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这种限定并不是凭空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基础之上的,是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例如,会计的核算范围究竟有多大,对各项会计要素应采用什么计价基础,如何保证各有关方面及时获得会计信息,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面对客观经济环境做出合理判断,即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反之,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就无从建立起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会计人员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它确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有关方面的决策服务。只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正常开展,实现会计目标。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还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某个部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和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这个基本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而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基本前提做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给予相应披露。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一般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其计量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会计核算必然选择货币作为其计量单位,以货币形式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核算采用货币计量,使会计核算的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地表现为货币资金运动,从而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于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允许其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应当提供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的财务报表。对于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经营活动,通常也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财务报表时应当换算成人民币,以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会计假设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