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工业新增长点
〇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任国
“十二五”时期,我省抓住重大机遇,实现了从全国中下游向中等靠前水平的重大跃升和“弯道超车”。目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产能过剩矛盾凸显,资源和环境的外部约束不断强化,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我们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着力谋划重大项目,打造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
◎数据
到2021年,陕西省六大支柱产业46条产业链的工业总产值有望由2015年的5724亿元增加到18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8.1%提高到46.2%,新增1.2万亿元。
打造新支柱、培育新动能,是当前陕西工业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陕西工业基础及科教、资源、区位等优势,我省将着力培育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我们正在谋划46条重点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新支柱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陕西科技助力“神十一”完美飞天
现代化工产业。着力推进油煤气等资源的深度转化,聚焦煤炭高效清洁分质转化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发展煤制烯烃(芳烃)、煤制油和精细化工产品。继续做好已建成的煤制烯烃项目的产能释放,进一步实施300万吨产能的煤制烯烃(芳烃)项目,总产能达到600万吨。推动现有煤制油项目的产能释放,加快延长石油、煤业集团等企业重大项目建设。
☆陕西亮点
2016年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量4.86万辆,占到全国产销量的10%,总量在全国排第二名。2017年1—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实现3.13万辆,在全国的占比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
汽车产业。大力实施“百万辆汽车工程”,2021年实现汽车产量过百万辆。一是做大整车企业,二是发展汽车配套产业,三是打造全国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率先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领域替换传统能源汽车,力争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37万辆,省内推广应用累计达到10万辆。
[新闻链接]
2017年3月30日上午,“航空科学城——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启动暨签约仪式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西北工业大学与陕西西咸新区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强强联合,加速推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这也标志着陕西未来将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民用无人机产业基地。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合作,实现“大运”飞机批量生产、“新舟700”飞机批量生产;掌握航空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构建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制体系,民用发动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支持西工大无人机“一基地两中心”建设,做强小型无人机、开发中型无人机、研制大型无人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争取三星闪存项目二期工程落地,推进比亚迪(电子)5000万部智能终端项目建设,推动中兴通讯智能终端生产项目达到4500万部,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打造西部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大力培育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推动规模化应用,单晶硅片保持世界第一位,光伏玻璃从世界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
新材料产业。继续保持我省钛、镁、钼等产品全国领先地位,大力推动产品深加工,钛材加工产业规模达到7万吨,锌产量达到80万吨。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面向航空航天、装备、电子等高端领域应用。
☆陕西亮点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钛材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国内产量的80%,占我国国防军工市场的份额为95%。钼及钼合金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拥有国内唯一的钼材料研究国家级技术中心。未来还将打造“中国钛谷”“中国钼都”和“中国镁都”。
步长制药已成为中国中药第一品牌
现代医药产业。重点完善我省医药优势大品种培育机制,推动省内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化学药重点推动万隆抗生素生产基地、力邦创新药物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产业规模。中药重点支持步长生产基地扩建、博森银杏冻干粉等项目建设,推进中药现代化。生物药方面重点支持强生供应链基地、利君生物制药基地等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加快生物医药制备技术成果产业化。医疗器械重点推动天隆基因检测设备等项目建设,谋划引进高性能诊疗设备。
二、着力推进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提升冶金、建材、食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按照稳产能、调结构、上水平的理念,稳定传统行业产能,加快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方向,重点围绕企业智能制造、扩大先进产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推动绿色制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六大领域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力争三年累计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智能改造示范试点,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培育壮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组织实施技改项目事后奖补政策,每年推动200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切实发挥50亿元技术改造基金的作用,加快资金募集进度,做实资金;加快尽职调查,尽快投资,确保年内完成基金总规模20%以上的投入;创新资金支持方式,采用融资租赁、投贷联动等方式,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力争到2021年,冶金、建材、食品、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6072亿元增加到10030亿元,新增3958亿元。
三、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在技术创新、军民融合、企业培育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二要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加快推动军工科研院所分类转制、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军工资产证券化率,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三要加强企业培育,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我省将组织实施先进大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强化对标管理,提高现有龙头企业水平;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促进一批先进企业加快做大规模,成为新的龙头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形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力争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5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