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共产儿童团歌
【创作背景】
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想为孩子们拍一部戏,找到了好友、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乔羽和苏里两人都有着浓浓的孩童情结,他俩也都曾是红小鬼,对战争年代的孩子们有着异乎寻常的怀念与热情。乔羽接受任务后,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将剧本内容定格在了上个世纪30年代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一群红孩子们身上。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最能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孩子们英勇机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乔羽生平第一次渡过长江来到了苏区体验生活,走家串户,听当年“红小鬼”们讲述红军北上后他们那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渐渐地,一个关于当年“红小鬼”的故事在乔羽的笔下诞生了。剧本写好后,乔羽又为这部影片写了日后广为传唱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经过摄制组的努力,1958年,电影《红孩子》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影片上映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影片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也随之广为传唱,历久不衰。
【歌曲赏析】
此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儿童团的团歌,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了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歌曲的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具有奥地利梯罗耳族民歌的风格,词作者佚名。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共产儿童团的故事拍摄了影片《红孩子》,再现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儿童与白匪作斗争的光荣岁月,《共产儿童团歌》作为影片主题歌传遍了中国大地。
歌词层次清晰,意义层层推进。共四段歌词,第一段发出召唤,强调“将来的主人”的社会责任;第二段展望前景,提出“时刻准备着”的具体要求;第三段表明任务,鼓舞“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的勇气;第四段再次发出号召。而每段结束句的“的的达的达的的达的达”,似不断吹响的号角,召唤着中国的少年儿童时刻不忘自身肩负的使命;似不停擂动的战鼓,激励着中国的少年儿童实践履行自身的职责。旋律抑扬顿挫,咏唱回环往复。全曲在结构上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旋律各节对应,音调由弱到强,反复咏唱,形成了照应,烘托了情感,使全曲始终洋溢着革命的热情、进取精神和青春活力,具有豪迈坚定、朝气蓬勃的气质。《共产儿童团歌》中“时刻准备着”“主人”“团结起来”等词句,伴随着传唱的歌声,成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牢记责任、培养情操、追求理想、坚定信仰的关键词,永远铭刻在中国的少年儿童心中。
【小知识】
主题表现的手法有:重复、模进、模仿、密接和应、再现、卡农、变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