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是非问句的历史发展
是非问句是汉语疑问句的初始类型,当然也是基本类型。与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不同的是,是非问句除了语气词外,整个句子表现为一种非疑问形式。从应答方式看,是非问句也与其他疑问句有明显的差别。它的应答形式是限定性的,或肯定,或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选择——是非选择。据此,邵敬敏认为:“我们不妨把所有的疑问句都看成是一种‘选择’。作为选择,可以有两种:一种为是非选择,一种是特指选择。”(29)按照邵氏的观点,我们可以引申出有关疑问句的一些新认识:特指问句注重的是不定项的无限选择,选择问句注重的是特定多项(两项以上)的有限选择,是非问句注重的是特定单项的必然选择。
如前所述,是非问句的疑问点呈散状分布,全句是对整个命题进行发问。
就疑问度而言,是非问句存在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形:一种是疑问度略次于特指问句的是非问句,即一般是非问句;一种是疑问度接近于反问句的是非问句,即测度问句。徐杰、张林林把这两类句子的疑问度分别量化为80%和40%。(30)
一、一般是非问句的历史发展
在一般是非问句中,疑问语气的表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依靠疑问语调,二是借助表语气的词语。疑问语调是任何是非问句的必备元素,而表语气的词语可视需要而定。根据表达方式的差异,一般是非问句可以分为三类:其一,以疑问语气词为标记的句子;其二,以疑问副词为标记的句子;其三,不带任何标记的句子。下面就分别对这三类句子的历史进程加以描写。
1.借助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
上古时期,出现于一般是非问句中的疑问语气词主要有“乎”和“欤(与)”两个,“也”则偶有使用。例如: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论语·乡党》)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下》)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史记·李斯列传》)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中古时期,情况略有变化:“欤(与)”基本停用,“乎”、“也”和“邪(耶)”则成为一般是非问句中的三个常用语气词。例如:
今日戏乐乎?(《世说新语·言语》)
流可枕,石可漱乎?(《世说新语·排调》)
阿梁,卿忘我耶?(《洛阳伽蓝记·城西》)
汝欲作仙人也?(北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六)
人问:“痛邪?”(《世说新语·德行》)
庾谓曰:“君亦复来邪?”(《世说新语·言语》)
从近代开始,由于语气词系统的更新,“么”和“那”一跃成为一般是非问句中两个专用的语气词。有学者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往后,疑问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句子的语气越来越多地运用语调或副词来表达,而不依赖于语气词的使用。”(31)但《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的一般是非问句情形并非如此,由语气词“么”和“那”构成的句子在所有是非问句中占据着非常强势的地位。下面不妨分作说明。
(1)“么”字句
语气词“么”来源于语气词“无”,早期作“磨”、“摩”。吴福祥认为:“‘么’的产生过程肇端于反复问句‘VP-neg’式中否定词的虚化以及由此造成的‘VP-neg’式的分化,其时间可追溯到后汉。”(32)
“么”在唐代完成虚化,尽管它脱胎于反复问句,却适用于多种疑问句。不过,多数“么”字句都表现为是非问句。卢烈红在穷尽考察了《古尊宿语要》中的“么”字疑问句后指出:“《语要》中‘么’用得很多,共359次,绝大多数用于是非问句,少数用于测度问句、反诘问句,用于反复问句的有1例。”(33)以下为唐宋文献中的一些用例:
南斋宿雨后,仍许重来么?(唐贾岛《王侍御南原庄》)
锦衣公子见,垂鞭立马,肠断知磨?(《敦煌曲子词·凤归云》)
逢着儿,儿布施;逢着女,女布施;逢着妻,妻布施。得罪磨?(《敦煌变文校注·不知名变文(二)》)
保福曰:“和尚还为人摩?”(《祖堂集》卷四)
今日决疑僧在么?(《古尊宿语要·大愚禅师》)
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绝大多数是非问句的格局都是“NP+VP+么”。例如:
里头也有顽的么?(《老乞大谚解》卷上)
到你那地面里,也有些利钱么?(《老乞大谚解》卷上)
大哥,你这羊卖么?(《老乞大谚解》卷下)
明日太医来问:“你好些个么?”(《老乞大谚解》卷下)
如今却早有卖的拳杏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圣旨领了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各样帐房、室车、蓆筐、马槽都壮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有好珊瑚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哥,你们再也敢和我打毬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只有在语境的有效支持下,少量是非问句的句法格局才可以直接表现为“VP+么”。例如:
外后日来取,准的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没保人中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与你一两银子卖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我不曾知道来,出殡也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明清时期,“么”由于音变逐渐被“吗”所取代,此状况一直延续至今。例如:
李光普道:“可是你藏在里边的吗?”(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唐玄宗恩赐纩衣缘》)
这是相公吗?(《歧路灯》第一回)
如今就去,好吗?(清白瑞临《白姓官话·二十六丁表》)
如今说是没有查抄,你们知道吗?(《红楼梦》第一〇六回)
(2)“那”字句
“那”作为疑问语气词较早出现于魏晋之际,但真正流行开来是在唐五代。在此过程中,“那”的语用功能似乎一直维持不变。曹广顺认为:“作为疑问语气词,它可能主要用于是非疑问句中。”(34)根据他的考察,除了偶尔的反问用法外,“那”在《祖堂集》中的基本用途是作是非问句的语气词。(35)曹氏举证的如下用例颇具说服力:
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后汉书·韩康传》)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唐王绩《赠学仙者》)
或时见僧入门来,云:“患颠那?作摩?”(《祖堂集》卷三)
是你诸人患颠那?作摩?(《祖堂集》卷四)
宋元开始,“那”的用法有所拓展,除了是非问句外,也经常用在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问句中。分别列举数例如下:
提刑云:“寺在上头那?”琏云:“是。”(《古尊宿语要·道吾禅师》)
师曰:“学得底那?”曰:“拈不出。”(《景德传灯录》卷十九)
妇人惊对曰:“谁道那?”(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二十)
不拣是谁,休入去者。入去的人不怕那?(《元典章》卷五)
这妮子慌忙则甚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你寻思闷那不闷?(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知他如今是死那活那?(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
师云:“你要哑却老僧口那?”(宋守诠《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卷一)
有真命皇帝,咱兄弟厮守,只不好那?(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三折)
曹广顺对《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关汉卿戏剧集》两部资料所做的统计显示:“其中‘那’用在是非、反诘和特指、选择问句中的数量大致相等。”(36)
《老乞大》和《朴通事》二书中的“那”字句大体沿袭了前代的特点,但已明显露出衰微的迹象:特指问句中不见一例,选择问句、反问句和是非问句中均所见寥寥。拿是非问句来说,两书中“那”的相关用例统共四例。例如:
那杂货铺儿是你的那?(《老乞大谚解》卷上)
咱们后头不修理那?(《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家里没猫儿那?(《朴通事谚解》卷中)
黄豆来大的、血点也似好颜色圆净的,价钱大,你要那?(《朴通事谚解》卷下)
自问世以来,“那”表疑问的功能一直完全被“么”所覆盖,由此直接导致了它的最终衰亡。各种相关语料都一再证实:明代以后,随着“么(吗)”的走强,疑问语气词“那”就很少在是非问句中现形了,直至最终退出。
2.借助语气副词的是非问句
上中古尽管不乏语气副词,但由语气副词构成的是非问句在上古和中古都不太多见。例如:
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吴王颇知学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
颇有见我儿乎?(东晋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利养品第十三》)
卿国有颜子,宁知之乎?(《世说新语·德行》注引《典略》)
上例中的“其”、“颇”、“宁”都是语气副词,用在疑问句中起强化疑问语气的作用。其中,“颇”、“宁”为中古新生的语气副词。
直至近代,类似的句子也所见不多。《老乞大》和《朴通事》中仅各有一例:
哥哥曾知得京里马价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挥使,你曾到西湖景来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例中的语气副词“曾”同样起到强化疑问语气的作用,功能比较接近现代汉语的语气副词“可”。不过,二书中的用例还是略有差别:《老乞大谚解》中的“曾”与疑问代词“如何”配合使用,疑问语气比较直接;《朴通事谚解》中的“曾”则与语气词“么”配合使用,疑问语气相对和缓。
从时间上看,“曾”可能是唐五代以后新生的一个疑问语气副词,敦煌变文中一无所见。与《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用例有所不同的是,前期的“曾”用于是非问句时,句末通常配以“无”或“否”等语气词。例如:
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大梵天王宫第三》)
汝若是九度见黄河清,曾知天上地府事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大梵天王宫第三》)
不知相公曾有钧旨,分付你排办采楼,招纳驸马也?(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二十五出)
另外,现代是非问句中使用的语气副词“还”、“可”也可能是晚唐以来的产物,同样用例不多。例如:
问言诸将:“还识此阵?”(《敦煌变文校注·韩擒虎话本》)
客官,这一间僧房可干净?(元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四折)
你丈夫说有钱若干、粟若干、钱若干在你家,可有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3.无标记的是非问句
无标记的问句即不具备疑问形式而表达疑问意义的句子。除了选择问句外,是非问句也可以只凭自身疑问语调而不必求助于其他疑问成分来表达疑问。尽管从理论上讲,无标记问句在形式上最为简约,应该成为疑问句中的先行者,但文献中的实际状况并非如此。与无标记的选择问句一样,无标记的是非问句也始于魏晋南北朝。就此,柳士镇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疑问句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出现了一些不用疑问词语的疑问句,这在较为接近口语的载籍中表现尤其明显,因为口语常常可以借助语境、语调来表示疑问……”(37)无标记问句由于形式简约、对语境依赖过分,在文献中分布有限。不论在中古或是近代的文献里,无标记是非问句都堪称稀缺,不少文献如《论语》、《孟子》、《庄子》甚至未有一见。从《史记》开始,无标记是非问句的情况有所改观,中古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略举数例: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史记·五帝本纪》)
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世说新语·纰漏》)
王曰:“佛有要决?”(《六度集经》卷三)
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颜氏家训·文章》)
王问大臣:“卿极得信心?”(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八)
无标记是非问句虚弱不振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近代,有时甚至不限语体和文体。《老乞大》和《朴通事》作为完全的对话体作品,无标记是非问句同样不多见。笔者从二书中仅检得如下两例:
这的是真陕西地面里来的?(《朴通事谚解》卷上)
明日来管回换?(《朴通事谚解》卷中)
无标记是非问句在历代文献以及现实口语中的分布状况再次表明:疑问语气成分始终是疑问句重要的依赖条件。
二、测度问句的历史发展
测度问句的产生略晚于一般是非问句。张玉金指出:“在西周汉语的语料中,可见到询问句、反问句,但未见到测度问句。”(38)由此可推断,测度问句大致应为春秋战国始有的产物。
上古和中古时期,测度问句的运用十分普遍,主要依赖句中语气副词“其”、“岂”、“殆”、“得无”、“得微”、“得非”、“得毋”、“无乃”和句末语气词“邪(耶)”、“乎”来生成。例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汉扬雄《答桓谭书》)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此天祥也。子孙其兴乎?(《搜神记》卷九)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庄子·外物》)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今无故服之,殆有应乎?(《搜神记》卷七)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
此君小异,得无是乎?(《世说新语·识鉴》)
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
教住莫住,得非此耶?(《搜神记》卷三)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世说新语·德行》)
卿欲希嵇、阮邪?(《世说新语·言语》)
如所目,陆为胜邪?(《世说新语·品藻》)
上古的是非问句一般要求语气副词和句末语气词同现,而中古的是非问句可单由句末语气词构成,上引最后二例即是。另外,中古还新生出一批表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将”、“将非”、“将无”、“将不”等。例如:
黄门将有恨于汝邪?(《三国志·吴书·孙亮传》注引《江表传》)
卿太重,将非鬼也?(《搜神记》卷十六)
安石将无伤?(《世说新语·任诞》)
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世说新语·政事》)
唐五代之际,表测度的语气副词“莫”、“莫是”、“莫非”、“不应”、“应莫”等相继问世,逐渐取代了先前的“将”、“将无”、“将不”。例如:
净能问长官曰:“夫人莫先疾病否?”(《敦煌变文校注·叶净能诗》)
今日见此生口,莫是应我梦也?(《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孩童虽生宫内,以世绝论,莫是鬼魅妖神?(《敦煌变文校注·太子成道变文》)
卿今忽出此言,不应狂妄?(《敦煌变文校注·降魔变文》)
殿上索朕拜舞者,应莫不是人?(《敦煌变文校注·唐太宗入冥记》)
必须指出的是,此期出现的疑问语气副词的调整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而是类化的产物,其中蕴藏着类型学的意义。联系其他类别的语气副词(肯定类、否定类、强调类、测度类)的演变状况,我们认为:从中古到近代,汉语的整个语气表达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更迭,这其中除了公认的语气词外,还应当包括语气副词在内。
近代则有新的表测度的语气副词问世,如“敢”、“怕”、“莫不”、“莫非”、“莫是”、“似”等。相关的例句如:
那人敢是个近上的官员?(宋无名氏《宣和遗事》前集)
海中景物与人间敢不同么?(元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一折)
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水浒传》第九回)
敢端的有这话么?(《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怕没治病的心那?(《朴通事谚解》卷中)
莫不死了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莫非不第了羞归乡里?(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三十出)
你莫是绰号唤做青面兽的?(《水浒传》第十二回)
似不肯家画么?(《朴通事谚解》卷下)
关于“敢”的初见时间,学界目前略存争议。吴福祥曾在《敦煌变文语法研究》中举了变文里一个与测度语气词“敢”相关的例句:
忽然起立望门问:“阶下干当是鬼神?若是生人须早语……”(《敦煌变文校注·捉季布传文》)
对句中的“干当”,吴氏作了如下考辨:“例中的‘干当’字当作‘敢当’。‘干’疑是‘敢’的音借字,‘当’是后缀。‘敢当’表达测度询问语气,用法同于现代汉语的‘莫非’,‘敢当是鬼神’意谓‘莫非是鬼神’。”(39)由此,我们似乎不难推导出表测度语气的“敢”始于唐代的结论。但张涌泉、黄征认为“干当”当作“于当”,通“为当”。(40)基于同一篇目的变文有“敢”本字出现,我们也觉得“干”作为“敢”的音借字的可能性不大。至此,我们尚无法确认表测度语气的“敢”始于唐代这一事实。
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测度问句主要由语气副词来构成。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敢”字句。例如:
这火伴,你敢不会煮了(料)?(《老乞大谚解》卷上)
咱们都去了时,这房子里没人,敢不中?(《老乞大谚解》卷上)
这般时,敢少了你饭?(《老乞大谚解》卷上)
那般着,你敢惯打水?(《老乞大谚解》卷上)
参儿高也,敢是半夜了?(《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敢年纪大?怎么受礼?(《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脉息浮沉,你敢伤着冷物来?(《老乞大谚解》卷下)
敢是这矬汉吃来?(《朴通事谚解》卷中)
将军你搭去。行者敢死了也?(《朴通事谚解》卷下)
“敢”字测度问句带有问话人十分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疑问度极低,一般不需要听话人作答,尤其当问话人的测度可能与事实相符时。以下即为不作答的用例:
马敢吃了草也?饮去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有个后生来,这里不见,敢出去了?(《老乞大谚解》卷下)
敢是这矬汉吃来?(《朴通事谚解》卷中)
若测度与事实相违时,则通常需要作答。另外,听话人若试图对测度的结果进行解释或说明,也可选择作答。例如:
那般着,你敢惯打水?
——我不惯打水。(《老乞大谚解》卷上)
这般时,敢少了你饭?
——不妨事,便少时,我再做些个便是。(《老乞大谚解》卷上)
与“敢”字句相比,由语气副词“怕”、“莫不”、“似”构成的测度问句的肯定性明显偏低。
另外,《老乞大》中还有一例以表意愿的助动词“要”构成的问句,该句在表示测度的同时还兼有反问语气,后接的应答句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
这们的你要番悔?
——我委实不要。(《老乞大谚解》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