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推动了金本位制的出现
19世纪70年代,复本位制已成强弩之末,渐渐显露出了疲态。因机缘巧合实行了金本位制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商业界的引领者。与英国有着大量贸易往来的葡萄牙于1854年实行了金本位制。一时之间,西方世界各国可分为黄金和白银,或者黄金本位制和复本位制两大阵营。
同时,欧洲大陆的复本位制步履维艰。随着19世纪60年代关税的削减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国际贸易大幅增长,许多国家流通中的外国银币不断增加。由于蒸汽动力被运用于铸造货币,这些银币都是代币。1862年随着政治上的统一,意大利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发行了成色为0.835的小面额银币(所含金属价值为法定价值的83.5%,参见术语表中“成色”词条)。人们尽可能使用意大利银币,储存更值钱的法国银币(成色为0.9)。这一举措使大量意大利银币涌入法国,法国银币被驱逐出流通领域。相应地,法国于1864年降低了小额面值硬币的成色,从0.9降至0.835。但瑞士与此同时发行了成色为0.8的硬币,瑞士银币将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的硬币驱逐出了流通领域。
意识到相互之间的影响之后,相关国家在1865年进行了一次国际会晤(这样的会晤又在接下来的25年里举行过几次)。比利时是这几次会议的主要发起人,比利时发行的银币几乎在国内流通中消失殆尽了。结果成立了拉丁货币同盟,约定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瑞士(还有后来加入的希腊)一直将银币成色规定为0.835。英国虽受到邀请,但拒绝了。当时,授权法已经传播到了对银币情有独钟的美国国会,但美国内战刚刚结束不久,这场内战是通过发行不可兑换美元进行融资的,因此还无暇顾及货币制度问题(参见术语表中的“不可兑换”词条)。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接二连三的冲击鱼贯而出。普法战争的爆发迫使法国、俄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搁置了可兑换的变革。岛国英国成为货币制度稳定的国家。蓦然间,战后货币制度何去何从变得扑朔迷离。
德国率先打破僵局。自从奥匈帝国和俄国流通不可兑换纸币而非银币以来,实行银本位制的德国再与东欧这些国家开展贸易就吃亏了。与东欧各国不同,英国市场所有业务都是围绕黄金开展的,在19世纪前60多年里发展神速。德国贸易的大部分资金是从伦敦市场以先令计算进行融资的,因此也就等于一定数额的黄金。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可以免去信用顾虑,原先的货币制度可以视为前统治者的事物加以废除,政府可以在不损害信誉的前提下禁止滥发银币。
普法战争中战败国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给德国(当时称普鲁士王国),德国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新金本位货币单位马克。根据1871年签订的《法兰克福条约》,法国应支付50亿法郎。德国利用这笔赔款换回黄金并铸造成硬币。同时,德国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白银,购进黄金。
迈向国际金本位制的步伐颇费周折。德国是欧洲大陆的工业领先国家,柏林正与巴黎竞争欧洲大陆金融中心的位置。德国这次本位制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对黄金的吸引力。
对于随后向金本位制度的变迁,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是19世纪50年代在内华达州等地发现银矿、德国的金属清算引起的。在他们看来,这些事件使世界白银市场供过于求,维持复本位制的难度加大。在新的银矿被发现后,德国的做法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过多的白银供给导致白银市场价格下挫,迫使一些国家涌入大量白银,或废除复本位制,实行金本位制。
貌似言之凿凿,但未免夸大其词了。在复本位制没有被动摇的情形下,大量白银是不可能涌入法国和其他复本位制国家的。复本位制国家只可能会提高流通中白银兑黄金的比率。斯蒂芬·奥柏(Stefan Oppers)做过测算,结果表明德国推出白银退出流通的举措,使拉丁货币同盟国家黄金供给份额从1873年的57%下降到1879年的48%,但15.5:1的铸币比率并没有发生改变。
那么,为什么欧洲各国纷纷在19世纪70年代实施金本位制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原因应该就是此时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当欧洲第二大工业国德国于1871年实施金本位制后,其他国家实施金本位制的意愿更加强烈了。一度维持了复本位制的网络外部性,此刻推动各国实施金本位制。连锁反应并非始于德国的抛售白银,而是各国纷纷效仿有着商业和资本往来的邻国开始实行类似的货币本位制度。
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可以预见变革进展得很快。丹麦、荷兰、瑞典和拉丁货币同盟国家率先加入了金本位制行列,与德国开展贸易,于是德国的决策对这些国家的利益有着重大影响。其他国家随后也实行了金本位制。到了19世纪末,欧洲各国中只有西班牙仍然实行不可兑换纸币。虽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并没有正式实行可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间意大利曾在19世纪80年代实行过),但19世纪末,它们的货币都钉住了与黄金挂钩的国家货币。美国1873年颁布《硬币法案》,废除了银币,美钞价值上升至面值;1879年恢复了可兑换货币制度,美国终于建立了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19世纪末期,这项制度传入亚洲,俄国和日本实行了金本位制。长期实行银本位制的印度在1898年将卢比与英镑挂钩,间接地与黄金挂钩。斯里兰卡和暹罗不久后也效仿印度的做法。甚至在白银矿业利益集团实力很强的拉丁美洲国家(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也实行了黄金可兑换制度。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中美国家仍然实行银本位制。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认为国际复本位制在稳定物价方面优于金本位制。英国物价水平在1873~1879年下降了18%,到1886年又继续下降了19%(见图2-2),其间白银退出流通领域,较少的货币追逐更多的商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898年的文章中抱怨“稀有金属难以担当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美国和欧洲仍然允许自由铸造银币,货币数量增加到与商品数量相当,那么通货紧缩或许可以避免。
图2-2 英国1873~1913年批发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Mitchell 1978.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19世纪的各国政府是否认为金本位制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或许明白金本位的性质,但不一定能预料到金本位可能带来的问题。1850年以后,新银矿的发现将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银币铸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没有任何迹象能预见到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价格下滑。直到19世纪90年代,通货紧缩持续了10多年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并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普遍的不安。
为什么各国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都已经知道金本位制易引发通货紧缩后,却没有恢复原来的国际复本位制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外部性效应导致的国家之间的协调使这样的转变成为泡影。这样的转变只有所有国家同时进行才可行,否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单个国家恢复复本位制并不能显著改变世界货币的供给或价格水平。国家越小,恢复银币自由铸造制度带来的损失越大,将会耗尽所有的黄金储备,被迫实行银本位制并通过浮动汇率影响金本位制国家。汇率浮动范围越大,造成的国际金融和贸易的损失越惨重。
美国白银矿业利益集团实力很强(鉴于农民反对通货紧缩),于1878年召开了旨在恢复复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协商会议。德国刚刚实行金本位制不久,拒绝参会,而且德国政府绝对不愿意让自己抛售白银的行为受到国际关注。英国实行完全金本位制,参会的用意是阻止银本位制的恢复。在大国没有诚意的情形下,任何一个小国家都不可能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