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笛韵斋散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回乡小记

雾锁商山,情思绵绵,新修的高速路桥洞相接,把思绪带到了故乡那一边。

人未到,心已至!我那山清水秀静幽俊美的故乡丹凤,岂能用贾平凹先生一句“凤山丹水是胜游”诠释。美丽的商鞅邑城,神奇的寺坪铁炉沟,夏有云海,冬凝雾凇,春季百花争艳,秋日黄菊灿灿。县城虽小,却是四皓故里,茱萸之乡,北接三秦,南依楚山;古时李自成屯兵捣京师,新中国成立前李先念挥师传捷报。看今朝,鬼才贾平凹挥舞秃笔,文采风流,自不必言!

雾中青山时巍峨,道旁草木幻婆娑,幽谷清溪盈盈舞,追风群鸟雀雀跃!通往故乡的路,美景不胜收。有道是:游子归途中,触景感千言,物是人已非,不过转瞬间。这回家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此番回家,一则圆一下岳父母“看一下”的愿望;二则趁着暑期,带儿寻根问祖,了结好奇,增长见识,接受教育。爱人自驾车,快乐商山游,途中最为兴奋者,非小贺贺莫属。问了N个问题,数过39个隧道,看到高速路出口“丹凤”二字,小家伙幽默地说:这回真的到了。

出县城沿南沟溯流而上十公里许,到了出生地龙驹寨镇楼房村(三岁双亲去世后离开出生地到寺坪镇铁炉沟的外婆家),先经过母亲的坟。车停路边,来不及举目相望,已泪流成行。公路左侧母亲坟地的那面山坡,绿荫簇簇,蝶舞翩翩,翠竹星罗,山花点缀,一派盎然气象。小贺贺听话地给未曾谋面的奶奶磕了头,不知远在天堂的亲人看到没有!父亲的坟地尚远,来不及叩见,即来到老宅子前。曾经的三间房子几经倒手,产权归属隔壁小学后被拆除,盖成了今日的红砖教室,当年的模样已全然不见,唯有门前那棵核桃树,硕果累累,风采依然。

辞别故居,翻流岭,过寺坪,车行四五里,进入白桑园,来到铁炉沟沟口。因铁炉沟沟深路窄,坡陡弯急,车不能行,远远就看见远房的舅舅骑着摩托车在沟口等候。舅舅用摩托车带上腿脚不便的岳母进沟,其余一行开车向前转过一道弯,把车寄存到“刘儿湾”的农家院,步行越过一小山岭进入铁炉沟。

八月的铁炉沟,浓荫合地,扑面花香,前方曲径通幽,两旁山势起伏,但闻松涛阵阵,满目翠绿叠嶂。初行处,蜂飞蝶舞,蝉鸣声声;草木夹道,溪流淙淙。至深处,地势微阔,田园阡陌,瓜果隐约;偶闻犬吠,时有鸡鸣。及至进了村子,万株茱萸树,硕果满枝垂;数亩竹子林,依稀见苔痕;农舍不过数间,错落韵致;乡亲不过十人,闲适自在。恰逢午时,天高云淡,炊烟袅袅,那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让初来乍到的小贺贺一惊一喜,声声唤美!

曾经住过十多年的土房子,掩映在绿树翠竹当中,远看颇为幽美,近看却极度颓废,屋前野草疯长,阶前苔痕苍苍,室内布满灰尘,蜘蛛结满丝网。给小贺贺指过儿时睡的土炕,连自个儿也不相信它竟然那么小那么脏。带小贺贺到屋后外婆外爷坟前,看着小家伙磕头,禁不住心头那万般酸楚……

回到魂牵梦绕的铁炉沟,无限感慨在心头,看不够,听不够,想不够,住不够……吃顿沟里饭,喝杯沟中水,告别铁炉沟,还是沟中人!我要走了,明年再回来。

2009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