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场到展览: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刻受到的震撼。2005年暮春的某一天下午,法国吉美博物馆,不知不觉转到了一个展位前,立时被眼前的展示方式所震撼:普普通通的十余尊唐代陶塑俑,既没被放在柜子里,也没被摆在台面上,每一尊陶塑都只是被一只十厘米左右长的透明杆茎悬空固定在墙上,成扇面形排列。当看到眼前的十余尊陶俑,刹那间,仿佛回到了富丽堂皇的大唐,仿佛遇见了排场盛大的公主或夫人的团队,在春日明丽的阳光下,一手牵着马缰,一手高举球杆,在球场上左冲右突,耳边仿佛隐隐传来她们高声急促的招喊呼应……不知不觉盘桓有三四十分钟,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博物馆布展的魅力所在:在静态中展现出展品的动态,以对展示品“悬置”的方式将其“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从那天起,开始持续关注博物馆的空间展示及展示空间问题。

于今想来,开始关注博物馆空间问题,其实冥冥之中有一种因缘所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助教,对中国传统的服饰、饮食尤其是建筑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偶然发现在兰州市东边的定西路有一家建筑书店,如获至宝,于是每隔一两周,便从市区西边的十里店桥沿黄河南滨河路骑行去书店,两点距离十五六千米。那时购买的图书主要有两类,一是基础的入门书,如《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第二类主要是引进国外的。除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外,当时一套翻译过来的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小册子给我尤为深刻的印象。在较为系统阅读建筑专业入门书的基础上,通过这套丛书对西方建筑理论的了解,不仅成为我后来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野。

后来考入复旦读研,很幸运与徐清泉一起成为了王振复先生的开门弟子,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先生当时主要在周易美学和建筑美学两个方向发力,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建筑美学,且内心感到十分庆幸。当时先生正好在具体负责两个项目,一是协助蒋孔阳先生进行《中国古代学术名著导读》艺术卷的编辑,一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约稿的《中国建筑文化大观》,于是我们便欣然参加了两个项目的研究撰写工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对建筑空间有了不同于既往的全新感受。

在复旦读博期间,因很偶然的机会,独自主持了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的开闭幕式,并承担了大会VCD的策划、撰稿、摄制及后期剪辑工作。再后来到了上海大学,先后独立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策划,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世博馆的前期策划与主题演绎,随后又独自策划了海尔全球产品体验中心、上海市长宁区中国婚姻文化展示中心的布展理念及形态。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得自己对建筑的空间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来申请到赴瑞典远东文物博物馆与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进行研究的相关项目,作为博物馆空间研究的深入;在前后十几次的国外学术交流或旅行活动中,对博物馆、美术馆的考察成为重要甚至唯一的内容。

在此前提下,先后有四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城市文化视野中的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功能与艺术的观念》《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审美创新》《博物馆4.0时代的物质叙事与空间融合》。

前几年,先后陆续认识了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袁雁悦博士和德国美因茨大学毕业的蔡潇博士,得知袁雁悦的博士学位论文直接就是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蔡潇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与展示空间密切相关,聊得十分投机。新一代学人的视野与思路,对我诸多启迪,于是欣欣然建了微信群,又吸引了对此感兴趣的几位同仁参与,围绕博物馆空间进行不定期的讨论。后来我们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生李佳一、陈凌云先后确定以博物馆为其学位论文的主题,于是萌发了编辑一套丛书的想法。

拉拉杂杂写下上面一段话,好像与本主题无关,然而细细想来,一套丛书的出现,貌似突兀偶然,事实上却也草蛇灰线,并非全然无稽。

这套丛书的命名,来源于以下基本观念:空间及其定性、定位是当代博物馆的核心问题,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种全新的文化创造形式,因此将其命名为“博物馆·新空间·新文化”丛书。目的在于一方面对博物馆的空间进行全新的观照与研究,从博物馆的“展什么”转向“怎么展”,从而产生出新的“空间”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不仅探索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更注重博物馆的文化创新,这种功能研究的转变,也许将会引发对博物馆的全新认识及其知识建构。

按照原初的计划,该丛书作为一套开放式的博物馆文化空间研究丛书,主要包括国外相关论著翻译与国内学人研究论著出版。目前第一辑为国内学人研究论著,共四册,作者及内容分别如下:

陈凌云博士运用艺术营销学、艺术创意学和博物馆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案例调研为基础,分析作为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如何定位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资本理论和教育传播学视域下如何界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内涵和价值构成,阐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关键战略环节和主要发展模式,剖析目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研发设计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从整体上突破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面临的瓶颈,进行完整高效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建。

李佳一博士以“当代艺术作品展示”为切入点,运用空间理论,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进行研究;围绕展览空间的不同面向,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通过与传统的艺术博物馆的对比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功能进行全新解读;其二,运用空间理论,分析提炼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场所特征与空间内涵;其三,通过认知与体验,重点分析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布展过程中运用的空间叙述方式以及观众观看方式与体验方式的转变;其四,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本质与意义进行学理的追溯。

袁雁悦博士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博物馆场景中的教学特点,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面对不同人群(亲子家庭、青少年、成人)的教学方法及具有共性的教学理念的实践。结合“博物馆素养”这一概念,该书将提炼基于博物馆及其他公共文化场所的创新教育(包括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的未来前景,并针对中国目前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其他教学场景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林少雄博士从世界博物馆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其视觉呈现出发,超越现有博物馆侧重于历史空间、文化空间、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观念,提出基于未来时态的融合体验空间创造的4.0博物馆概念,倡导更加注重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最终对以具有生命表征与体温特质、具有浓郁情趣及其亲和力、具有空间独特叙事能力、具有自生长功能的融合场域的4.0博物馆的空间建构理念进行论证与实践。

当然,这套丛书是一套开放式丛书,一方面所有的内容与体例都是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建构完善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欢迎同道中人能够积极参与、共襄盛举,为我们对博物馆空间的思考及其呈现建构一个更为良性宽适的平台。

是为序。

林少雄

2019年5月25日草于长海医院急诊外科21病床

2019年6月2日改于沪上梦湖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