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京剧是一门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来讲故事,就有了人物造型的展现,这些人物造型反映出了演出剧目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等信息,从而形成了京剧舞台规矩和制度。
在京剧传统的规制中,并没有“舞台美术”这个词语,有的只是“后台”或“箱口师傅”,由于时代的发展,今人用“舞台美术”(简称“舞美”)这个现代词语作为描述所有舞台工作的统称。“道具”也是现代舞台美术词语,包括了传统戏曲舞台的“旗把箱”“软片”和“检场”等工作。而与“砌末”这个传统词语相关的工作在现代舞台规制中,已划入两个独立的工作部门:“装置”和“特效”。使用“舞台美术”这个舶来词并不能准确描述京剧传统后台的工作,经过多方探讨和研究,本书选用“舞台规制”一词来描述京剧传统后台工作的内容。
本书主要阐述了京剧舞台规制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具体剧目具体分析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片详细介绍演出剧目中的后台工作内容,其中包括服装、化妆、道具、盔箱、灯光、音响、装置、特效八个部门的工作细节。为了更加准确地阐述舞台工作的变化,本书还将演出剧本融入其中,因为在实际演出中很多的舞台变化是在演到关键点时进行操作的,而这些关键点就在演员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剧本可以很准确地反映出这些关键点。例如开闭二道幕的时间,灯光的变化处理,舞台效果的营造等。当然,所有的关键点要根据导演和演员的实际演出要求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装置布景,如天幕图案及场景造型等也会根据实际演出需求去调整、更换。
通常情况下,各个剧团都有一整套适合于演出传统剧目的“服化道盔”,叫作“行头”。这些“行头”不是完全针对某个剧目一戏一置的,毕竟演出的剧目众多,置办的成本太高,并且运输和存放也不方便,所以这些“行头”会根据剧情和人物穿插使用,并且约定俗成。“行头”的设计基本都是源自明、清两代的服饰规制,但又遵循京剧艺术的程式性及服饰不分朝代的特点,在演出封建社会时代背景的剧目时,“行头”基本通用,并根据人物的角色、行当、年龄、职业、身份和性格等特征进行不同的穿扮分类。“行头”有些是生活化的,有些是经过艺术夸张表现的。发展至今,在当代京剧舞台演出中,为了增强演出的视觉效果,也会根据剧情特点重新添置更加美观的“行头”,并运用到新材料和新工艺。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台前演员的表演上,包括美术、造型、音乐、规制等幕后工作都饱含着一代又一代戏曲人的智慧与经验,有着璀璨悠久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完整还原演出现场的真实状态,也没有任何一种学习方法能够完全替代口传心授的戏曲艺术传承模式。因此,我认为传承既要有老一代艺术家的“传帮带”,又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纂及保存,并应渗透到戏曲艺术的不同领域中去。摄影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记录静态影像,这种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身边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瞬间;记录戏曲舞台演出的精彩画面;记录不为观众所知的戏曲舞台背后的细节。
在多年的学习、工作中,我有幸接触并参与了大量的京剧实习和京剧现场演出,在京剧传统舞台美术规制的实践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期间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摄影专业,工作重心也自然转向了摄影方面。出于对戏曲艺术的挚爱与了解,利用掌握的专业影像记录技术,拍摄戏曲剧照可谓得心应手。拍了这么多年的照片,记录的对象和主题也多是与戏曲相关的事物——戏曲演出的台前幕后、课堂的教学场景、各类戏曲活动及会议,也记录着中国戏曲学院的发展变迁。
近些年我一直思考着如何在戏曲舞台美术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一座传承、发展的桥梁,纵观当今戏曲舞台美术图书,作者都是从自身的相关专业为切入点撰写的:服装老师写服装领域的内容,化装老师写化装专业的知识。这些图书都很专业,内容也非常深入,对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来说帮助很大。但从戏曲演出的角度来看,这样分部门编写的专题图书无法满足戏曲舞台美术工作各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实际需求。在深思熟虑后,我决定编写这样的图书:以单一剧目为主线,以便于读者了解戏曲演出过程中各个舞台美术工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出发点,整理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要点,使知识内容满足贯穿戏曲舞台美术工作各部门的实际操作需求。
本书共分四章,以图例为主,配有文字说明,深入浅出地解析、记录《白蛇传》整出剧目中舞台规制的每个细节,每章相对独立并各有侧重。第一章介绍该剧目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剧目信息。第二章通过分解图详细地解析了每个场次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扮相,并对主要人物的服、化、道、盔进行了全面展示。第三章对幕后戏曲舞台规制人员在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并对这些工作进行编目、列表,可让舞台规制工作者在演出准备时,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第四章以剧目进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按场次顺序介绍了每场演出中各个舞台规制部门应注意的准备工作信息,并配以舞台剧照及演出剧本,为演员、导演和舞台工作人员在各个场次的协调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读者奉上了丰富精彩的舞台视觉体验。
本书中所用到的照片大部分为作者拍摄,且全部照片并非出自同一场演出,所以在有些章节中会出现相同场次不同演员的情况,这是多场演出剧照穿插使用的结果,并非“刊误”,同时也是能让读者看到不同演员在同一出戏中的不同表演状态。本书所依据的演出剧本以2010 年12 月1 日,“中国戏曲学校建校六十周年”北京长安大剧院庆祝演出的《白蛇传》为基本依据。为了方便读者有针对性地快速查阅,书中设计了反映专业技术内容的特别标注,包括:服装()、化妆() 、道具()、盔箱()、灯光()、音响()、装置()、特效()等,便于读者在遇到知识性问题时明确了解是哪个部门负责的具体工作,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本书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京剧传统舞台规制范畴,涵盖了舞台美术、表演、导演、剧本等诸多部门所需的详细信息,并以精美的图解方式呈现。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得到愉悦的阅读体验,学到所需的专业知识,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
2016年6月
姐姐 咱们可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