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恶究竟是什么?
最初,我们谈到了“恶与创造”这个话题。对于那些简单地嫉“恶”如仇的人来说,有些内容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
后边还会不断举一些例子,教师也罢、父母也罢,焦急地排除“恶”以制造好孩子,结果却招来了更严重的“恶”。这个,也是我在一开始就想提请大家注意的。
说到“恶与创造”、“更严重的恶”什么的,至少得从根本上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恶”?应该怎么来定义它?这确是个难题。在基督教文化的圈子里,从遵从上帝指引的意义来说,可非常明确地判断善恶。这一点,算是方便的吧。可是,创造出至高至善的上帝,本身就没有考虑到还存在这样的可能:上帝这个概念里也可以掺进“恶”的因素。缺少了这个前提,即使在基督教的文化圈里,善恶也是个很难定义的问题。所以,“恶”也是宗教、伦理学的一个极端重要的课题,一直讨论到今天,并且还会没完没了地讨论下去。
不过,在心理学领域,到目前为止对“恶”好像没有什么专门的研究。这里,我想从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说“恶究竟是什么”。
1.恶的心理学
在《恶的哲学笔记》(岩波书店,1994年)中,中村雄二郎说道:“恶,可以说从理论上还基本上没有得到解释”,“对于认识,恶是一个相当棘手的对手”。因此,除了一些例外,恶的哲学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那么,心理学又怎么样呢?笔者寡闻,到现在没有见识过《恶的心理学》,这很出人意料。但是琢磨一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也好像挺顺理成章。到了近代,心理学采用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来构筑学问体系,更倾向于把善恶这种主观性的价值判断从研究的对象中剔除出去。“恶”从一开始,就不在讨论的范畴内。因此,根本不可能出现“恶的心理学”。
而临床心理学,不得不面对人的主观世界。这是一门进了20世纪以后才发展的学科,也是我主攻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恶”,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此,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
是否存在恶?
在日本被称为某某某某“学”的,基本上是以欧洲为蓝本。那么我们就先看看欧洲,长久以来,一直持续着“是否存在恶”、“恶从哪里来”的论争。前边我们提到,若头顶上膜拜着至高至善的唯一的神,要说明恶从哪里来,真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神学中就形成了一个“恶是善的欠缺”这样的理论。上帝创造出的世界,本来是没有恶的,恶,只是以善的欠缺状态而存在。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思想。看看现实,恶,好像是存在的,可话说回来,至善的神为什么要创造出恶呢?于是,就有了神学中这样的思想。作为理论,想想好像也可以这么说。但一个人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切身感受到的林林总总,还是会让人想说一句:世上存在着恶。世上就是有那种只能称之为“恶棍”的人,再想想自己,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干了坏事。
回想一下小时候,有时在被父母训斥之前就已经感觉到自己做了坏事。后来再看着孩子们,也是这样。小孩子长到三岁左右,已经自己能感觉到做错事了。还会看到,孩子明知是错事,却故意去做,或者,动点小脑筋,想遮掩自己做的坏事。
下边介绍一首小学一年级孩子写的诗。
撒谎
乡田
今天没去学校
因为对妈妈撒谎了
撒了什么谎,我不告诉你
把妈妈惹哭了
我也哭了
妈妈说
没想到你是这么没有同情心的孩子
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
我好笨
好糊涂
做了这么蠢的事
我也悲伤
心也痛
就这样,妈妈还是紧紧地抱住我,说
儿子,妈妈最爱你
我再也不敢了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恶”有非常明确的认识,自责的念头也很清晰。因为“恶”,孩子自己伤心,妈妈伤心发火。但在经历这件事后,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更加紧密。
看到这样的例子,我们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就先承认世界上是存在恶的,然后再思考人的心灵是如何活动的,从这里会产生什么,我觉得反倒更容易些。
破坏力
要想简明定义什么是恶还是蛮困难的。在前边提到的中村雄二郎的那本书里是这么来把握“恶”的:“恶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举个容易明白的例子:人们不是会把要杀自己的事物都认为是“恶”吗?对这样的恶,是一定要决战的。以此为出发点来思考的话,人类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存续,总是要集结为群体。这种群体就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凡是否定这个生命的,就是恶。
这也就成为把恶复杂化的因由。为了维持群体,必定需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恶。看上去很是单纯,破坏规约就意味着打乱群体秩序,危害群体的存续,只能是恶。那么,知道了恶是什么,人们是不是就不去做坏事了呢?事情又没这么单纯。这正是人的不可思议之处,明知不可行,偏要去行。
破坏秩序,明知对自己无益反而有害,可还是忍不住要去做。这一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没多大区别。面对现实中的这种状况,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恶的诱惑”、“恶的魅力”。原因我们随后再谈,首先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
当然,跟这种特殊的状况不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而造成了恶。前边写诗的小学生,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而撒谎。谎言对秩序的破坏力极强,破坏了群体的规约,当然被视为恶。
尽管恶的基准因文化而异,但可以说所有的文化都强调不可行恶。可同时,任何文化当中,恶人都不会绝种。我们不得不说:恶,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
2.恶的二义性
恶不绝迹,原因在于人的心灵当中存在着恶。那么,当然也就可以说恶对人类生活有着某种意义吧。恶,具有不可思议的二义性。我们前边举了那么多例子,这个二义性,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恶与创造”?任何创造的背后都混杂着破坏性。我们生存的世界早已形成了应该有的秩序,在既存的秩序当中想创造出些什么,必定要破坏掉某种旧事物。当然,单纯破坏是没什么意义的。
恶的魅力
看看孩子们,踢踢空罐头,把纸箱子踩得稀巴烂,玩这些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咱们不谈通向创造的破坏这类令人费解的话题,只看孩子们做的这些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干着这些事情,没准儿会为将来的创造活动积蓄着什么。至少,不少人在小时候都感受到过恶所带来的魅力。
作为谈论恶的名文,可以举出赫尔曼·黑塞[13]的《德米安》。我在青年时代读的这本书,感铭至深无法忘记。《德米安》以《两个世界》开头,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少年。
“第一个世界,是我出生的家。不对,应该更窄,说实话,可能只包含我的父母。在这个世界里都是我很熟悉的,比如说父母,比如说爱情和严格,比如说模范和训练。柔和的光泽、光明、清纯都属于这个世界。这里,有着和善温和的语言、洗干净的手、整洁的服装和良好的习俗。”
这后边还有长长的欧洲新教意义上的“好家庭”的记述。这可以说是赫尔曼·黑塞自身体验的真实写照。然后,与第一世界相对应的第二个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
“但是,在我家里另一个世界也已经开始出现。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另一种气味、另一种语言。规矩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在这个世界里,有女佣、有杂役,还有怪谈和丑闻。这里有着摸不着边儿的令人好奇的恐怖、迷惑、杂乱的暗流,屠宰场啊、监狱啊、醉汉啊、骂街的女人啊、下崽的母牛啊、病倒的马匹啊,还有强盗、杀人和自杀的故事。”
这里说的两个世界,简单明了,一个是“善”,一个是“恶”。如果问哪一个更有魅力?或许恶的一方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在《德米安》里,少年也是感觉到恶的世界的魅力,慢慢地被吸引过去。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恶的世界隐匿着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活力,不是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世界,但,有它诱人的地方,令人着迷。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相比较,善的世界充满着和平,无疑是好世界。但它总归是静态的,缺乏活力,甚至乏味、僵化。
这么一说,恶是生命力、是魅力,那么,恶不就成了善吗?话没有这么简单。当你面对恶所具有的破坏力时,那真可以说是恐怖。《德米安》的主人公在接近恶的世界时,真是在体验着毛骨悚然。
关系的解体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如题所示的一部伦理学的书,实在难懂,我们这些凡人真啃不动。不过,他的一个论点跟中村雄二郎的主张相通,认为恶是关系的解体。这确实是一个贴切的表述。想想恶尽管有着万千面相,但总存在这么一种“关系的解体”。
看着这个词,我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这不正应该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命题吗?追究根源,自远古以来,人类一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活到现在。近代却把这个关系解体了,让人站到自然以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出了近代科学。或者说,人的存在原本保持着整体性,可我们冒大不韪,把心灵和身体解体,才带来了现代医学的进步。这里不就此话题展开了,不过,由这些事实我们也能参悟出恶的二义性。
因关系解体而产生了现代科学技术,若将之视为人类的进步而欢欣,这就是善。反过来,站在日渐得到人们重视的自然环境的立场上,科学进步对自然的破坏,无疑就跟恶联系在一起。这可以说,人性中,本质性地包含着反自然的因素,这可能是事情的根本。人一直保持自然状态,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但看看现今的状况,我们也没法毫无保留地为近代文明拍手叫好。
话好像离“孩子与恶”越来越远了。不过,到了今天,思考孩子的教育、成长等问题,不想到这一步,还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好。养育孩子,单纯地说“回归自然”,行得通吗?恐怕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吧。
3.根源性的恶
恶的二义性,永远也讨论不完。这么一来,就想说:单纯地排斥恶,会招来更大的恶。但是,先不论“恶”的一般性,话且具体到某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那么肯定存在着一种恶,不管怎么说都是恶,当事人绝对无法辩解逃脱。作为“恶的心理学”,承认这一点还是必要的。小学一年级的乡田小朋友说“我好笨、好糊涂、做了这么蠢的事”,就是承认了没有辩解余地的恶。
恶的体验
拥有成千上万读者的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就生动地描述了让人脊背发冷的恶。这是四姐妹的故事,简单地说一下吧。
年长的两个姐姐,梅格和乔跟男朋友罗礼去看戏。小妹妹艾美也想跟着去,可乔嫌她碍事儿,把哭着的艾美扔下就走了。艾美生气了,就把乔自己写的当宝贝一样收着的小说手稿给烧了。看着怒气冲冲的乔,艾美认错了,可乔绝不原谅她。
后来乔跟罗礼去滑冰,看着后边跟上来的艾美,罗礼说冰还太薄,让大家尽量靠岸边滑。乔听到了这句话,可是在后边的艾美好像没听见。这时候,乔心里的小小恶魔悄悄地说:管她听见没听见呢。结果冰裂了,艾美差点儿丢了小命,幸亏罗礼比较机灵给救上来。
乔崩溃了,自己心里的小恶魔作怪,差点儿杀死了小妹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全部都说给妈妈听了。
后续的故事进展先放一下。这种“恶魔的悄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听到过。这种可以说是“根源恶”的恶,一直企图捕获我们的心灵。这一点,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如果艾美不幸死掉了,我们哪还有心情在这里谈论什么恶的二义性。
我们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根源恶隐藏着这种可能性,经常在预想不到的时候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过后回想起来,自己做的事情毫无辩解的余地,人,也就是这样被懊丧、悔恨的心情击垮的。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关键时刻,站稳脚跟,守住自己的底线。
想要做到这一点,在孩提时代有机会体验一下深度的根源恶,知道有多么吓人,才会下一个坚定的决心:我再也不敢了。我认为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种时候,大人们的应对方式,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的恢复
面对孩子体验到的恶,大人到底该怎么办?前边说的乡田小朋友的短短的几句话很说明问题。妈妈说“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也就是说,肯定有非常严厉的叱责,孩子也深深地反省了。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就这样,妈妈还是紧紧地抱住我,说:儿子,妈妈最爱你。”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关系的恢复。恢复后的关系,甚至比没出事以前更深。一边严厉地斥责犯了错误的孩子,一边还能恢复关系,这可能因为大人自己就体验过根源恶的恐怖。一定要严厉地断绝根源恶,尽管这样,还能不断绝与犯错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应该是爱在发挥作用。一个人与恶没有关系,成天净做好事,跟这样的人保持关系,就不需要谈论爱了。所以说,在“尽管这样”的时候,爱就登场。
这方面,《小妇人》里边讲述得更加具体。乔悔恨自己做的事情,在妈妈面前痛哭。面对孩子,妈妈说:“不要这么伤心了,这种事情妈妈也做过。”这时候,妈妈不是一个裁决者,而是作为一个有着同样体验的长辈在发言。而且还说到自己为了改正易怒的性格,花了整整40年。跟恶斗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母亲这样的态度支持下,乔和妹妹艾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也是非常成功的恢复关系的例子。往后,这姐妹两人的纽带,比以前更紧密了。如果说姐妹和睦当然是好事情,那么朝着好的方向努力就是了。但经常是经历了几乎要使关系彻底解体的恶,才更加强化了这个关系。人,就是有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性。
不过,再怎么样,我们也不能说恶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小妇人》中,稍微出点差错,没准儿艾美就淹死了,那么乔一生都得活在杀死了小妹妹的罪恶感中。所以,大人们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根源恶的极端恐怖之处,教给孩子们怎么与根源恶做斗争。有的时候,很严厉的斥责也在所不惜。但是,斥责不等于跟孩子断绝联系,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对其简单地排斥,就走到邪道上去了。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限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是很有用的。在这样深厚的关系背后,恶也给我们看到它的两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