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21年12月15日 不象女主人的女主人

连续两天,陈冰忙碌着,又是早上八点专题会议,头天晚上部门成员全部快速完成下午初步专题讨论结果,全体加班准备好资料、打印、装订、排序、核对,形成流水作业,快速完成工作,八点半出发。回到家简单吃了点蒸苹果,赶紧冲澡,不到十点睡觉,早上六点二十准时起床,比预计的提前,母亲做了馄饨,就着菜热热乎乎的吃了一大碗。七点准时出发,七点半按时到达,做到准备,提前布置会场,将资料分发到位。

根据会议结果进行工作调整完善。集体的速度与力量体现出来,也拉开了个体之间的工作能力、时间距离。

接到新的变更图纸,查看变化,分析新劳务班组报价,安排算量跟进、核对时间、内容的协调,不知不觉又来到了五点半,安排完毕已是六点,这个点出去正是下班高峰,打开大门,保持室内通风,吸氧,继续查阅资料,疏理本日工作小节,是否有疏漏,考虑明天的工作。六点四十下班。天已黑,路上行车也轻松许多。

陈冰的姐姐告诉不要那么劳累,其实今年生病后已经减少了这么多加班,管理模式也成熟起来,大家基本上手,只是关键问题和个人差异有这么多工作还得安排、把关。如果提高个别同事的连轴转能力还得还思考,虽然已有所改观。

最近房产很火,又接到几个楼盘推送信息。没有钱,想到贷款按揭就心生恐惧。

回忆起几年前言宇一心想要买别墅,他就喜欢大房子独院,没有考虑后期装修费用。婚前两人就约定好,为了照顾两边老人,暂时同父母住一起,头天住一晚陈冰父母家,第二天回言宇父母家。两人每月分别给双方父母各三千元生活费。再另外建设自己一个小家庭,由言宇负责买房买车,陈冰负责买大家的衣服和水果。两人在一起后,陈冰把言宇的衣服从内到外,从头到脚全部更换了,以前的衣服就象是学生时代且洗得稀薄了一般全给扔了。拿出去扔的时候还眶着言宇父母说是拿到陈冰家去穿。

在言宇的家里,陈冰感觉到自己是个外来人员,从言宇姐姐们、朋友们对这个家出入次数、熟悉程度都高于陈冰,言宇也没有太多照顾到陈冰作为女主人的身份。陈冰想要有自己和言宇的家,打破这种家庭模式。父母可以过来住,姐妹朋友都们可以常来走动,但这就是陈冰与言宇自己的家,而不是以前的旧家,有新的成员加入就有新的生活模式。在这样情况下,陈冰就得努力挣钱,自己要出一部分钱,同时还在还父母的按揭房贷款,没有钱傍身就没有发言权,中途也去看了一些楼盘,看上了自己掏不出钱也不敢下手。告诉言宇,他又不满意,他一直想买别墅,陈冰的看法是,最近几年满足上班需求所以要离上班地点近,选择附近有医院的,父母们老了看病方便,别墅多在郊区,来回路程远、总价高、父母就医不方便,加上自己没有多余资金,一直没能达成一致也没有实际性行动。婚后,陈冰按照传统思维,让言宇每个月交多少钱回来进行存储,以备双方共同存款购房时需用,言宇非常果断的拒绝了,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这辈子都不要想让他交给陈冰,态度非常恶劣,没有一丝商量,陈冰尴尬而懵了,这是何意,这不是一个家的传统模式吗?

有一天行在路上,言宇说,让陈冰把C城的小户型卖了作为别墅的首付,两个再共同每月还一万的月供是没有问题的,陈冰一下感觉到巨大的压力,现在还有一套房在还按揭,怎么这个重担又放在了自己身上,自己只是在打工,而且两人在一起后为了照顾家庭也辞了职重新找了份就近的工作想要照顾家庭,收入减半,除了还自家父母住处房贷、生活费,自己每月还有上千元的医药费,就所剩无几了。而言宇做个小本生意比陈冰目前收入高了许多,来自几年前巨大的还贷阴影,回答道“不行,你来买房,我不买房。”陈冰想表达的是自己不具备还款的能力无力承担,加之以前的购房还款阴影一直压在心头,担心贷款按揭。现在还正在还一套房的贷款,依目前的新工作收情况如何再次共同承担一万的贷款压力。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虽然一直想有一个和言宇单独的家,只能把这愿望深深的埋在心底。之所以婚前就约定分工,不是自己不想承担而是无力承担。

不知是因为陈冰没有把自己的难处进行过多的解释,还是言宇觉得这样会自己吃亏,这个问题没有谈透也就搁置下来成为了两个人之间的嫌隙。陈冰寻思是自己收太低了,言宇不愿意投入太多钱在固定资产上,顿时自尊心大受打击,两个人相识这么长时间,难道言宇还不了解自己的人品和为人吗?这不就是不信任吗?陈冰第一次感受到了婚姻的沉重,也提不起精神来,完全是对自己的轻视和不尊重。沉重的心情带入婚姻,没有做主的权利,对于言宇朋友们的到来也无法有女主人的姿态进行相应的照顾,感觉他们比自己还对这个旧家熟悉、随意。陈冰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的屈辱,因为自己的收低而失去了对家的主导作用。第一次感受到婚姻的现实。这是一个家吗,陈冰没能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一直沉重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