、机械零件等,持续安全运转工作时间要在1亿~10亿小时。以阿波罗飞船和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为例,它们共有零件560万个,它们的完善率假如只在99.9%,则飞行中就可能有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又如美国某项航天工程,仅仅由于高频电压测量不准,一连发射4次都没有成功。对于产品质量如此高标准、高精度的要求,单纯依靠统计质量控制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无法满足要求。因为,即使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得再好,每道工序都符合工艺要求,而试验研究、产品设计、试制鉴定、准备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方面工作不纳入质量管理轨道,没有很好的衔接配合,协调无序,则仍然无法确保产品质量,也不能有效地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向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新的要求。而电子计算机这个管理现代化工具的出现及其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又为综合系统地研究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实现。

(2)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与发展,随着工人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会运动的兴起等,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和管理办法也有新的变化,资产阶级管理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中引进了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为了实现更巧妙的剥削,必须首先要管好人,必须更加注意人的因素和发挥人的作用。认为过去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把人作为机器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把工人只看成一个有意识的器官,如同机器附件一样,放在某个位置上来研究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现在则要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求从人的行为的本质中激发出动力,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是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因而必须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对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尽量采取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办法。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工业民主”“参与管理”“刺激规划”“共伺决策”“目标管理”等新办法。这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出现了组织工人“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的质量管理运动等,使质量管理从过去限于技术、检验等少数人的管理逐步走向多数人参加的管理活动。

(3)在资本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下,广大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买到质量可靠、价廉物美的产品,抵制资本家不负责任的广告战和推销的滑头货,成立了各种消费者组织,出现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动,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等劣等品,要求企业对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制造者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求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而且要保证产品在售后的正常使用期限内使用效果良好,可靠、安全、经济,不出质量问题。这就是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的问题,要求制造厂建立贯穿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转到质量保证的目标上来。

1.2.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运用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主要可以将质量控制的过程分为3个环节,即质量的事前预制、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1.事前质量预控

事前质量预控是利用前馈信息实施控制,重点放在事前的质量计划与决策上,即在生产活动开始以前,根据对影响系统行为的扰动因素做种种预测,制定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对影响质量或成本的因素做出充分的估计,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控制质量或成本要素的60%。有人称它为储蓄投资管理,意为抽出今天的余裕为明天的收获所做的投资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的质量预控,就是通过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实施规划的制定过程,运用目标管理的手段,实施工程质量的计划预控。在实施质量预控时,要求对生产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前馈信息制定计划和控制方案,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智慧,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

建筑工程事前质量预控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施工条件的调查分析;工程项目设计交底;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交底;重点、难点部位施工技术交底;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2)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及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

(3)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技术负责人为主,由专职质量检查员、工长、施工队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4)施工现场准备:包括工程测量定位和标高基准点的控制;“四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制定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等。

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质量活动主体地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自我控制是第一位的,即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对自己质量活动行为的约束和技术能力的发挥,以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他人监控是指作业者的质量活动和结果接受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来自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检查检验,如工程监理机构、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建筑工程事中质量控制要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1)施工作业技术复核与计量管理。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由专人负责复核性检查,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才能进行后续相关的施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例如工程的定位、轴线、标高,预留空洞的位置和尺寸等。

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投料计量、检测计量等,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形成和客观的效果评价,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计量程序、计量器具的使用操作。

(2)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监控。见证取样指对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构配件的现场取样,对工序活动效果的检查实施见证。承包单位在对进场材料、试块、钢筋接头等实施见证取样前要通知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师现场监督下完成取样过程,送往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实验室出具的报告一式两份,分别由承包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保存,并作为归档材料,是工序产品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见证取样不能代替承包单位在材料、构配件进场时必须进行的自检。

(3)工程变更的监控。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涉及工程变更;工程变更的要求可能来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承包单位。无论是哪一方提出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都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经有关方面研究,在确认其必要性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布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

(4)隐蔽工程验收的监控。将被其后续工程施工所隐蔽的分部分项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是对一些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检查。由于检查对象就要被其他工程覆盖,会给以后的检查整改造成障碍,故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常,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且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并附上相应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有关材料证明、试验报告、复试报告等,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监理工程师收到报验申请并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认可后,在约定的时间和承包单位的专职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一起进行现场验收。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报验申请表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准予承包单位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如经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监理工程师指令承包单位整改,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5)其他措施。批量施工先行样板示范、现场施工技术质量例会、QC小组活动等,也是长期施工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途径。

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作用是保证不合格的工序或产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场。事后控制的任务是对质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进行纠偏;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

从理论上讲,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如果计划预控过程所制定的行动方案考虑得越周密,事中自控能力越强,监控越严格,实现质量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由于在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因素,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影响,质量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当出现质量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超出允许偏差时,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持质量受控状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事后控制具体体现在施工质量验收各个环节的控制方面。

建筑工程事后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是进行已完施工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等。

(1)成品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分部工程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尚在施工,如果不对成品进行保护就会造成其损伤、污染而影响质量,因此承包单位必须负责采取妥善措施对产品予以保护。对成品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手段是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工作间的施工顺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已完施工的成品。此外,也可以采取一般措施来进行成品保护。

①防护:是对成品提前进行保护,以防止成品可能受到的污染和损伤。如可采取在进出口台阶处垫砖或方木、搭脚手板供人通过的方法来保护台阶。

②包裹:是将被保护物包裹起来,以防损伤或污染。如大理石或高级柱子贴面完工后可用立板包裹捆扎保护;管道、电器开关可用塑料布、纸等包扎保护。

③覆盖:是对成品进行表面覆盖,防止堵塞或损伤。如落水口、排水管安装后可以将其覆盖,以防止异物落入而被堵塞;散水完工后可覆盖一层砂子或土有利于散水养护并防止磕碰等。

④封闭:是对成品进行局部封闭,以防遭到破坏的办法进行保护。如屋面防水层做好后,应封闭上屋顶的楼梯门或出入口等。

(2)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按照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划分,从施工作业工序开始,通过多层次的设防把关,依次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3)不合格品的处理: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且不允许使用,已经进场的不合格品应及时做出标识并记录,指定专人看管,避免用错,并限期清除出现场。不合格的工序或工程产品,不予计价。

以上3个系统控制的三大环节,它们之间构成了有机的系统过程,其实质就是PDCA循环原理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