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三首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1〕,
玉盘珍羞值万钱〔2〕。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3〕。
闲来垂钓坐溪上〔4〕,
忽复乘舟梦日边〔5〕。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6〕,
直挂云帆济沧海〔7〕。
【题解】
行路难,原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多写世道的艰难和离别的伤感。李白《行路难》原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写的都是旧题本意。李白于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满三年,即因得罪杨贵妃而被排挤出京。诗作于天宝三载(744)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
这首诗主要表现诗人首次在仕途遭受重挫后的思想矛盾和复杂感情。其中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句意和叠用“行路难”,都反映出心情的郁闷和情绪的激烈。而“梦日边”醒后的“济沧海”,又体现了儒家“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典型的处世原则。同时,用豪壮语来抒写理想和现实的对立碰撞,也是诗的一大特色。
【注释】
〔1〕 金樽:华贵精美的盛酒器。 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2〕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通“馐”,菜肴。
〔3〕 太行:即太行山,在今山西东部。
〔4〕 “闲来”句:商朝末期吕望(即姜子牙)曾在渭水的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受到周文王赏识,拜为丞相。
〔5〕 “忽复”句:夏朝末期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后来遇到商汤,被委以重任。
〔6〕 长风破浪:南朝刘宋时少年宗悫,在回答叔父问他日后志向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7〕 直:随即。 云帆:船在海中行驶,天水相连,船帆犹如出没在云海之中,故云。
【译文】
鎏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就要十千,碧玉盘上的山珍海味价值万钱。停了酒杯搁下筷子无法进食,拔出剑来四下环顾心中茫然。要渡过黄河河道却被冰块堵塞,想攀登太行山路又为大雪堆满。空闲下来就坐在小溪旁垂钓,忽又梦见乘着船儿经过日边。世上的路真难走,世上的路真难走,那么多的岔道,如今又在哪里。会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大好时机,就挂上高耸入云的船帆横渡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1〕,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2〕,
曳裾王门不称情〔3〕。
淮阴市井笑韩信〔4〕,
汉朝公卿忌贾生〔5〕。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6〕,
拥篲折节无嫌猜〔7〕。
剧辛乐毅感恩分〔8〕,
输肝剖胆效英才〔9〕。
昭王白骨萦蔓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10〕?
行路难,归去来!
【题解】
第二首在思想上继承了第一首表现诗人陷于迷惘而不能自拔的脉络。所不同的是,诗人把对梦幻的憧憬,转换成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冯驩、邹阳、韩信、贾谊……他们中许多人历尽磨难,在一段时间内受到重用,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善终。这些史实是一面镜子,让李白感到痛苦,感到没有出路,以至发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呐喊。
【注释】
〔1〕 社中儿:里巷中的青少年。社,古代二十五家编为一社。此泛指街巷。
〔2〕 弹剑作歌: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的门客冯驩不满意自己的待遇,三次弹长铗(即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孟尝君改善了他的待遇,他也为孟尝君办了大事。
〔3〕 “曳裾”句: 《汉书·邹阳传》载,邹阳在吴王刘濞府中为门客而不得志,在《上吴王书》中说:“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曳裾王门,指拖着长裙在王府权贵之家为门客。
〔4〕 “淮阴”句: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年轻时,在淮阴街市上受市井恶少羞辱,被迫“出袴下”被人耻笑,但最终成了大器。
〔5〕 “汉朝”句:据《史记》载,西汉初洛阳青年贾谊才识出众,被汉文帝破格重用,由此受到一班老臣的忌恨,对他屡进谗言,贾谊终于被贬官。
〔6〕 “君不见”句:战国时燕昭王要招贤纳士,谋臣郭隗说可以从我开始。燕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天下贤士果然纷纷投奔燕国。
〔7〕 “拥篲”句:邹衍从齐国来投奔,燕昭王亲自执扫帚扫尘,表示敬意。篲,扫帚。折节,屈己下人,降低身份。
〔8〕 剧辛:从赵国投奔燕昭王的贤士,参与谋划伐齐,后又率军伐赵。 乐毅:从魏国来燕国后,被燕昭王拜为上将军,率诸侯兵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封号昌国君。
〔9〕 输肝剖胆:即披肝沥胆,形容无限忠诚。
〔10〕 黄金台:燕昭王为招纳贤士所建,故址在今河北易水东南。
【译文】
眼前大道就像头上青天,而我却独自找不到出路。羞于跟随长安那班里巷子弟,赛狗斗鸡用梨栗作赌注。弹铗作歌如当年的冯驩那般哀苦,在王侯门下伺候实在与性情相负。淮阴的市井小人曾将韩信嘲笑,汉朝的公卿权臣也把贾谊忌妒。您不见过去燕昭王怎样看重郭隗,拿着扫帚屈尊迎接没有嫌猜。剧辛乐毅都万分感激他的恩惠,输出自己的肝胆来一展英才。如今昭王的白骨已被蔓草萦绕,有谁还去祭扫当年的黄金台?行路太艰难,不如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1〕,
有口莫食首阳蕨〔2〕。
含光混世贵无名〔3〕,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4〕。
子胥既弃吴江上〔5〕,
屈原终投湘水滨〔6〕。
陆机雄才岂自保〔7〕,
李斯税驾苦不早〔8〕。
华亭鹤唳讵可闻〔9〕,
上蔡苍鹰何足道〔10〕。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11〕,
秋风忽忆江东行〔12〕。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13〕。
【题解】
这一首沿袭上一首的思路,继续对历史人物进行反思。所不同的是,诗人树立了两种相对立的典型:一种是伍子胥、屈原、李斯等“功成不退多殒身”的典型;一种则以见到秋风起马上产生归隐之志的张翰为代表,是“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典型。诗中倡言“含光混世贵无名”,是道家“和光同尘”、随波逐流思想的自然流露。它反映了李白思想中的道家倾向,同时也揭示了形成这种倾向的社会、历史根源。
【注释】
〔1〕 “有耳”句:据《高士传》载,帝尧时高士许由躬耕于颍水之滨,箕山之下,尧想任命他为九州长,许由不愿听,于是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颍川,即颍水,淮河最大的支流,流经河南、安徽。
〔2〕 “有口”句: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兄弟叩马而谏,武王不听,二人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蕨而食,终于饿死。首阳,即首阳山,在今河南偃师。蕨,一种野菜,嫩叶可吃。
〔3〕 含光: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后多指与世沉浮,随波逐流。
〔4〕 殒身:死亡。殒,坠落。
〔5〕 “子胥”句:春秋时吴国将军伍子胥立有大功,但因忠谏吴王,结果被赐死,弃尸吴江。吴江,太湖最大支流,发源于江苏吴江,流至今上海会合黄浦江入海。
〔6〕 “屈原”句: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受谗臣陷害,被楚怀王放逐,最终含愤投汨罗江自尽。湘水滨,指汨罗江,在湖南东北部。
〔7〕 “陆机”句:西晋陆机有才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曾为成都王司马颖平原内史,司马颖率军讨长沙王,任为后将军,后战败,奸人进谗,遂被害。
〔8〕 “李斯”句: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秦朝的开国功臣,后被奸臣赵高诬陷,遭杀害。税驾,解下驾车的马匹休息,此指功成身退。
〔9〕 “华亭”句:陆机被害前曾叹道:“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华亭,今上海松江,陆机的故乡。
〔10〕 “上蔡”句:李斯是上蔡人,临刑时曾对儿子说:“我想再和你一起牵着黄狗、臂带苍鹰出上蔡东门去打猎,已经不可能了。”上蔡,今属河南。
〔11〕 张翰:西晋人,字季鹰,吴郡吴(今苏州吴中)人。 达生:达观知命的人。
〔12〕 “秋风”句:张翰曾在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大司马东曹掾。一天秋风起,忽动思乡之念,便辞官归隐江东故居。江东,指吴中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3〕 “且乐”二句:张翰归隐后,有人问他:“你纵然适志一时,难道不为身后名想一想吗?”他回答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译文】
有耳不要去洗颍川的水,有口不要去吃首阳的蕨。收敛了光芒混同于世贵在无名,为什么要独命孤高自比云月。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人士,功成不退都难免惹祸丧身。伍子胥的尸体被抛弃在吴江,屈原最终也投身于湘江之滨。陆机虽有雄才又怎能自保,李斯想停车休息也没趁早。华亭的鹤鸣怎能再次听闻,上蔡的苍鹰也已微不足道。您没有见吴中的张翰向称旷达,秋风起时忽然想到江东之行。且尽情享用这生前一杯美酒,又何必去考虑身后千年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