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与经典同行的幸福

■ 朱永新

 

我在人大附中承办的“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作一个题为“阅读为什么很重要”的讲座。说来也巧,讲座开始前,于树泉老师送了我一部书稿,这就是现在摆在您面前的这本《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

于老师告诉我,这本书是初中学生的读书笔记精选。两年多来,五六百个日子,他和备课组的老师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带领孩子们持之以恒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通读了很多大部头文学经典。据粗略统计,学生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在20部以上,人均写出读书笔记在2万字以上。这本书不薄,却只是笔记汪洋中的一滴水。于老师和吴凌老师在学生读书笔记中精选出这很少一部分,编成了这本近30万字的书。

经典是建筑心灵殿堂的基石,但在这个许多中学为考试和分数忙碌的时代,这原本应该最为稳固的基石早已摇摇欲坠。有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学生,长期坚持阅读,追随经典而行,真的不容易。

不仅中学,大学也不例外。一直关注学生读书的著名学者温儒敏先生曾在北大、清华等多所重点高校做过有关大学生读书的抽样调查,结果令人悲哀:大学生“不读书”已经是普遍现象。作为培养精英人才的重点大学,文学经典被人冷落,每年人均通读只有3部,而翻阅最多的两本书,一本是流行杂志《读者》,一本是传授如何搞阴谋诡计的《厚黑学》。由于不读书,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欠缺,学术研究蜻蜓点水。写论文时,往往借网络时代之便利,搜索网络上对错难辩的知识碎片拼凑成篇。阅读,这本该是学校最日常的景象,竟成为许多学校的罕见风景。

如此沉重的现实,实在令人扼腕。

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大附中的初中生们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居然人均通读了20本以上的文学名著,写下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足以让当下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望尘莫及,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我一直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没有比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更重要的事。打开这本书就能发现,从初一到初三,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读书的深入,学生的读书笔记从语言表达、布局谋篇到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发生了判若两人的变化。

但这些远不是阅读经典带给孩子的全部,甚至也不是孩子们从经典阅读中获得的最为宝贵的收益。因为经典名著阅读的作用,不仅在于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拓宽人生视野,丰富人文积淀,为孩子未来的高中学习、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在于陶冶性情、砥砺意志、滋养心灵、成长生命,给孩子们涂好绝美的精神底色,为其人生大厦夯实最稳固的根基。

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读书笔记写得多么文采飞扬、精彩纷呈。我看重的是,那些伟大的经典名著,与学生们一起生活了多少时间,与这些稚嫩的心灵产生了多少共鸣。无论这些学生将来置身任何领域、从事何等工作,这种由名著阅读养成的静定专注的阅读习惯,都将使他们获益无穷。一个真正与经典同行的人,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名教师若能带领学生开展有效的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无论对学生对父母对学校,还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于老师和吴老师就做了这样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仅从这件事情中,就能看出教师一职的意义所在。

我认为,《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不仅是一本简单的读书笔记汇编,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把握住最佳时机,解决“阅读时间”问题。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季节,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年龄、心智水平、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一些伟大的经典名著还不能够在小学期间阅读。到了高中,课业负担很重,学生又往往无暇他顾。

于老师等认为,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间应该在初中,尤其初一初二。一旦没在初中阶段进行有质有量的课外阅读,错过了这一读书的黄金时间,指望到高中、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提升读写能力,实际上已经意义不大。因为,一旦初中阶段学生的读书兴趣没激发出来,读书习惯没有养成,阅读视野没有打开,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就会对读书心存障碍和抵触,不会读书将导致不去读书、不想读书,其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因此被终生 “定格”在一个很低的层面上,再难补救。温儒敏先生关于大学生读书的调查结果即是明证。

人大附中的老师们正是抓住了这一闪而逝的两年时光,充分加以利用,因而取得了如此不凡的成绩。

 

其次,要推荐最佳作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在解决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之后,“读什么”,就是阅读的最重要的问题了。作品过浅过易不利调动阅读兴趣,而过难过偏——譬如厚古薄今、厚外薄中的倾向,同样会形成阅读障碍,影响阅读的展开。

从这本书中我们发现,人大附中的名著阅读活动,是从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起步的。打开这部书,我发现,一个个文学大家: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钱锺书、宗璞、路遥、余秋雨、史铁生、林清玄、龙应台、莫言……向孩子们翩翩走来;一部部堪称经典的文学名著——《呐喊》、《茶馆》《子夜》、《红岩》《边城》《四世同堂》《狼图腾》《文化苦旅》《野葫芦引》《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让孩子们浸入其间,如醉如痴,欣然忘我……

在阅读《平凡的世界》时,一个同学写道:“一打开《平凡的世界》,我的魂儿就被吸进去了!”

当合上这部书时,他又满怀不舍地写道:“结束了吗?我又向后翻去,只有空白的纸张作为回答。真希望它能够一部接一部,不停地继续下去,而现在遇到了告别,我有点不舍了。舍不得放下,舍不得离开,舍不得手中的这个平凡的世界。”

《四世同堂》更是强烈地打动了孩子,有的同学一鼓作气地通读作品之后,又从头细细地加以揣摩,有的同学甚至看了三遍、五遍……

在对现当代名著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之后,老师们在推荐作品时,从时间上适当向古典名著扩展,从空间上逐步向外国名著扩展,从体材上则向散文、人物传记、纪实作品扩展,逐渐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在第五章,我看到孩子们去司汤达、莫泊桑、小仲马、高尔基、狄更斯、雨果、梭罗的著作中畅游;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崇高,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震撼,《堂吉诃德》中的荒唐骑士,《静静的顿河》中骁勇非常的哥萨克,《百年孤独》里触目惊心的布恩迪亚家族传奇……都不仅带给孩子们以巨大启迪,同时带给孩子们以极大乐趣。就这样,孩子们对阅读经典产生了强烈兴趣,阅读的局面就随之打开。

 

第三,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经典阅读是语文学习之根,是心智成长的基础,现在已有不少人对此有基本的共识,但在许多学校,往往是给学生一个长长的书目了事,对于学生读没读、怎么读,则很少去做具体的指导和持之以恒的引领,这样的经典阅读,结果聊胜于无,也形同虚设。

于老师他们则不然。他们每次推荐一部作品,往往要求师生共读,年级同学共读,甚至学生父母共读。读完一部,再推荐下一部。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真切感受,每周不少于一篇,篇幅长短不限,体裁形式不限,内容角度也不限。关键是要放手放胆,写出真意和个性,展示思考和才情。每次的读书笔记,老师有批阅,有讲评,有指导。优秀的读书笔记作为范文印发全体学生,既是示范,又是激励,充分调动同学读书和写作的热情。两年来,老师们一直坚持这种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的做法,使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兴趣、阅读质量不断提高,读书笔记越写越好,达到了读写结合、读写共进的目的。

其实,这种做法与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理念完全一致。共同的阅读,不是一项简单的阅读活动,而是一种以团队智慧补个体思考之欠缺的有效阅读,尤其在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上效果显著,对于班级文化和学校精神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要有敢于担当的自信,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在相当程度上,教育已退化为教学,教学已退化为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已退化为追求考分。素质教育如此节节败退,也推波助澜地让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优劣、决定学生命运,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实。许多父母、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名著阅读哪怕千好万好,但对提升考试成绩没有立竿见影之效,耗这么多时间读书,远不如用来做习题。

在这种情况下,去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阅读名著,是要承担风险的,也很容易招致非议,是件受累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是,人大附中的于老师和他的伙伴们知难不退,充满自信。他们坚信阅读的力量,坚信教育的规律,并且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们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因为他们坚信,任何劝导规训的金玉良言“都比不上他自己翻开书页,亲身体验书本中奇妙而广博的世界。”

岁月考验着信任。阅读有理由自信,于老师他们有理由自信: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欣喜地发现,短短两年的名著阅读,给学生们带去了怎样的巨大改变。

从小学时的只喜爱看漫画笑话、读科普自然到热衷阅读文学、历史、军事、经济;从只关注情节、爱看热闹到细品人物、感悟人生;从迷恋电脑游戏、上网聊QQ到端坐台灯下与一本好书相伴相知;从觉得“阅读名著”与考试分数无益反而耽误时间到把阅读名著当作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从皱着眉头、咬着笔杆苦苦写不出读书笔记到酣畅淋漓、不吐不快地尽诉心声……学生们的生活改变了。

曾经嘲笑革命烈士的照片为“傻样”,而今心中对先辈充满最崇高真挚的敬意;曾经质疑中国落后的装备怎么可能在抗美援朝时打得过先进的美国军队,而今他们相信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源泉;曾经作为小学时被光环笼罩、眼中有不屑、心中有傲气的骄子,而今懂得了生活中有无数值得敬畏的事物,于是日益沉静谦逊……学生们的心灵改变了。

而改变的,又岂止是学生?于老师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自豪地写道:“这种成长的过程是神奇的变化,悄悄地、静静地、默默地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这种成长不仅仅是你能看到的长高大了、变健壮了、知识渊博了、能力增长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一种能一直向前、不畏艰险的勇气,拥有了一种明辨是非、拒绝诱惑的力量,获得了一种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妙方……孩子们正坚实地走在属于他们的人生的路上!”是的,学生们青春生命的拔节,也正是教师们教育生命的丰盈。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可以说,这本书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每一篇,都是这句话的生动诠释。读罢此书,相信你一定会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书籍是美好的化身,阅读是美妙的旅程,身为人大附中的学生是幸运的,与经典同行的师生是幸福的。

 

2014年11月9日晨

写于北京滴石斋

 

(作者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书香校园建设”的首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