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学术思想
第一节 脾胃学说发微
一、脾胃病的发病机制
通常认为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乃表里为因。《素问·经脉别论》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故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胃病则脾无所秉受而脾必病。反之,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胃亦病。如饮食不节则胃病,脾无所秉而后病。劳倦过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胃后病,皆为脏腑气化相通之故。每见脾肿大或脾大性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后多现贫血、呕逆、食少、纳呆等胃的症状。
二、脾胃为病可引发诸多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脾胃是两个器官,不能合一而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临床常见,脾胃为病可引发诸多病症,如脾水,《金匮要略》指出:“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脾泄,《难经》认为:“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脾约,《金匮要略》指出:“趺阳脉浮而涩……大便则坚,其脾为约。”脾风,《素问·玉机真藏论》:“肝传之脾,病名为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故张仲景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消,即三消病之中消,中消为病,每因脾经燥热,饮入于胃,如得沃雪,随小便而出,状如米泔。脾泔,常因饮食不节,或恣食母乳,喂乳无度而伤脾气,致面黄肌瘦,大便秘结或便稀或脱发或厌食,睡后盗汗。脾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谷,特有的脾虚秘证,屎如羊粪,或呈细条状便时排出困难,并有里急后重感觉。若腹胀肠鸣经久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见症,需做结肠镜确诊以除外肿瘤。脾虚致秘,为本虚标实,不宜急下,应补益中气。补中益气汤加黑芝麻、桃仁、炒杏仁、火麻仁每奏良效。
三、人百病首感脾胃病为先
人百病,首中风,系指六淫之邪为病,随时侵袭肌体,故谓:“风为百病之长”。然而人百病又首感脾胃病为先。可见婴儿出生,食母乳不知饥饱,而食伤脾胃,常见吐乳或大便稀软。之所以啼哭不已,这固然是一种自身本能运动,而更重要的是脾胃病之反应;少年暴饮暴食每多形成胃痞;中年酗酒吸烟,招致脾胃不和而生病;老年牙齿脱落,咀嚼不能,故以后为病。劳倦则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气而后病。胃为十二经之海,而十二经皆禀气血滋养于全身,脾又受胃之禀而行其气血,故治脾无异于治胃。
四、胃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
胃病伊始多系因于寒、因于火、因于痰、因于食伤、因于瘀血、因于酗酒、因于吸烟、因于寄生虫、因于忧思、因于外伤、因于湿、因于肝气犯胃、因于肿瘤、因于手术后等。故胃脘作胀满而痛感。若胃痛在上脘,多气滞于膻中部位及食管,症见胀满或噎塞感;若胃痛在中脘,多拒食而痛,并向两胁下放射而酸痛;若胃痛在下脘,脐上脐下作痛明显,并时常伴有腹泻。
脾胃为病,总体概括为脾为一身之主,脾气旺则血荣而津润,脾气弱则血枯而形衰,脾气虚则运化气机失衡而生病。临床经验证明:运用治脾理论而治胃,用治脾理论而治大小肠疾患每每奏效,也无异于治胃。
(王 辉)