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葫芦丝、巴乌概述和形制
第一节 葫芦丝、巴乌概述
葫芦丝、巴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近些年来,这两种乐器因其优美动人的音色,在全国各地均被广泛流传。虽然这两种乐器在外形上有较大差距,但从它们相同的音域、相近的音色、类似的表现方式以及所流传的近同区域,放在一起讲述也不为过。
一、葫芦丝
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又名葫芦箫。原先主要流行于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常用于演奏婉转流畅或轻快跳跃的旋律,是该地人们娱乐助兴的主要乐器之一,也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常用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欢乐和幸福。
葫芦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它的三管形制和古代的三管之龠雷同,两只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持续发出的五度音程,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有着神秘的联系,但其主管开有七个指孔与现在的笛箫又较相近。也许,这是历史变迁的相互影响,虽无佐证,却也不置可否。
至于葫芦丝的发祥地,大多学者认为是被称为“葫芦丝之乡”的云南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镇。虽无考古实证,却有许多传说。
传说一:
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大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大葫芦立刻吹出美妙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德宏和其他民族,并世代相传。
传说二:
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来吃村民和牲畜。有一位傣族的小伙子叫阿泰,他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女娲娘娘的宫殿。女娲娘娘被阿泰的诚心感动,赐予他一只葫芦,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等凶兽出现之时,用葫芦将凶兽收进去。但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撞,于是阿泰将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再也没有出来作怪。后来,为了纪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这个葫芦和竹子模样做出了葫芦丝,作为乐器流传了下来。
二、巴乌
巴乌,簧管乐器,也有叫“把乌”的。流传于云南的彝族、苗族、哈尼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但称谓各异。音色与大葫芦丝相近,常用于独奏或为舞蹈、说唱伴奏,因其管有长短、粗细之故,调高不同,又有高音、中音、低音巴乌之分。
至于巴乌的起源,至今没有界定。它与葫芦丝主管的形制、原理相同,流传地域相近,再根据笛箫等乐器的演变,笔者认为巴乌和葫芦丝应该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甚至说其一从另一演变而来。或者大胆地设想一下,葫芦丝比横吹巴乌多了一个葫芦,也就是多了一个共鸣箱,使乐器的音色比巴乌增添了些许的柔和,似乎有了鼻音,也许是先人追求不同音色的一种创新结果。但同时,低音葫芦丝和同调巴乌相比较,就会发现巴乌在快速吐奏中比葫芦丝清晰灵活一点,究其原因,是与共鸣箱的大小有关。
关于巴乌的起源,无独有偶,和葫芦丝一样,它也有两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一:
很久以前,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哈尼族有一位纯洁、美丽、善良的姑娘叫梅乌,她与勇敢、英俊、勤劳的小伙子巴冲相爱。他们发誓要像树皮和绿叶那样永世相伴,寨子里的人无不赞叹和羡慕他们。这件事情被深山里贪婪的魔鬼知道了,就趁着人们歌舞时,驾着一阵狂风把姑娘掠走了,然后逼着姑娘和他成亲。姑娘不畏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一言不发。于是,魔鬼恼羞成怒,凶残地割去了她的舌头,并将她扔进了深山老林。姑娘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间,有苦难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一天,树林里的仙鸟衔来了姑娘的舌头和一截竹子,让姑娘把舌头放在竹管里,告诉她“竹子会帮你说话”。于是,姑娘吹响了竹子,发出了优美的音乐,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对魔鬼的控诉。乐声传到了巴冲耳边,小伙子历尽艰险把姑娘救了出来,重新获得了幸福。后来,人们用二人的名字掐首去尾,给这件会说话的乐器取名为“巴乌”。从此,巴乌就在哈尼山寨世代相传了。
传说二:
古时候,有个哑巴的母亲去世了,他万分悲痛,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哀思。这一天,他发现一截带有虫眼的竹子,放在嘴边一吹,发出了低沉悲凉的声音。他想:竹管虫眼能发音,要是多挖几个小孔呢?于是,他用尖刀在竹子上挖了几个距离差不多的小孔,果然可以发出抑扬顿挫的音响,他吹啊吹啊,终于用会发音的竹子吹出了自己思念母亲的心情。此后,这种会响的竹管、彝族称“非里”的乐器就流传下来了。
葫芦丝和巴乌的起源有着不同的美好传说,虽说难于考证,但是,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两件乐器的热爱和敬仰。人们用这两种“会说话”的乐器描述着如画的家乡,诉说着内心多样的情感,起源问题已经不显得那么的重要了。葫芦丝和巴乌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乐器,这一点是无需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