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将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扶持创新设计,培养设计人才,振兴设计产业,创建设计文化,借创新设计整合科技、制造、商业、文化等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创建著名品牌。英国、荷兰、丹麦等欧盟国家先后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制定“国家设计振兴政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拨付专项经费着力扶持。以上国家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其国家工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也迅速完成了转型,完成了现代化,跨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未来5~10年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对以创新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引领创新制造、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价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方式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创新设计将可赋予产品和服务更丰富的物质、心理和文化内涵,满足和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升产品价值,提升国家和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设计是促进中国制造从OEM向ODM/OBM转变的重要因素;绿色、低碳设计将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创新设计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还能创造和引领人的精神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中国创新设计将弘扬中华文明,吸收融合世界各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对人类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总之,设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一向处于主导我们文化的两极之间,一极是技术与工业现实,另一极是以人为尺度的生产和社会乌托邦。”[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发展与丰富,设计已经从最初的以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的传统设计(第一阶段)发展到强调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和多样需求的现代设计(第二阶段);并且已经进入到当代设计阶段: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和生态环保要求为目标,追求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文化理念、生活与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设计从注重对材料和技术的利用、功能的优化,上升为对美的追求,对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体验的探索,以及对人文道德、生态环境的关怀。设计的符号价值、审美价值在整个设计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设计美学”是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门较新的课程,说它“新”,一是因为这门课程在我国开设至今还不到三十年,二是因为这门课程的设置意味着设计艺术从单纯的以“美术”训练层面为主的“工艺美术设计”转型到以“文化定位、宏观创制”为高度的“美学设计”。它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美学融入到设计之中,以美学来指导设计艺术,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很多人质疑,认为设计专业日常教学中的艺术教育已经包括了审美训练,还有没有必要再开设一门专门的设计美学课程?我们认为设计专业有必要开设“设计美学”课程,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设计专业中的艺术教育课程,如基础绘画技法、设计材料与工艺、视觉形式语言等,诸如此类的审美训练课程,并不等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学训练。我们认为,常规的艺术技法审美训练往往只是满足基本的形式技法如何完美的要求,一般不会涉及更深层次的美学问题。我们知道,审美只是美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美学除了了解技法类的形式美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比如,对为何如此就具有形式美进行进一步的追问;比如,设计中除了要满足人的感性需求之外,还要处理人的理性精神的追求,人的自由自觉境界的升华价值体现,等等,这些也是设计必须涉及的内容,必须加以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用设计技法课程无法解决,只有依靠设计美学理论课程才能够解决。
第二,设计艺术技法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学需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艺术技能之外,还会进一步追问技法之外的深刻的美学问题。比如,为何要使用某种形式来从事一种设计创造,这种设计创造表达的深层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只有选择这种形式进行设计才会是“美”的,选择另外的设计形式可能就是“丑”的?而且,在以前,选择这种形式从事这种设计会受到许多追捧,会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或者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时过境迁,再使用这一形式从事这种设计,可能就不会被认为是美的,甚至会被人们认为是丑的而遭抛弃。
第三,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从事具体设计实践工作,也会遇到消费者所提出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来设计这个东西,或者换句话说,这个设计最后为什么呈现为这种形象?这种设计美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形式设计出来的东西,即为什么这种形象就是美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能说服消费者,使其相信使用这种形式来从事这种设计才会实现消费者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只有如此设计,最后呈现出来的这种形象才会是他们所想要的形象——即美的形象。而这一点是专业技法类的课程所无法解决和无法回答的。而美学恰好就可以解答这样的问题。
第四,传统的美学课程(如“美学原理”之类的课程)主要讨论诸如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审美活动等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往往无法顾及专业领域内的美学问题,即使有的美学原理类著作偶尔涉及一些具体的问题(譬如,叶朗《现代美学体系》中就有专章谈论设计审美),但也因其主旨不在美学的具体领域而言之不详。传统的“美学原理”之类的美学基础理论课程更无法满足人们运用美学原理来从事专业领域内的设计运用问题的精神需求。而专业领域的美学课程则可以满足人们运用基本的美学原理来解决此专业内的美学问题的需要。设计美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运用美学原理来解决设计专业领域内的设计之美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设计确实需要美学,因为设计美学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层次来解答设计技法课程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设计美学一方面促使设计师建立自觉的审美意识,使其所创造的设计作品更适合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引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建立起良好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从而帮助人们由“求生”走向“乐生”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促使设计师和设计作品接受者具备更自觉的人文精神,使得他们自觉地具有人文关怀意识,从而站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等更为广阔的视野上去思考设计,自觉参与到人的精神生活、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境界升华的建构之中,提高人的精神品位,超越对单纯的物性与世俗功利性的追求,帮助人们更好地使设计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自发的操作走向自觉的设计之美的创造,从单纯满足生命主体的感性物欲到升华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追求。
第五,学科建设的需要。设计艺术学科的建立与完善,要求确立起以设计美学为核心之一的设计艺术理论学科的学术体系。如果说,设计概论强调的是设计理念、设计分类、设计哲学;设计史强调的是各个历史时期设计现象及其背后的设计见解;那么,设计美学则强调设计的美学样态,为何要如此设计,这种设计的审美标准以及背后的原因、深层意识形态等。这些理论课程的设置也意味着我们的设计教育从以前的以重技术的“美术”训练为核心到现在的重视技法训练和思考设计对象的文化定位、宏观创制相结合的“文化设计”高度的转型。“与通常所说的纯艺术相比,现代设计在……设计师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素养成为判定其自身真正价值的重要砝码……现代设计美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是现代设计师必须具备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设计美学是使现代设计成为一门真正独立而且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学科不可或缺的理论成分。”[2]
21世纪,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日常生活到审美理想,大工业化背景下形成的以实用为主导的设计理念,正在被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以消费为主导的设计理念所取代。以往那种以牢固、耐用、朴素为目的设计出来的常规产品,因为缺乏人性化的考虑、跟不上时代步伐而受到冷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简洁、漂亮、有个性为特点的时尚产品。从服饰、发型、房屋装修这些纯粹个人的设计,到城市规划、小区布局、店面装饰、各种广告等社会性极强的大型设计,以及美轮美奂、日新月异的信息设计,都在不约而同地以追踪审美为目标,在标新立异中创造出新的节点。当代人的这种生活实践和审美诉求,催生着新的设计理念,那就是重视对生命实践中新经验的开发、新事物的接受和新形式的体验。他们不屑于把生存实践和文化实践凝固成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不断追求生活过程中新的经验与新的感觉。短暂性、新奇性和多样性成为新时期审美趣味流行性的主要特征。这种情况固然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有助于突破常规、保守、封闭的设计风格,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但是,这种过分追求流行的审美心理,也演化出一种近乎浮躁的设计状态——为了迎合市场,追求感官效果,在各种产品的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将文化内涵放到次要位置。于是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漂亮但不耐人寻味、华丽但不能持久使用、新颖独特但经不起推敲的设计作品。在最能体现时代脉搏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领域,这种情况也表现得极为明显。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艺术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出现崇洋媚外、追求豪华等不良风气;比如,特色危机现象,一些城市的特色逐渐消失,地域特征极度弱化,对西方建筑语言盲目模仿导致建筑风格上千篇一律;比如,无视生态、无视环境的建筑造成美学上的灾难和人们心灵上的阴影;比如,创作浮躁,急功近利,缺乏精品意识,等等。如果从美学角度来归纳凡此种种,就是设计重视形式而排斥内容,设计产品中的文化要素越来越贫乏。而且,这种倾向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设计领域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若是不加以重视,不加以解决,设计就将不再造福于人类,而是成为人类生活的一场灾难。故此,设计美学的学习更显得急迫和重要。
总之,通过设计美学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审美修养,还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引导我们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以自觉的理论高度来指导设计艺术实践,为我们实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1]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9.
[2]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