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书中用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了说明和补充。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证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给参加国带来贸易利益,但并未说明贸易利益有多大,贸易双方各占多少,而穆勒对此做了补充。

(一)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来说明两国贸易利益的范围。他假设两国投入等量劳动和资本生产毛呢和麻布的数量见表2-7。

表2-7 英国与德国投入等量劳动生产毛呢和麻布的数量

从表2-7可知,英国和德国在毛呢生产上劳动生产率是相同的,但是在麻布生产上,德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因此,德国应生产麻布,英国应生产毛呢。两国原来各自生产这两种商品时,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10 ∶15;德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10 ∶20。如果英德两国麻布和毛呢的交换比例为10 ∶15,同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一样,德国只要出口15码麻布就可以换回10码毛呢,这样对德国有利,而对英国不利。如果两国的交换比例为10 ∶20,则对英国有利,而对德国不利。因而在上述两种交换比例下,双方无法开展贸易。因此,英德两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国际交换比例的上限和下限,国际交换的比例,只能在其上限和下限之间(10 ∶15~10 ∶20的范围)变动。

下面用几何图形加以分析。在图2-2中,x表示麻布的数量,y表示毛呢的数量。

图2-2 两国互利贸易的范围

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用从原点引出的两条射线OB、OG的斜率来表示。OB斜率表示英国国内交换比例10 ∶15,为毛呢与麻布交换比例的下限,OG斜率表示德国国内交换比例10 ∶20,为毛呢与麻布交换比例的上限。OBOG之间为互利贸易范围,超出该区域必然有一个国家会退出交易。

另外,A点的斜率为10 ∶15, C点的斜率为10 ∶20。这样从原点引出的、通过开区间线段AC的任意射线的斜率,都是互利贸易条件,只是越接近A点,对英国越不利,越接近C点对德国越不利。

(二)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决定与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交换比例最终是如何确定的?穆勒认为,它取决于交换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如果甲国对乙国的商品需求强烈,而乙国对甲国商品的需求较弱,则交换比例就会朝着不利于甲国而有利于乙国的方向变化。如果英国对德国的麻布需求旺盛,就可能以1 ∶1.6或1 ∶1.7的比例同德国相交换,使德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反之,如果德国对英国的商品需求强烈,就可能以1 ∶1.9或1 ∶1.8的比例同英国进行交换,使英国在国际交换中得到更多的好处。由此可见,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越接近对方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多。

(三)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用国际需求方程式说明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及其变动。穆勒认为,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和货币的比例,是由卖方需求货币,买方需求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因此价格中的商品和货币的比例也就等于整个商品供给和商品货币需求的比例。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使商品的价格经常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达到均衡。他假设两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穆勒用物物交换说明相互需求的变动决定贸易条件的变动,把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变成商品对商品的关系,得出国际需求方程式。假定英国的毛呢与德国的麻布交换比例为10 ∶17,两国的彼此需求相等,都为这一比例的1000倍,即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量为1000×10=10000码,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量为1000×17=17000码。在既定的国际交换比例下,两国相互需求强度一致,则两国国际贸易收支总额达到均衡。这时,国际需求方程式为

(1000×10)∶(1000×17)=10 ∶17

如果两国的相互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国际交换比例将进行调整,形成新的需求方程式。假定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量由原来17码的1000倍下降为800倍,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仍为10码的1000倍。这时,德国为了取得英国的毛呢,必须降低麻布的交换价值。假设交换比例变为10 ∶18,这一交换比例的变动,一方面将刺激英国对麻布的需求,使其对麻布的需求量由原来的800×17上升为900×18;另一方面将抑制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其市场需求量可能为900×10。于是,新的需求方程式为

(900×10)∶(900×18)=10 ∶18

相反,如果德国对英国产品需求强度不变,而英国对德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增加,则交换比例将在10 ∶17以下。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了两点补充:一是补充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二是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这一理论只适应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的需求对市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因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和相互需求往往相差很远,贸易小国的需求强度一般小于贸易大国的需求强度,这就导致贸易大国的国内交换比例经常成为国际交换比例。另外,这一理论是以物物交换为前提的。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中,进口和出口并非同时进行,而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因此,相互需求强度决定贸易条件是不符合实际的。

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代表作是1879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纯理论》。马歇尔在穆勒的理论基础上,用提供曲线说明相互需求决定交换比例。

提供曲线是表示一国贸易条件(交换比例)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面仍以上例加以说明,如图2-3所示。

图2-3 提供曲线

对德国来说,Ox轴表示出口麻布的数量,Oy轴表示从英国进口毛呢的数量;相反,对英国来讲,Ox轴表示从德国进口麻布的数量,Oy轴表示出口毛呢的数量。OG表示德国的提供曲线,OB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提供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示一个贸易条件。它等于曲线上任意点到x轴的距离和到y轴距离之比,即毛呢和麻布的交换比例。两条曲线的方向不同。对德国来说,提供曲线越往上弯曲,表示德国用一定量的麻布可以换取更多量的毛呢,对德国有利;相反,提供曲线越往下弯曲,则表明英国用一定量的毛呢可以换取更多的德国麻布,对英国有利。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在两条提供曲线相交的E点,两国的进出口量才能达到平衡。这时,E点就是均衡贸易条件。如果两国的相互需求发生变动(如图2-3中英国的提供曲线由OB移至OB′),均衡贸易条件就会发生变化,即由E点移至E′点。

马歇尔首次运用几何方法分析贸易条件,为国际贸易理论增添了新的表达手段。但在理论上并未突破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