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荷尔德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译者说明

2011年夏,完成了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翻译后,应刘小枫主编之约,开始了宾德尔的这部《论荷尔德林》的翻译,至今六年已过去了。在此期间,除了对中国籍犹太女诗人朱白兰进行研究外,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和研读荷尔德林的作品及有关资料上。

首先,当然是荷尔德林的德文原作。文集中的文章大量引用荷尔德林的作品,有时引整首诗,有时只引两三行,有些是完成的作品,有些是残稿,甚至只是几行诗句的异文,不读原作,不从总体上把握诗句的上下文关系,怎谈得上准确翻译德国学者们的研究文章?

值得庆幸的是,可以很方便地免费从互联网下载拜斯纳(Beißner)主编的大斯图加特荷尔德林版本(die Große Stuttgarte Hölderlin-Ausgabe)的电子版,因而有可能查证论文中引文的出处,完整阅读荷尔德林的诗作以及相关的注释。建议能阅读德文的读者,在读荷尔德林作品或本书时,可充分利用斯图加特市符腾堡州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网址http:∥www.wlb-stuttgart.de)。文集收入的所有论文,其作品的引用和出处,均以大斯图加特荷尔德林版本中的作品和书信为准。标注的方式,见编者前言的脚注以及《荷尔德林作品中的名字象征》一文的第三条原注。

荷尔德林的抒情诗,无异于远方传来的一颗伟大心灵活动的旋律。荷尔德林(1770—1843)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深受虔诚主义主要代表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 1724—1803)的影响,游走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与唯心论哲学家黑格尔、谢林多有交往。我们知道,德国文化有三个重要的源流,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这三种源流恰恰突出地体现在古典主义、虔诚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三种文学流派中。在德国文学史中,虔诚主义(Pietismus)出现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与感伤主义融合,克洛卜施托克是诗歌创作上的代表人物,时间上在魏玛古典主义之前。荷尔德林像绞胎陶瓷的大师,将这三大元素糅在一起,运用抒情诗人的炙热情感和强大的语言力量,创作了德意志诗歌的典范。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 1833―1911)在他的荷尔德林评传中,论述了荷尔德林青年时期推动诗人精神生活的三股力量:希腊的复兴,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哲学运动,法国大革命。他阐释了荷尔德林的长篇小说《许佩里翁》和悲剧《恩培多克勒》。在论。抒情诗的部分,他将荷尔德林与歌德、席勒进行比较,精辟地指出:

荷尔德林始终生活在他的整个存在的关联中……对伟大的希腊人的往昔的向往,毁了他的当前的感情。他关于祖国、英雄精神和自由的理想,只使他产生痛苦以及不确定的、日益消失在不可企及的远方的希望。他的爱本身是让自己满足于仅只是被爱意识的纯洁和非感性的能力使之幸福的当前。哪里还有另一种由这样柔的材料,像是由月光编织而成的诗人生活呢?他的生活如此,他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引自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页363-364。

狄尔泰在这里说的柔,不是柔弱的柔,而是柔美的柔。也许正因为编织成荷尔德林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材料柔得像月光,才使现代人包括笔者充满无限憧憬,产生探索其奥秘的渴望。

荷尔德林被称为“天才诗人”“先知诗人”“哲学诗人”,或者“诗人的诗人”,这些评价无不表明,荷尔德林在德国文坛具有崇高地位,他的作品不仅思想深邃,而且运用新的艺术手段,将德国抒情诗艺术形式推向新的顶峰。诗歌中图像的塑造、象征的运用、格律的典雅、节奏的流动、诗歌的分段、对称的布局、句法的变化、语序的自由、词语的节省,等等等等,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因此产生多义性,增加了理解和翻译的困难。笔者在翻译文集的过程中,陆续收集到我国出版的荷尔德林作品中译本。迄今为止,结集出版的诗歌汉译,有顾正祥、先刚、刘皓明、林克、王佐良等译者的版本,汇集小说、戏剧、论著及部分书信的汉译,有戴晖的《荷尔德林文集》,书信选的汉译有张红艳译的《烟雨故园路》。这些译本放在案头,随时翻阅。由于译者各有各的解读,荷尔德林的同一首诗,往往有很不相同的翻译。

笔者的任务是翻译研究文集,但不可避免要翻译诗歌,凡遇到诗句,只要作品有汉译的,笔者都怀着学习的态度,尽可能查阅不同的译本,互相比照,并根据自己对原作的理解,或全文援引,或部分借鉴,或在援用的基础上作个别变动,如没有汉译的,则由笔者迻译,全部诗作,均提供诗歌的汉译。汉译的援引和借鉴,笔者没有全部注明,在此,特向荷尔德林作品的所有中译者致谢。

阅读关于荷尔德林的研究成果,是翻译文集过程中必做的功课。在德国和欧洲国家,对荷尔德林的研究已历时一百多年。里昂(Lawrence Ryan)在其著作《荷尔德林》(1962)一书的引言中,对荷尔德林的理解和研究的主要视角作了回顾,他提到19世纪初德国年轻一代浪漫派诗人对荷尔德林的推崇,并指出,法国学者拉柯尔(P. Challemenl-Lacour)早在1867年就称赞荷尔德林“不仅是他的国家,而且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同一年,狄尔泰发表了重要著作《体验与诗》,作为精神科学研究的始作俑者,狄尔泰对荷尔德林心路历程进行评述,开创了对诗人作品的阐释。该书由胡其鼎译为中文,已在200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20世纪以来,荷尔德林在西方国家的认可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1898—1976)在三四十年代对荷尔德林诗歌的研究和阐释,大大推动了“荷尔德林热”。他的《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在2000年出版了孙周兴的译本。在八十年代后现代语境下,延斯(Walter Jens, 1923—2013)和汉斯·(Hans Kung, 1928―)著的《诗与宗教》(1985),其中包含他们从神学的角度对荷尔德林赞美诗的专题研究,也已经有了李永平的译本(三联书店,2005)。这些西方学者经典著作的阐释,对于理解荷尔德林的世界观和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二十年来,随着荷尔德林作品以及关于荷尔德林的著述被译介到国内,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热浪。但是,综观全貌,我国对荷尔德林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这本荷尔德林研究文集的主编宾德尔(Wolfgang Binder, 1916—1986)是德国研究荷尔德林的专家,1943年提交教授资格论文,题为《荷尔德林作品中的诗与时间》,1943年至1952年在刚成立的荷尔德林协会任首任会长,1955/56年至1965/66年担任荷尔德林年鉴的主编,1964至1985年,在苏黎世大学任近代德国文学史教授,与施泰格尔(Emil Staiger)共事,1985/86年退休后在巴塞尔大学任客座教授,研究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与哲学,重点是荷尔德林,主张从荷尔德林世界的内在规律出发,认识内容和形式在构建上的统一性。

在荷尔德林诞辰200周年之际,宾德尔选编了这本文集,该书收入的文章最早的发表于1948年,最晚的发表于1967/68年,汇集了五六十年代德国学者的荷尔德林研究的重要成果,研究的题目和内容很广泛,分为专题论述和作品分析两部分,正如他在该书前言中说的,荷尔德林研究还是相当年轻的学科,该文集“虽然整体上还不能称为荷尔德林研究全书,但可以认定为全书的补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这份“补遗”的翻译可为国内的荷尔德林研究添砖加瓦,本人将深感欣慰。译者学识和水平有限,舛错难免,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林 笳

2017年12月14日

于广州凤凰山下


(1) 引自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页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