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关于金融中介的文献综述
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这些问题一直是经济金融领域永不消逝的话题。本节从理论文献角度回顾了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理论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深化,大体来讲,先后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三个阶段。
1.3.1 古典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中介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产生的古典经济学,信用、货币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理论通常掺杂在一起。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Mill)曾说到,信用问题所引发的思想混乱不亚于任何政治经济学的问题。[5]比较一致的相同点在于都是通过商业银行功能的评价来阐述信用的作用。古典金融中介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信用媒介理论和信用创造理论。
1.信用媒介理论
信用媒介理论开始于18世纪中期,盛行于19世纪前半叶,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约翰·穆勒的理论和学说为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分析到,银行通过发行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便利了交易,节省下来的金属货币扩大了对外贸易,并且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银行让本来闲置的资本得到利用,并产生利润。但亚当·斯密认为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银行在贴现和贷款的过程中也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并不能让资本增加;亚当·斯密不认为银行存在信用扩张的作用,银行提供的信用额应以资本家保有的准备金为限,这样货币流通量才能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他认为“飘然吊在半空的纸币比足踏的金银更加危险”。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 Econoniy and Taxation)中指出:“银行可以发行无价值的通货,以代替费用巨大的通货;并使虽占我国资本的重要部分但完全不产生任何收入的贵金属,转化为可以产生收入的资本。”大卫·李嘉图相对亚当·斯密的进步之处,在于提出了“银行具有促进资本再分配的作用”的观点。约翰·穆勒认为信用可以使资本转移并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且信用是一种购买力,可以节省货币的使用。
综上所述,信用媒介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如下:货币只是充当交换媒介,信用也只对资本起到转移和再分配作用;银行的作用在于充当信用媒介,通过对社会资本进行转移和再分配,实现资本的有效利用,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并没有创造信用。信用媒介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忽视了银行贷款超过其吸收存款的可能,只看到了银行作为信用媒介的作用,否认了其信用创造的功能。
2.信用创造理论
信用创造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进一步发展为条件,在信用媒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由18世纪的约翰·劳(John Law)最先提出,以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Macleod)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Schumpeter)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劳认为货币量的不足导致社会生产力不能被完全利用,可以通过发行信用货币来弥补货币数量的不足,他认为信用就是货币,银行通过供给货币增加货币量就能创造财富。但约翰·劳在法国就任财政大臣时由于大量增发银行券,远远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最终导致银行无法兑现而破产。麦克鲁德在其著作《信用的理论》(The Theory of Credit)中指出:银行的本质是信用的创造和发行,其所能创造的资本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熊彼特也是信用创造论的支持者,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和非常信用理论(也被称为信用创造理论),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资本,为实现创新提供购买力,银行的这种信用创造功能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6]
总的来说,信用创造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银行的功能或者本质在于为社会创造新的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接受的存款发放贷款,并且能用放款的方法创造存款,银行通过这种信用创造功能,可以产生新的资本,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创造理论在西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信用创造理论只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并没有说明银行存在的原因。并且约翰·劳的信用创造观点忽略了信用创造的约束条件,无限夸大了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3.马克思关于金融中介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极大地方便了经济活动,节省了流通费用。马克思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银行信用,认为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通过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银行信用的本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资本分配和信用创造,但以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为前提。马克思指出,当信用制度随着银行的发展越发完备,此时资本家和商人对货币储蓄的支配权力就越大,单个资本家能够突破其自身资本的限制,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即信用往往使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导致资本集中和垄断。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信用有助长投机的作用,企业生产规模的过度扩张和商业的过度投机就是其重要体现;信用在助长投机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矛盾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危机的到来。
1.3.2 新古典金融中介理论
1.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的金融中介
20世纪50年代,阿罗(Arrow)和德布鲁(Debreu)提出了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这个模型推导得出的结论是: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银行的利润为零,且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合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没有任何影响;当市场处在完全且完美的状态下,家庭和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金融中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并且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最优的。由此进一步推出“银行是多余的金融中介机构”的结论。[7]但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是在市场完美且完全的理想化的假定下进行设定的,和现实条件存在一定差距。
2.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中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储蓄不足以及资金短缺限制了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发展落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并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并将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向了新的高度。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等经济学家,在他们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呈现恶性循环,根本原因是存在金融抑制[8],而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消除金融抑制,实现金融深化[9]。这要求一国经济从行政、计划逐渐向市场变革。无论是金融抑制理论还是金融深化理论,都强调了在金融深化过程中金融中介的重要作用。
1.3.3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10]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引入和进一步发展,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框架得以真正构建,也让人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1.不确定性与金融中介
布莱恩特(Bryant,1980)认为,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为个人或家庭面临的影响消费的意外流动性冲击提供了保险手段。戴蒙德(Diamond)和迪布维克(Dybvig,1983)通过设立模型,说明了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原因在于其不能为防范流动性冲击提供完全保险,而金融中介则可以通过存款合同为投资者提供保险,从而改进市场配置。[11]本其文格(Bencivenga)和史密斯(Smith)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指出,由于个人不可预料的流动性需要,金融中介得以形成,原因在于金融中介作为“流动性蓄水池”,能在降低流动性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个人消费风险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不确定性,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会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分散风险,相较于个人投资者,金融中介能够通过专业优势和规模经济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多样化的分散投资。
2.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
信息不对称,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交易一方对另一方了解不充分。例如,投资者对企业的前景、现有资产的价值、抵押担保的价值、借款者的潜在私利、项目潜在收益和风险以及其他影响投资盈利能力的企业特征的信息是不完整的,而通常借款者比投资者了解得更多。这种信息不对称,在事前会造成逆向选择问题,事后又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利率不能根据风险进行调整,这种情况更有利于高风险借款者,而低风险借款者将处于不利地位,由于无法分辨好的借款者和坏的借款者,最终会导致交叉补贴甚至市场关闭。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是贷款者不具有掌握借款者信息的优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贷款者的最优选择是把了解借款者信息的事情委托给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金融中介机构。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不仅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而且能使搜集、整理和加工的信息产生价值,所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是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
戴蒙德(1984)第一个从理论角度解释了金融中介的存在,由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生产状况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受到监督。金融中介不仅具有监督企业、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其监督的集中还有效降低了单个投资者的监督成本。[12]
米什金(Mishkin)认为金融中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小的储蓄者和借贷者获益,而直接融资市场的门槛往往过高。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作。金融市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私人生产并销售信息,政府加强监管,以及在债务合约中规定抵押品等方式都具有有限的作用,并且关键是直接融资市场存在搭便车问题。米什金的分析表明,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着比证券市场更大的作用。[13]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办法是让私人来生产和销售信息,但由于信息剽窃和再出售问题的存在,信息生产者无法完全享受信息生产创造的回报,因此私人没有动力去生产信息,由此激发了金融中介的产生。而金融中介的信息自己生产,自己使用,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使其能够从信息生产中获得利润。
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加强监督,但单个投资者的监督成本较高,且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通过银行来进行监督会更有效率且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监控企业的银行账户来判断企业的资金状况。
3.交易成本与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金融中介能够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本斯顿(Benston)和史密斯(1976)指出,交易成本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其中交易成本可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主要是指金融中介机构分支网络的运营成本,可变成本包括货币交易、契约处理、风险确认、监督和审计成本等。而金融中介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分摊这些费用,比单个投资者更具有优势。此外,金融中介还能对交易双方不同的金融需求进行撮合和协调,使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14]
4.参与成本、风险管理、价值增值、功能观与金融中介
尽管目前主流的金融中介理论是以交易、信息成本为核心出发点,但一些学者发现其解释能力正逐渐减弱。按照传统观点,如果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下降,则金融中介的作用会弱化,但现实是,随着交易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变得更便宜且更容易获取,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不断下降,但金融中介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也没有降低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
针对上述现实情况,一些学者开始从金融中介业务和功能转变的角度来解释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合理性。艾伦(Allen)和桑托莫罗(Santomero,1998)认为一些文献忽视了现代金融中介在降低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价值,而太过于强调其在减少交易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上所起的作用。[15]金融中介功能的转变可以用“参与成本”进行解释,参与成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制定决策和进行风险管理上消耗的时间;二是指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普通交易者了解并进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大。而金融中介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帮助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减少参与成本。在风险管理问题上,金融中介是风险转移的推进器,莫顿(Merton,1989)认为金融中介可以在不同参与者之间低成本地分配风险;史高顿(Scholtens)和文斯芬(Wensveen)认为,风险管理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随着大量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风险管理越发重要,并将永远成为金融中介赖以生存的职能。以上所述,金融中介的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吸存放贷的基本职能,而是向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进行风险管理方面逐步延伸和拓展。
史高顿和文斯芬(2000)还指出,金融中介是一个独立行事的市场主体,而不是单纯地居于储蓄者和贷款人之间,仅仅起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减少参与成本的作用,金融中介还能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规模、期限、空间和流动性,为客户提供增加值。[16]虽然金融中介是通过拓展金融服务、降低参与成本来实现价值增值的,但更强调以客户为导向,降低交易成本和参与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只是向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的伴随效应(by-effect)。总之,价值增值理论与传统中介理论相比,更强调价值而不是成本,更强调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
莫顿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功能观”,它的核心思想是:虽然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为稳定,但金融机构的构成以及形式却在不断变化,能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的金融中介机构,将在竞争中赢得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莫顿还进一步用“金融创新螺旋(financial innovation spiral)”来解释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中介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而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他们共同推动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和发展,推动金融体系螺旋式演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