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朱海明的散文
早就知道中国有昆曲,记得串联时坐车路过北方昆曲剧院,隔壁是东方歌舞团,当时都属于BJ郊区。
后来知道现代京剧《沙家浜》里扮演阿庆嫂的洪雪飞是北昆的演员。
80年代,江苏昆剧团张继青主演的《游园惊梦》出名了,上了画报拍了电影,广播上也听过昆曲唱腔。
后来知道岳美缇是岳飞的27代孙,著名昆曲女小生。
90年代电视上播放洪雪飞主演的昆曲《春江琴魂》,梁谷音主演的《晴雯》印象颇深。
后来磁带里录了一段《游园惊梦》选曲: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声声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这段文辞中学课本上有,《红楼梦》中有,搬到舞台上,游弋逶迤的旋律,舒缓细腻的行腔,高雅幽深的文辞,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听出味道来了,明白了意思了,也开始真正知道什么是昆曲了,并以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我对昆曲的了解连皮毛的皮毛也算不上,她可是“百戏之祖”啊。
她运用明代戏剧家魏良辅研创的水磨腔,听说有4000多个曲牌,文辞如同宋词元曲一样,讲求格律和韵致,太高雅了啊。
怪不得人说,看昆曲最好带词典,要么你听不懂。
真正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啊。
再有她的身段,不是自幼坐科苦学苦练,根本就学不了那个范儿,太繁难复杂而优美了。
或曰“十年出个状元出不了一个戏子”是为高度概括。
2001年昆曲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又听说有美籍华人要出资拍全本《牡丹亭》,感觉十分振奋。
后来知道果有此事果有此人,此人就是当代名将小诸葛白崇禧之子白先勇。
再后来在网上看到《昆曲六百年》《于丹说戏》《古韵新声》等专题节目,对昆曲有了进一步了解。
特别是了解到有关白先勇先生的一些讯息和青春版《牡丹亭》,使我对其人愈加仰慕崇敬,果然是豪门贵胄大家风范,高品味高素质的大文大雅之人。
如果说昆曲向京剧那样普及,窃以为不太可能,因为她太高雅了。
当然大人孩子们可以背诵唐诗宋词元曲,但昆曲又把这些格律诗词曲艺术化了,引向更高深的艺术化了。
岂望大街卖白菜的也能听昆曲,无异于开国际玩笑,500年后国人也达不到那水平啊。
昆曲本来就是为文化圈内高端人士预备的,就让她保持原生态吧。
由昆曲连接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造就了多少超级大富大贵的大人物。
如房地产大鳄山西煤老板都是:亚赛石崇(晋.巨贾)不让邓通(汉.豪强)堪比王恺(晋.国戚)犹如和珅(清.贪官)的富可敌国的大富豪,但是仔细看来他们也就是超级土财主而已,品味和格调则太过一般了吧。
我绝非羡慕嫉妒恨之徒,但也从不把有钱没文化的人放在眼里,尽管他们能买来一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