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现代社会中,管理活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管人们从事何种职业,都在参与管理:或管理国家,或管理组织,或管理家庭,或管理自身。《礼记·大学》曾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国家的兴衰、组织的成败、家庭是否幸福、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着重要的关系。
管理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励的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组织活动的日益复杂,管理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价值日益彰显。正因为如此,人们更加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对管理知识的追求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
管理学学科门类复杂,涉及企业管理、管理工程、行政管理等众多学科,各个学科均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注点,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尽管管理工作千差万别,但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普遍适用的规律、理论和方法。在管理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先导性课程,对于学习者了解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把握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概览管理工作的全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管理思想主要来自于西方。西方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对管理理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着管理理论向前发展。而自20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管理理论又先后进入了古典方法、行为方法、定量方法和当代方法四个不同的阶段,这些管理思想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理论并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思想尽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在指导组织管理实践方面仍无法像西方管理思想那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的眼光开始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及东方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价值。在东西方管理思想的碰撞过程中,如何实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实践,是当今中国每个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管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述管理和管理者。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在充分汲取国内外优秀经典管理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具体管理实践,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一切有志于学习管理理论的人们提供一本系统全面和内容丰富的书籍。希冀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让大家充分掌握管理学的一般性原理,起到启迪管理智慧,拓宽管理思路的作用,为大家继续探索管理学科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提供引导和帮助。
内容构成
与许多国内外通行的版本相类似,本书通过系统的模式以管理过程来组织相关内容,阐述管理者如何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基本职能活动的开展,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本书第一篇管理导论,讲述了管理与组织的基础性概念、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二篇讲述了管理情境和管理伦理问题;第三篇讲述计划职能,包括决策理论、计划和目标、战略管理等内容;第四篇讲述组织职能,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第五篇讲述领导职能,包括个体与群体行为、沟通与冲突管理、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等内容;第六篇讲述控制职能,包括控制导论以及控制技术与方法等内容。在附录部分,我们还给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介绍。
写作特点
1.在全书内容体系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有所侧重。内容体系围绕着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以“管理者如何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这一中心,精心组织内容。在各章内容的组织上,力求用最精炼的文字给出每章内容的概貌,凝练出每章内容的精髓。同时,为了更好地与管理学后续课程进行衔接,我们对于部分章节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简化处理,更注重对基本知识的系统讲解,而不求在各个方面做深入剖析。二是在内容组织上,引入了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介绍。伴随着中国企业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开始寻找中国企业成功的古代管理思想根源,本书在依据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搭建基本框架的同时,引入了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介绍,力求在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汇融合的情境下,为大家思考管理问题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野。
2.在每章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每章都由学习目标、情境案例、内容正文、本章小结、思考题和结尾案例几部分组成,组织形式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全面。二是为了便于学生对相关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本书在每一章都引入了中国企业背景的情境案例和结尾案例。情境案例短小精干,侧重于对某一细节问题的思考,引出某一特定讨论主题;结尾案例则相对具体,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背景供学生做诠释分析,增强大家的感性认识。三是在每一章中都引入了拓展阅读材料。这些拓展阅读材料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经典性的管理学著作和思想,二是管理实践中对某些管理问题的经验解读。这些补充材料的引入,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补充正常教学知识体系外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对管理实践中实际经验的分享,拉近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距离。
致谢
河海大学商学院长期以来依托战略管理研究所这一平台,坚持从文化视角开展对东方管理思想的研究,何似龙、张阳等学者在此领域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在商学院各层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也高度重视这部分的内容并作为管理学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本书附录部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积极保留和借鉴了学院原有使用教材,由何似龙和施祖留两位老师编著的《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一书中的相关核心内容,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这些优秀成果继续传承下去。在此对两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厉伟(第1,3,14章),蔡成喜(第2章),杨恺钧(第4章,附录2),凌斌(第5,9章),胡兴球(第6,7章,附录1),邓玉林(第8章),蒋瑞(第10,16章),臧德霞(第11章),贾琼(第12,15章),奚红华(第13章)。全书最后由厉伟负责统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张阳教授、于金教授以及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系的其他老师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参考意见,给予了很多帮助。此外,我们的一些研究生也参与了相关辅助工作。在此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本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欢迎各位读者提供建议和帮助。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大量地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素材,有的可能未能一一标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厉伟
2017年元月于博学楼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