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
昆山腔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戈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于南戏系统。
昆山腔就是原始的昆剧,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
如果从元末(14世纪中叶)算起,昆曲的历史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当时主要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在接见一个昆山的百岁老人周寿谊时就问他:“听说昆山腔很不错,你也会唱吗?”
老人回答说:“会呀。”
说完了之后,便给朱元璋唱了几句。
由此可见昆山腔在当地的流行程度之广,涉及到的人的年龄范围也很大。
到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昆山腔的影响已经非同一般。
不仅流行区域从苏州一带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散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流入BJ,在明代后期进入宫廷。
而且昆山腔也从最初的民间轻曲、小唱,发展成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进行改革,创造出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昆曲有南昆北昆之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称为北昆,流行于江浙一带的被称为南昆。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较大影响且被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HD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以及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作品。
在明清两代昆曲受欢迎的程度,非想象所能及,简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康熙、乾隆南巡途中,每到苏州必看昆剧,还选演员带回BJ;外派的贵族高官都在家庭戏班,致使甘肃、云南、广东等地也都有昆班演唱;甚至有些官僚犯法,充军宁古塔(HLJ境内),竟也会带几个演员去。
不仅宫廷、官府、士大夫迷恋昆剧,市民老百姓也同样热爱它。
清初传奇作家袁于令夜间坐轿回家,经过一家大户门口,听见里面在唱《霸王夜宴》。
一个抬轿子的摇头说:“这么好的月夜为什么不唱‘绣户传娇语’,却唱什么霸王!”
“绣户传娇语”正是袁于令名作《西楼记》的唱词。
且不说袁于令该有多么高兴,单从一个轿夫能如此通晓昆曲唱词,就可知昆剧在民间的流行程度。
昆剧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时期出现过衰落,尤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几乎没有一个专业剧团,只剩下一些民间力量。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昆剧才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