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体系特征
综上所述,体系的定义存在两个层次的界定[36]:一是体系层面的概念特征,包括规模性和复杂性、高度灵活性、动态演化性、地理分布性、可变性和涌现性等;二是体系组成系统层面的特征,包括异构性、独立性、自相容性、支配性、嵌入性、多域性、专用型、重用性等。通过上述定义分析,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1)规模大,结构复杂,由组分系统协作集成;
(2)组分系统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可独立运行、独自管理,具有独立的功能;
(3)目的性强,但目标不固定,可动态配置资源以适应不同任务的需要;
(4)组分系统完成共同目标时相互依赖,可同时执行和互操作;
(5)开发过程实行集中管理和规划,不断演化发展,涌现新的行为和功能;
(6)重视协调和开发来自不同组织或不同利益相关者完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张维明、阳东升[37]等人认为体系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框架,它需要决策者充分综合考虑相关的因素,不管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演变而呈现出何种状态。体系问题研究的迫切性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系统复杂性增加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决策者经常面临着大规模的数量、高密度交互与关联、长时间的跨度规划问题。在一般系统问题上,其明确的边界与独立的运作让决策者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但由这些系统组成的体系表现出的“涌现”行为特性却让决策者对体系问题的处理显得较为棘手,对体系问题的处理需要我们认识、分析和理解体系“涌现”模式的演化特性。体系方法并不倡导某种工具、方法、手段或实践,相反,它追求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够迎接体系问题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如果系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复杂性、物理上的分布性、组成系统的独立性、自主性、异构性、支配性,并且表现出其他不是人们期望的涌现行为与体征,那么就称为体系。这是从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对体系进行定义,为了区别一般系统问题,他们给出了体系的特性:
(1)组成系统行为的自主性;
(2)组成系统管理的独立性;
(3)体系整体的演化性;
(4)体系组成系统演化的独立性;
(5)体系在物理区域上的分布性;
(6)体系问题域的学科交叉性;
(7)组成系统的异构性;
(8)体系分布与交互的网络性;
(9)体系组成系统的对等性;
(10)体系组成系统能够进行协同与重组;
(11)体系决策与控制的分布性(没有集中决策与控制机制);
(12)组成系统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演化的;
(13)能应对使命环境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具备自组织和适应性;
(14)体系的“涌现”源于局部或个体行为的积累和个体间的交互,涌现行为是非线性的;
(15)组成个体行为影响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体系的定义存在两个层次的界定:一是体系层面的概念特征,包括规模性和复杂性、高度灵活性、动态不确定性、在线演化性、分布性、可变性和涌现性等;二是体系组成层面的特征,包括异构性、耗散性、独立性、自相容性、支配性、多域性、重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