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0章 露天电影(一)

当时的农村,放露天电影是非常普遍的,露天电影设备非常简单,几个简单的音响,一台放映机再加上一块污漆抹黑的幕布便可以放电影了,当时几乎每个大队都有一家人靠放电影营生的,服务周到,随叫随到,而且价格公道,所有村民家里如有比较隆重的红白喜事,都会请放电影的人来在村里面晒谷坪(晒稻谷的场地,一般很大)放几场电影,让大家热闹一翻。放电影的最喜欢拿的片子(也许那时也只有那样的片子)大半都是讲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当时我们还小,详细的情节我们不怎么看得懂,当时每个小孩都做在父母的腿上看,边看边一边边的问父母,那个是好人,是吧?那个拿烟斗的是好人吧,那个说话叽里咕噜的可是日本鬼子?然后就喋喋不休的说,我讨厌日本鬼子,他们是坏蛋,有些大人也会偶尔问问他们的孩子,那些人又没怎么惹你,怎么坏了。多半的回答都是:他们就是坏,欺负我们中国人,电影放完好,小孩子又会自动聚在一块,玩鬼子进村的游戏。

农村人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看电影就是听广播。广播已经司空见惯,电影的魅力最大,只要听说附近哪个村子有电影,村子里的年轻人提前就沸腾起来了。大家不顾一天来的劳累,爬山涉水不远十几里赶场子。还记得小时候公社放映队第一次来村里放电影的情形。那天晚上放的是《地道战》,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的老百姓利用地道与日寇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故事.

电影开始前,大家都盯着白色的银布不解地看,等到一声炮响,机枪手榴弹的爆炸声也响了起来,村民们喊叫着:“——打仗了!打仗了!”抱头鼠窜,回到家里用烧火棍把门顶住,吓得不敢睡觉。第二天一早一些人早早起来在地上找弹壳,找了半天没找着,就奇怪地问:“明明打仗了,机枪都响了,怎么就没有弹壳呢?——看来被谁捡走了!”

要是来了放电影的,那就热闹了。在自家村里,是提前知道的,不但全家都会看,还会把姥娘、闺女、外甥的接来看。在外村,上了年纪的人就不大看了,年轻人说什么也是要看的,十里八里都不会在乎的。半大孩子如此,大闺女也一样。不过,通常都会拉帮结伙的去。自然,半大孩子跟半大孩子一路,大闺女跟大闺女一路,要是半大孩子找了大闺女,或者大闺女找了半大孩子那就不对劲了,不单是暧昧,简直不要脸,是要被人戳脊梁的。

听说前官庄村黑了放电影,后官庄的半大孩子和大闺女就按捺不住了,早早就盼着天黑了。后来实在等得心急,半大孩子们黑了饭都顾不上吃吆吆喝喝地地去了。半大孩子们一走,大闺女们安静的假象就暴露出来了,相互悄悄地约了,赶天擦黑的时候跟娘撒个谎就偷偷地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