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拖延症:99个战胜拖延症的小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避免布里丹毛驴效应

假设有一只完全理性的驴子,面对两堆质量和数量都完全相同的干草,那么,驴子会选择吃哪一堆干草呢?答案是驴子会饿死。因为两个选择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驴子没有办法采取行动。

生活中这样的两难选择非常普遍:

我是应该选择工作还是考研呢?

我是应该先买房还是先买车呢?

我是应该继续工作还是辞职创业呢?

我是应该继续尝试还是选择放弃呢?

…………

我们在面对两难选择时,通常会左右为难,难以做出抉择,也就不会采取行动。

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我们会拖延到错失机会,拖延到选择不复存在。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失调,当我们面对两种不同的选择,且每一种选择各有优劣时,我们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通常会不予理会,不予选择,不予行动,直到这种不适感消失。然而,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拖延,使我们错失良机,还会不断消耗我们的精力,占据我们的思考空间,给我们带来认知上的负担。

这就是布里丹毛驴效应。

实际上,因两难选择造成的认知失调,大多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我们臆想出来的。

例如,某公司的一位资深员工一直想辞职去创业,开创更多的可能性,但因为不舍得放弃目前职位带给他的优厚报酬,所以迟迟不敢辞职,迈出第一步。他的担忧主要是:

一旦选择创业,就可能会导致收入断流,虽然目前自己还有一些积蓄,但创业本就是无底洞,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收支平衡。如果直到积蓄耗尽,创业项目也没有带来收入,那么家庭生活瞬间就会陷入困境;

在公司工作和创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不知道自己能否创业成功,一旦创业失败,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不说,还白白浪费了时间,会付出很多机会成本;

…………

正是这些担心让他迟迟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且过度患得患失的思考也影响了他的工作状态。

丹尼尔·卡尼曼告诉我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会受制于自己的经验,这种基于经验、信念和直觉所做出的判断,很可能是不全面、不准确的。

因此,当我们面对两难选择时,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

第一,我们想象的困境真的存在吗?

我们所面临的两难选择真的存在吗?它们真的是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吗?有没有可能达成一致?

第二,我们的猜测真的成立吗?

两难选择之所以带给我们困惑,肯定是因为各项选择都有风险,也都有收益。理性思考一下,这些风险和收益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我们猜测、臆想出来的?可以试着用更准确的数字和证据予以证明。

第三,我们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吗?

这一点尤其重要,不论做出何种选择,要想证明它是对的,首先我们要有能力为我们的选择负责。

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清楚哪些选择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被我们控制的,哪些选择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外、不可以被我们控制的。

在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界限后,再去做选择就很简单了,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帮我们走出犹豫不决、拖延不前的怪圈。

尝试进行一次理性思考:

第一,我想象的困境真的存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我的猜测真的成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我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