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唐都长安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唐都长安的兴盛与毁灭,都曾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西部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具体些说,唐都长安的兴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唐都长安的毁灭,则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唐都长安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朝社会的进步。在唐代的鼎盛时期,长安城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繁荣景象不仅表现在城市建设方面,而且表现在城市经济文化生活和城市管理方面。唐代长安人口众多,总数达到100多万关于唐代长安的人口数量,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目前有50万说、70万说、80万说、100万说、170余万说。日本学者外山军治在1947年提出唐都人口百万说,其后平冈武夫、日野开三郎、佐藤武敏、武伯纶等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也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的根据比较充分。在唐代289年间,长安人口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较多,有时候则要少一些,但一般都保持在100万左右。,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由于人口众多,唐代长安的经济生活十分丰富。手工业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而商业贸易尤为发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是长安城中的商业中心。东市“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宋]宋敏求《长安志》卷八《唐京城》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山川风情丛书本,第134页。。西市也有二百二十行,其中衣肆、坟典肆、药材肆、绢行、帛行相当有名。这两个商业中心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产品,商贾云集,货物山积,交贸往还,充满生机。唐代长安的文化生活也是十分丰富的。长安城既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同时也集中了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宗教界人士。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杂技、体育各有名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动人局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精神文明。长安城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唐代的290年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派遣使者来长安学习中国文化。朝鲜、日本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频繁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长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东西方诸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国家的文化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此外,长安城的管理水平也是很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时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能与长安相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繁华、最文明的城市详参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9—329页。

唐都长安的繁荣带动了关中地区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在唐之盛时,京兆、凤翔二府及同、华二州辖41县,有户515522,口2972969。其中京兆府辖万年、长安、咸阳等20县,有户362921,口1960188。同州领冯翊、朝邑等8县,有户60928,口408705。华州领郑、华阴等4县,有户33187,口223613。凤翔府辖天兴、岐山等九县,有户58486,口38046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97年精装本,第264—265页。,各县所辖村落极多,今西安市所辖七区六县在唐中期即有193乡文献中无明确记载,此据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至一七所载乡数统计。。特别是关中地区的水利事业相当发达。除修复和扩建旧有渠道外,还兴建了一些新的水利工程。如武则天垂拱年间开凿了升原渠,玄宗开元二年,在华州修建了敷水渠,七年(719)又在同州兴修水利。“于朝邑、河西二县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余顷”[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五《姜师度传》,中华书局1997年精装本,第1231页。。当时,关中地区有名的渠道还有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和黄渠等。龙首渠引浐水,清明渠引潏水,永安渠引交水,以供长安之用。至于黄渠则主要供给曲江史念海:《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第1—38页。。由于水利发达,粮食作物组合科学,种植面积很大,产量可观。因此,关中地区也显得相当富庶。

唐都长安的毁灭,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特别是西部历史的命运。由于长安城的毁灭,加之唐末战乱的影响,五代时期关中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呈现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景象。这种变化,在城市规模、郊区村落和水文林木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五代时期,宏伟壮丽的长安城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所谓“新城”。“新城”是五代前夕由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主持修建的。唐昭宗天祐元年三月,朱温以唐昭宗的名义,命佑国军节度使韩建镇守关中。韩建至长安,见长安城千疮百孔,残破不堪,已无法据守,遂对长安城进行了改建,筑成了“新城”。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载:“时朱全忠迁昭宗于洛,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庐舍,长安遂墟。建遂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即皇城也),南闭朱雀门,又闭延喜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新城……城之制,内外二重四门,门各三重……东西又有小城二,以为长安、咸宁县治所。”也就是说,韩建到长安后,去掉原来的宫城和外郭城,重新修建子城,封闭朱雀门、延喜门和安福门,在皇城的基础上建成“新城”,作为佑国军的治所,另在“新城”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小城,作为长安、万年二县的治所[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山川风情丛书本。。至此,长安城的惨景才有了一点改变。韩建所修的“新城”,比唐都长安要小得多。而五代时期的“新城”仅仅与长安宫城相同。考古实测东西宽2820.3米,南北长1843.6米,周长9327.8米,面积约5.2平方公里,仅及当年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马得志:《唐长安城考古纪略》,《考古》1963年第11期,第598页。。这样的面积,不仅不能与汉代的长安城相比,而且也不能与拜占庭等国际性的都会相比。也就是说,唐朝末年,长安城失去了昔日宏伟壮观的场面,规模较前大大缩小,已经根本算不上国际性的大城市。另一方面,唐末以来长安城的内部建筑也不能与盛唐时期相比。唐末“新城”共有五座城门,即东边的景风门、北边的玄武门、西边的顺义门、南边的含光门和安上门。城中有官署、学校、市肆、寺观及民居等建筑,文献中提到的有数十处,目前能够确定方位的只有黄街、含光门街、朱雀门街、安上街、草场街、景风街、府衙、府学、文庙、北市、菜市、草场、秦川驿、大社坛、太庙院、通城巷、樗里庙、真武庙、迎祥观、天宁寺、开元寺、香城寺、资圣院、杜祁公庙、显圣侯庙等等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109页。。城外建筑极少,除东边的万年县和西边的长安县外,没有什么新的设置。太极宫早已荡然无存。兴庆宫周围也已辟为农田,长安百姓地契中至有“某处至花萼楼,某处至含元殿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第23页。。大明宫“旧迹悉废,唯复道及含元、蓬莱殿、蓬莱山遗址略存”[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山川风情丛书本。。曲江池、昆明池等地建筑被毁,池水干涸,“宫殿乐游燕嬉之地,皆为野草”。至于“新城”的人口,最多时不过10余万,也是无法与唐都长安相提并论的。此时“新城”周围仍然是满目疮痍。正如诗人荆叔在《题慈恩寺塔》诗中所说:“汉国山河在,秦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雍正《陕西通志》卷九七,兰州古籍书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第5册,第455页。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长安郊区也急剧衰落。这首先表现在各县人口大量流失。有些人被迫离开故土,流落他乡;有些人则在战争中死亡。《重修文宣王庙记》载:“昔唐之季也,大盗寻戈,权臣窃命,四维绝纽。八銮迁脋于东周,天邑成墟,三辅悉奔于南雍。”[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三《重修文宣王庙记》。这说的是唐末朱温毁坏长安,胁迫唐昭宗及长安居民迁往洛阳,而关中百姓为避战乱大量南迁的事。《资治通鉴》卷二八九载:乾祐三年正月二十八日,“遣使赴河中、凤翔收痤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胡三省注释说:“已聚二十万,史言其未聚者尚多。大兵攻围积久,其祸如此。”[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八九“后汉位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418页。此类记载则是说在唐末五代的战争中,留在关中的百姓又大量地死于非命。迁徙和死亡的结果导致关中人口的急剧下降。到北宋初年,京兆府人口降至52720户[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山川风情丛书本,第81页。,全部关中户数相加,才十几万,口数更少,根本不能与唐朝时期的情况相比。与此同时,地方基层组织也大量减少。今西安辖区内的基层组织,到五代初仅存47乡[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至一七及各县旧志。。由于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因而到处是一派残破荒凉。在动乱的日子里,关中地区的许多名胜古迹都遭到了破坏,就连地处渭北的唐代帝王陵墓也未能幸免。后周时人覃用之《再游韦曲山寺》诗中写道:“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雍正《陕西通志》卷九六,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第434页。。这种荒凉的情形直到北宋初尚无多大改变。宋人张礼在城南樊川一带“寻所谓何将军山林而不可得”。岑参的杜陵别业、郎士元的吴村别业、段觉的杜村闲居、元稹的终南别业、梁升卿的安定庄皆已湮没,“漫不可寻,不特何将山林而已”[宋]张礼《游城南记》。丛书集成初编,第1086册,第2—3页。。尚友康诗云:“长安宫阙半蓬蒿,尘暗红梁羯鼓滔。”方回诗云:“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兰亭古痤藏狐貉,椒壁遗迹牧马牛。万古不随人事改,独余清渭向东流。”雍正《陕西通志》卷九六。第436页。

在人文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关中一带的自然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南端,自然景观本来是很好的。据文献记载,历史时期关中气候虽有变化,但总的来说还是温暖宜人的。这里地势平衍,号称“八百里秦川”,又有白鹿、少陵、神禾、铜人、细柳、洪渎等原,土质肥美。《禹贡》定之为“上上”等,荣居全国之首。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97年精装本,第825页。这里河湖众多,水源丰富,有泾、渭、霸、浐、沣、滈、潏、涝八水。八水之中,渭水为大,自西而东,奔流不息,其他诸水多汇流入渭,纵横交错,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格局。这里植被丰富,古称“陆海”,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经过长期的战乱,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化,已不能和从前相比。一则树木植被大量减少。这种情况在唐末即已相当严重。唐人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砍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縠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破落园田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5页。再则水资源变得相当短缺。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唐末以来,水资源明显减少。泾、渭、灞、浐等水流量变小,龙首、清明等人工渠道相续干涸,居民生活主要依靠井水。但由于城市污染,长安一带已变为舄卤之地,“井水焦咸,凡阙膳羞烹饪,皆失其味,求其甘者,略无一二”《善感禅院新井记碑》,藏碑林博物馆。。三则耕地质量大幅度下降。由于人口锐减,水利失修,不少地方又走上了粗放经营的老路。上述情况表明,五代时期关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与唐代相去甚远,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趋于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五代以前,关中是古代王朝建国立都的理想场所。据统计,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割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共建立过217处都城。其中立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长安。五代以前先后有11个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三位农民起义领袖把国都建在这里。他们是西周、秦、西汉、新、绿林、赤眉、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以及黄巢的大齐,总计历时长达1077年,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6—148页。。此外,长安作为国都,其规模之大,在中国古代都城中也是少见的。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更是首屈一指的。它的面积比隋唐洛阳城大1.8倍,比明代南京城大1.9倍,比清代北京城大1.4倍,比安阳、开封、杭州就更大了。这说明,长安一带在五代之前是最适宜建都的地方。但是,从五代到清朝灭亡,除农民领袖李自成外,再也没有人把国都建在长安。国都的位置逐渐由西向东转移。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分别以开封和洛阳为都。其后,两宋分别以开封、杭州为都,元建大都,明朝先居南京,后徙北京,清朝亦以北京为都。定都立制乃国之大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在唐末以后的千余年间,所有王朝都不再选择长安一带作为国都,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中已不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很显然,五代时期是关中历史的转折点。

为什么从五代开始,长安丧失了首都的地位?一种观点认为,长安之所以失去首都地位,主要是由于长安的地理位置不太适中。从中国古代都城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都城的确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地理位置。如果我们全面考察一下中国古代的都城,就会发现地理位置适中的都城是很少的。即以“七大古都”而言,南京、杭州地处江南,开封偏东,安阳偏北,北京更靠近东北,都不能说是“适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长安丧失国都地位,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具体些说,是由于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关中距江南过于悬远,漕运不便。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似乎也不够全面。唐宋之际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客观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中心也必须移到江南去。明清之际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此时的都城就不是在江南,而是在北京。至于漕运的问题,则是任何一个统一王朝都不可避免的,不论都城设在哪里,都需要得到漕粮的接济,只是漕粮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关中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区,这个经济区面积不大,但当关中经济繁荣之时,漕运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关中经济区遭受破坏后,漕运才显得重要起来。所以我认为经济并不是长安失去国都地位的唯一原因。

从五代以后的历史状况来看,长安之失去国都地位,主要还是长安城被彻底毁灭、关中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关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是一朝一夕之故。隋唐两代三百余年,关中地区人口大量增加,黄土高原开发过度,森林急剧消失,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水旱灾害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总的来看,影响最大的还是唐末以来的战乱。唐末以来的战乱毁灭了举世闻名的长安城,也使往日富庶的关中地区变得千疮百孔。这样一来,长安已不如洛阳、开封,关中也不如中原。五代时期是多事之秋,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长安城既已毁灭,关中又如此残破,当然不如定鼎中原,在洛阳或开封建都。正因为如此,五代时长安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五代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东部地区成为历代关心的重点。另一方面,关中地区恢复的速度很慢,到宋元时,依然是残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元]脱脱《宋史》卷二七七《张鉴传》,中华书局精装本,第2407页。同书卷三二〇《余靖传》,第2656页。。可见宋时关中尚未复苏。及金人占据关中,长安一带再遭受燹。时人李献甫在《长安行》中写道:“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雍正《陕西通志》卷九五。西北文献丛书本。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自然就不会在关中建都了。

虽然唐朝末年以后长安不再是国都,但比较而言,长安一带毕竟是周秦汉唐诸朝的中心所在,地理位置仍然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无论是哪一个王朝,都不能不重视长安一带的问题。如后梁开平元年(907)四月,改京兆府为大安府,以长安县为大安县,万年县为大年县。开平三年(909)七月,改佑国军为永平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废永平军,复以大安府为西京京兆府,以大安县为长安县,大年县为万年县。后晋天福三年(938)十月,废西京,在京兆府设晋昌军。后汉乾祐元年(948)三月,改晋昌军为永兴军。后周仍以京兆府永兴军为管理关中地区事务的重要机构。宋元以降,建置不一。元时长安称“奉元城”,明清改称西安,亦为西部重要的军事重镇[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逐渐恢复了自身的活力,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西安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随着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安必将迎来再度的辉煌。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刊《论唐代的城市建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